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德育一体化建设探究
2018-10-21邹维
邹维
摘要:德育一体化是针对德育工作中存在的知识教学灌输式、活动开展零碎化、整体统筹不到位这三个基本问题而提出的,目的是将德育知识和德育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共同服务于德育目标的实现。一体化德育以系统论为方法指导,具体内容包括“一个中心”“两块内容”“三大活动”。学校落实一体化德育,需要协调德育师资力量,合理安排德育课时,出台配套的德育评价体系,鼓励教师不断反思、总结等。
关键词:中小学德育;一体化;学校特色
中图分类号:G4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5995(2018)02-0016-03
德育作为全面发展学生素质的一个重要环节,其成功与否不仅关乎学生的终生幸福,也是检验一个学校办学品质的关键所在,因此历来是中小学校发展的重中之重。虽然德育是一个学校的基本活动之一,但是各个学校的德育内外部环境往往不同,特点各异,如何探索出一条适合本校校情又兼顾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德育模式是每一个德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也是一个应持续推进的问题。
一、反思:当前德育的三大基本症结
(一)知识教学灌输式
德育知识授受是德育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但是当前的德育知识讲授却走向了极端,形成了一种灌输式的知识教学,主要体现在:一方面,教师在德育知识内容(主要包括故事、标语、规则等)上生搬硬套,刻意凸显想要达成的德育目标,并且通过反复强调来加深印象,给学生一种机械化的感觉;另一方面,德育知识教学形式单调枯燥,教学环节一般由“学生阅读、教师讲解、象征性的学生讨论、教师总结”组成,造成了学生主动摄入知识的可能性较小、课堂气氛不活跃、学生对德育知识的真正了解不深入等一系列问题的产生。可以说,这样的德育知识教学很难让学生做到内生于情而外化于形。
(二)活动开展零碎化
就活动空间来说,中小学德育主要包括课内德育和课外德育两大块。前者包括班级团体活动课和品德与社会、品德与生活、德育校本课程等课程,而后者包括班级活动、中队活动、大队活动等各种团体举办的活动,活动形式有比赛、讨论、参观、实践等。如此繁杂的德育活动,如果不能实现协调和体系化,必然会处于“各自为战”的状态。这就好比一颗颗珍珠散落在各个角落,虽然学校开展了很多有特色的德育活动,但如果没有“体系”将其串成一串令人称赞的“珍珠项链”,那么再多、再好的德育活动也不能形成综合效应。此外,中小学德育活动的开展还受到上级行政部门临时性任务的影响,如何将突发增设的活动和学校常规活动结合起来,这也成了德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总之,缺乏体系化的德育活动,往往导致学校德育收效甚微甚至可能会适得其反。
(三)整体统筹不到位
目前,中小学德育工作整体统筹意识比较淡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德育操作上的统筹缺失。知识学习与实践活动的衔接性较弱,存在着知行不一的状况。二是教职人员的统筹缺失。德育块状式管理,容易导致学校各部门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壁垒森严,不能很好地做到劲往一处使,难以实现德育一体化,不能发挥德育综合效益。三是学校整体运行上的统筹缺失。德育作为德育办专门负责组织、开展且针对性比较强的一个活动,其在运作上颇有“唯德育论”的倾向。事实上,作为德育工作者,教师既要充分认识到德育作为一个重要环节的独立状态,需要单独拿出来进行强力推进;又要认识到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劳育等的相辅相成,所以如何更好地融合德育与其他学科的教育教学也是需要学校加强统筹的重点工作。
二、探索:一體化的德育建设
针对德育活动出现的问题,“体系化”建设将会成为中小学德育在今后发展的关键词。
(一)何谓一体化德育
一体化德育是针对目前中小学德育工作中分散化和零碎化而提出的一个探索性概念,主要指的是将德育工作体系化,包括德育内容的充分整合、德育活动的有效衔接、德育力量的统筹安排三个主要内容。一体化德育的目标有:一是使德育知识更生动有趣,德育知识和德育活动能够丰富而统一,且能够作为德育活动的基础铺垫而衍生出相关的精彩活动,让学生在行为处事中达到知行合一的状态;二是使德育活动多样且指向归一,即允许德育活动的精彩多样,但德育活动必须有一个主线牵引,其开展能一步一步达成学校希望的培养目标,避免散乱分化的状态;三是德育工作人员既分工又合作,在各司其职的基础上齐心协力,能在总目标的指引下齐心奋进,共创辉煌。
(二)一体化德育的理论依据
系统科学的思想原则和方法主要体现在整体性、最优化等方面。整体性是指认识主体始终把研究对象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认为世界上的各种事物、过程都不是彼此孤立和杂乱无章的偶然堆积,而是合乎规律的各要素之间的有机整合。这种整合要达到的效果是整体作用大于组成它的各部分之和,也即一个最优化的过程。[1]德育一体化建设正是看到了孤立零碎化德育工作的不足,提出整合体系化,以求达到最优化状态。
(三)一体化德育的具体内容
一体化德育是在目标引领下的具体德育实践,在小学阶段,其主要目标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在初中阶段,其主要目标应着重于国家观念、道德观念、法制观念及青春期教育,具体可通过“123”模式来推进,“1”是指一个中心,“2”是指两块内容,“3”是指三大活动。
1.一个中心:德育校本教材的开发
德育校本教材的开发让德育工作有所依、有所据。德育校本教材作为一个引子,承担着德育知识的传播和德育实践活动的铺垫任务。以小学阶段为例,学校可在总体德育目标的指引下分解任务,结合2015版《中小学生守则》,编定出符合校情和小学生身心特点的德育校本教材。该德育校本教材中的每个章节可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德育知识,另一部分是体验式班会的内容。德育知识部分的主要任务是对相关德育常识进行介绍和对体验式班会开展的背景知识进行铺垫,虽然是文字性知识,但应力求设计得比较有趣和朗朗上口,可以设置儿童歌曲、小故事、知识窗、小调查、小小判官、畅所欲言等环节,让知识不枯燥。体验式班会是对德育知识的升华,要与前面的德育知识相衔接,避免突兀出现。体验式班会的设计要考虑年级和学生的具体情况,也要考虑人力、物力、财力的可实现程度,避免将体验式班会设计成教案形式。
2.两块内容:德育知识和德育实践
德育讲求的是“知行合一”,因此内容设计上也应该围绕着知与行两个板块进行。德育不仅仅强调德育相关课程的知识讲授和传授,而且需要和有关学科进行融合,发挥德育综合效益。德育实践不单单包括德育课程上的活动体验,还包括体验式班会、校级精品活动、社会成长大课堂等一系列活动。但是这二者是相互结合而成的,德育知识的升华依赖于德育活动的开展,这样学生才能从活动中真正领悟到相关知识的内涵及其意义。德育活动的开展离不开德育知识的铺垫,也需要德育知识的引领。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但要避免两个倾向:一是“德育知识无用论”倾向。持有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德育知识的讲授是耽误时间,达不到效果,拒绝任何性质的德育知识讲授。实际上,中小学阶段的很多基本德育常识需要深入讲授,学生才能有所认识和领会。二是“活动全盘化”倾向。持有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德育就是开展活动,开展的活动越多、越丰富多彩,学生的品德发展就会越快。实际上,德育活动的开展,讲究精品化和必要化,并非越多越好,同时也需以德育知识为依托。
3.三大活动:“班队活动”“中大队活动”“社会成長大课堂”
德育活动是使德育精彩的最佳手段,也是让德育真正落实的一个关键环节。因此,德育活动的开展应该是全方位的,也应该是体系化和可操作的。为此,中小学应开展三大德育活动。其一是“班队活动”。“班队活动”以体验式班会为主,是德育知识的延伸,也是促使学生德育知识上升为德育情感的一个途径,能够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德育的魅力。其二是“中大队活动”。这主要以精品活动为主线,并辅加以一些其他活动。这些活动应该是德育工作的课外延伸,其开展应围绕这样一个共同目标,即小学阶段围绕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养成,初中阶段围绕国家观念、道德观念、法制观念及青春期教育。其三是“社会成长大课堂”。这是学生真正接触社会的一个途径,“社会成长大课堂”实践活动应在研究中开展,在开展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在提高中前行。针对年级特点,中小学校可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公益性文化设施、公共机构、各类校外活动场所、主题教育社会实践基地等资源,开展不同主题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社会这个大课堂里更加真实地成长。
三、落实:一体化德育的保障体系
(一)协调德育师资力量
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不能仅仅依靠学校德育办有限的力量,学校应将班主任、科任教师等都纳入到这个队伍中。学校协调德育师资力量,主要工作涉及:第一,德育校本教材的开发需要德育办牵头,囊括科任教师、班主任、校外聘请人员,实现群策群力;第二,德育知识讲授应该以德育相关科任教师为主,以专业的角度来生动讲述知识内容;第三,德育“班队活动”的开展,应该由班主任主导,通过带领学生进行体验式班会,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内化德育知识;第四,“中大队活动”要由德育办或者年级组来进行统筹,落实好学校精品活动,要使活动品牌化,办出学校特色;第五,“社会成长大课堂”则关系到全体教师,要前期有铺垫,中期有过程,后期有总结,在确保学生安全的基础上让活动开展得有意义。
(二)合理安排德育课时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中小学德育课时往往被语文、数学等“主课”挤压,而学生的具体负担又不能过重,所以学校安排过多的德育课时不具有现实可能性。从形式上看,德育课程应该包括德育课、班队活动课、实践活动课三种类型,三个方面共同保障德育效果。值得注意的是,德育课必须禁止被用来上其他课;班队活动课不能被当作训导课和自习课;实践活动课的开展应该面向全体,激发广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既不能增加孩子的压力和负担,又要让孩子寓学于乐,玩得好,学得也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提出“活教育”思想,指出教师要在“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强调儿童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在活动中直接经验的获取。[2]当然这也是德育的真正追求。
(三)出台配套的德育评价措施
既然德育是一体化的,那么评价体系也不能是孤立的、静止的,而应是过程性的、综合性的。过程性评价应该是一体化德育的主要评价方式。每一次德育活动的开展都应该有记录和有评价,无论采用文件夹方式评价法还是档案袋记录评价法,都应该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动态的过程评价,而不能以一次表现判定其品行的具体发展。除了这样,评价也应该是综合性的,需把自评和他评相结合起来,教师也可以运用马卡连柯的“集体主义原则”来进行小组评价或者班级评价。评价还可以采取累加式评价法,可以开展积分活动,当积分积累到一定数额时能够换取相应的奖励,以增强学生外部动机,让其更乐于表现好的行为。评价无固定模式,但是评价有一定原则,多元化应该是一体化德育所需要的评价原则。
(四)鼓励相关教师不断进行反思、总结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可能一帆风顺,而是螺旋式的前进和盘旋式的上升。因此,一体化德育也不可能有立竿见影的效果,而是有着一个不断总结和不断反思的过程。学校应该不断思考到底什么是适合的德育,到底应该怎样具体推进德育工作。总体而言,学校应该形成一种交流机制,让德育相关教师不断讨论和吸收合理的成分,摒弃不合理的成分,不断改进和优化;鼓励相关教师参与到德育活动的研究中来,如通过设立相关课题,鼓励教师针对某些具体问题进行研究和探索,在提升他们自身的素质的同时也推动了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只有不断反思和总结,德育才有希望,才可能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可行的德育行动方案,学校的德育工作才不那么盲目,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宁武杰.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小学实践引导[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5:9.
[2]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470.
(责任编辑:谢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