APP下载

闽南传统红砖聚落景观基因的识别研究

2018-10-22黄华达

中国园林 2018年9期
关键词:红砖闽南符号

黄华达

漆子钰

林夏斌

陈进燎

彭东辉*

闽南红砖聚落分布于厦门、漳州、泉州的绝大部分县市,其民居建筑特点具有护厝式的平面布局、红砖结合花岗石的墙面、曲面的屋顶、艳丽的装饰等,又称红砖厝[1]。红砖聚落是中国传统聚落中独特的一种,对传承地方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学者们对红砖聚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空间形态[2-3]、精神空间[4]、建筑材料[5]、建筑装饰[6-7]、建筑形态[8]、景观特征[9-10]等方面,对于聚落景观传承的探讨鲜有报道。在国内,刘沛林最早提出了“景观基因”的概念,他认为同生物体一样,文化景观也存在遗传的因子,使得不同区域的景观有着根本的区别,这种遗传因子就是景观基因。以刘沛林为代表的地理学学者们所研究的景观基因是针对区域景观风貌的,而从风景园林学角度对聚落景观基因的探究鲜有报道。因此,本文试图从景观基因的角度,借用文化符号学研究思路,建立景观基因解构模型,提取景观文化符号,结合文化识别闽南传统红砖聚落景观基因,为今后更好地传承与保护红砖文化添砖加瓦。

1 研究地概况

本研究中的闽南指的是厦门、泉州和漳州3个市,经纬度幅度范围在北纬2 3°3 3'~2 5°5 6'、东经1 1 6°5 4'~1 1 9°0 5'之间,陆地面积250hm2,人口密度约5.41人/hm2[11]。闽南地处中国东南边陲,兼具闽越先民开放进取的精神以及由北向南的中原文化精华,同时在海上交流中还受到东南亚及欧洲文化的极大影响。红砖聚落在闽南地区分布广泛、特点鲜明,是该地区乃至中国典型的聚落类型。

2 研究内容

2.1 研究对象

调查时间为2016年8月15日—9月14日,调查地点包括泉州的晋江、石狮、南安、惠安、泉港以及泉州市区;厦门的翔安区、同安区、海沧区和集美区;漳州的龙海和漳浦。其中包括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个,国家历史文化名村2个,国家传统村落5个,典型红砖村落9个(图1)。

2.2 研究方法

景观基因是联系地域文化与地域景观的纽带(图2),要实现景观基因的识别首先需要从景观中提取景观基因的基本单位,进而分析其文化内涵。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9,12-13],采用层层解构的方式,建立景观基因识别指标体系。通过阶段性的田野调查、问卷调查和居民访谈,获得完整的景观特征数据,利用景观基因确定的原则[12]进行识别,并从闽南文化中的中原汉文化、闽越文化、海洋文化分析景观基因的本质,建立景观基因谱系图。

图1 闽南传统红砖聚落调查对象分布图(黄华达绘)

图2 景观基因识别与解析逻辑框架图(黄华达绘)

图3 景观基因解构模型(黄华达绘)

3 景观基因的识别

景观基因是聚落景观遗传的因子,而聚落的发展离不开文化,因此需要从文化符号和其内在的文化两方面进行识别,两者相互校正,以确保所识别的景观基因是聚落景观的核心所在。

3.1 文化符号的提取

3.1.1 指标体系构建

文化基因是文化遗传的基本单位,而符号学家曼特洛认为文化的传递、保存、创新是通过文本进行的,这种文本是由符号为基本单位构成不同层级的子系统组成的[14]。同样,景观中也存在类似的“文本”,将景观进行逐级分解为无法再拆分的要素,也就得到了文化符号。由此,本文构建了景观基因的解构模型(图3),把景观风貌按照不同层级景观要素进行解构,每一类最终都能分解为最小层级的文化符号,这些文化符号蕴含着一个或多个文化因子,且同一个文化因子可能表达于不同的符号之中。

3.1.2 文化符号的提取

首先根据解构模型,建立了包含景观类别、一级要素、二级要素和三级要素4个景观层级的指标体系(表1),调查获取景观要素特征值。并对特征值进行归纳合并后得到文化符号,至此,由各级景观要素和文化符号构成了景观基因的信息库。

3.2 文化符号的识别

景观基因识别的研究是综合性的,需要多种方法的结合,根据景观基因的识别原则[12],基于上述所得的景观基因信息库,分别对文化符号的外在特征、数量特征和内在成因进行识别,从而得到闽南传统红砖聚落的53个景观基因。

3.2.1 外在唯一性与局部唯一性的识别

根据外在唯一性原则和局部唯一性原则,识别闽南传统红砖聚落独有的文化符号。将各文化符号同闽南周边其他类型聚落进行比对,选取出与其他聚落均不相同的符号为景观基因。比如古厝和番仔楼,虽均采用红砖为主要建筑材料,但是识别的依据却不同,番仔楼与其他地区洋楼相比,外观上以红砖为主要建造材料,是其他地区的洋楼所不具备的,因此从外在唯一性原则识别出番仔楼为闽南红砖聚落景观基因。而对于古厝来说,除了闽南地区,仙游、福清、平潭等地也存在着红砖古厝,从外表上看极为相似,只是某些局部存在差异,比如闽南红砖厝多为硬山顶(图4),而仙游红砖厝多为悬山顶,且常用砖头压顶(图5);平潭地区的红砖厝则结合了福州传统民居中的土形山墙(图6)。此外,闽南古厝中做工细致的镜面墙在其他地方也未曾发现,因此从局部唯一性的角度识别出官式大厝为闽南红砖聚落的景观基因。

3.2.2 内在唯一性的识别

根据内在唯一性原则,对文化符号的形成原因进行探究,文化符号的形成主要来自于地理环境和历史文化因素的共同作用。比如红砖材料,虽然在外观上不是闽南独有的,但其内在成因中,既需要闽南特殊的红壤土作为原材料,也需要闽南人通过海上活动实现对古罗马和古波斯等国家建筑的借鉴[9],这与其他聚落相比是独一无二的。

3.2.3 总体优势性识别

根据总体优势性原则,对各文化符号占该类要素总调查量的比例进行了统计,比较各指标中所有符号的占有比例,选出占最大比重的符号。以民居特征分布统计为例(图7),在17个村子中共调查了248座民居,从各民居要素统计情况可以看出,四合院式布局、内凹式入口、燕尾脊、砖石混砌墙、石雕、木雕、泥塑、彩绘、龙、云纹、红砖、花岗石、杉木、瓦片等要素是最普遍的,占有比例几乎都达到了100%,将这些要素组合起来可以构成闽南红砖聚落中最具代表性的建筑。同理对民居类型和公共建筑类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官式大厝、祠堂、宫庙、戏台和书院5个符号分别占90.12%、100%、88.24%、69.58%和57.65%。

图4 闽南官式大厝(黄华达摄)

图5 仙游红砖古厝(引自http://bbs.0594.com)

图6 平潭红砖古厝(引自http://tieba.baidu.com/p/4312380579?traceid=)

图7 民居要素数量占比统计(黄华达绘)

3.3 文化内涵的识别

通过上述识别方法得到的只是表征的文化符号,还要对其文化内涵进行进一步识别,才能使这些文化符号具备基因的特性,成为景观基因。

3.3.1 闽越文化

闽越文化是闽越族及其后裔活动产生的文化,闽越族是周汉间七闽族与越族的融合产物,活动范围大致在现在的福建和中国台湾。闽越族受地理限制而与外界隔绝,因此闽越文化发展相对自由独立,对闽南文化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

生活在多山多水的福建地区,闽越人形成了敢于冒险的精神,在古时候闽越人便善于行舟于水上,对于去世族人也有“行悬棺葬”的习俗。闽越人十分崇拜鬼神,对不能解释的现象皆当作鬼神在起作用,这就能解释闽南地区寺庙广布、神明种类千奇百怪的现象了。此外,闽南民间艺术常常出现在迎神祭祀活动中,这是因为民间艺术也受到了闽越文化的影响,闽南戏曲表演与闽越传统的驱傩活动有关。有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闽南拍胸舞,则来源于闽越族人的舞蹈,因闽越族人崇拜蛇,故舞蹈者身上的装饰物形状如同蛇一般(图8)。

3.3.2 中原文化

从秦汉以来,中原汉人大批入闽,带来的风俗习惯与当地闽越文化融合并不断发展至今。闽南文化传承了许多中原移民带来的风俗习惯。首先是宗法文化,在移民背景下的汉人传承了认祖归宗的思想,以祠堂、族谱、族训、匾额等维系着宗族的血缘关系。其次,汉民族有着对权利富贵的追求以及光宗耀祖的思想,从事海上贸易的商人发家后往往大力兴建气派的仿宫殿式建筑,即所谓的官式大厝。而官式大厝建筑格局、入口样式、燕尾脊屋顶是汉文化等级制度的体现,部分装饰内容则体现了驱邪纳祥、祈福消灾的理念。此外,汉族风水思想影响了聚落的选址、布局以及内部空间,比如约定俗成的依山傍水的选址,聚落的平面布局在不同的地形有规则式和自由式的变化(图9、10)。

3.3.3 海洋文化

海洋文化对于闽南红砖聚落的影响是巨大的,闽南地区靠海,而闽南人有着敢于尝试、拼搏的探险精神,因此闽南人前赴后继地下南洋,进行贸易[15]。首先通过海上贸易获得的财富成就了许多家族的繁荣,为红砖聚落的建设提供了大量的资金,比如蔡启昌、蔡资深父子用在菲律宾经商所得财富回乡开垦了漳州寮,兴建了蔡氏古民居群。人们还把西方元素带回闽南,与当地文化元素相互融合,产生了许多中西合璧的特色景观。红砖建筑中蕴含着许多外国元素,例如番仔楼的外廊式入口直到现在仍然被广泛应用于闽南建筑之中,鱼尾狮装饰(图11)与新加坡的城市地标(图12)相似,还有琉璃砖、拱形窗户等外国装饰元素的应用。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本研究通过内外结合的识别方式最后识别出了闽南传统红砖聚落布局、建筑、环境、民俗文化4个方面的53个景观基因,同时分析了其内在文化机制,既有当地根深蒂固的闽越文化遗存,又有不断融入的中原文化,还有海上传入的异国文化,3种文化融合形成了闽南文化(图13)。

表1 闽南传统红砖聚落景观基因信息库类别

4.2 讨论

4.2.1 景观基因的“遗传效应”

生物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同样,景观基因也具有“遗传效应”,这种遗传效应来自于其文化内涵,当文化通过文化符号进行传承时,文化符号同时带动地域景观风貌的变迁,这种文化符号也就成了景观基因。

4.2.2 景观基因的表达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闽南文化是多元文化融合的结果,景观基因在长期的表达中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在识别景观基因的过程中,需要全面掌握聚落历史文化,从各方面分析基因的内在作用机制,找出最根本的内涵,正确识别景观基因。

4.2.3 景观基因的多维度表达

图8 拍胸舞雕刻(引自http://www.studentart.com.cn/arts/artwork/detail/141908)

图9 规则式布局与采光的关系(黄华达绘)

图10 自由式布局与地形、风向的关系(黄华达绘)

图11 红砖厝鱼尾狮装饰(黄华达摄)

环境影响景观基因的表达,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区以及不同的结构上,基因所表达出来的景观形式是不同的。在识别区域景观基因的时候,要确保景观载体的完整性,才能保证景观基因识别的准确性,乡土景观在遭受破坏的同时,文化也在消亡。景观基因的识别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需要更多的理论补充和实践探索。

图12 新加坡鱼尾狮雕塑(引自https://www.4000156651.com/meishixiaochixiangxi/n40551/)

图13 闽南传统红砖聚落景观基因谱系图(黄华达绘)

猜你喜欢

红砖闽南符号
学符号,比多少
闽南文化传承
澳大利亚Tjuringa红砖之家
吴松柏的闽南威士忌小镇
红砖楼
“+”“-”符号的由来
红砖白石五店市
闽南,闽南
闽南拍胸舞迎来台湾小弟子
草绳和奇怪的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