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牛螨虫病的诊断与治疗

2018-10-21王浩善

畜牧兽医科学 2018年10期
关键词:治疗诊断

王浩善

摘要:牛养殖过程中,螨虫病是一种十分常见的体表寄生虫疾病,常常会导致传染性皮肤病在牛群中大面积传播。螨虫在牛体表皮肤危害寄生之后,由于危害初期所表现出来的症状不是很明显,仅仅会出现轻微瘙痒症状,过段时间就会消失,养殖户如果观察不细致,常常会错过最佳治疗时期。等到牛出现明显的瘙痒、脱毛症状之后,表示该种疾病在牛群中已经广泛传播。文章主要结合一起案例,就牛螨虫病的诊断与治疗开展了论述研究。

关键词:牛螨虫病;诊断;治疗

中图分类号:S858.23

文献标识码:B

doi: 10.3969/j.issn.2096-3637.2018.10.078

0 引言

螨虫病是有多种类型的螨虫在牛皮肤内寄生繁殖,危害,导致牛出现巨痒的一种传染性疾病。发病严重后,由于螨虫在体表皮肤组织活动,产生大量有毒有害的神经物质,导致牛体表皮肤出现剧烈瘙痒症状,严重者甚至会产生死亡的现象。疥螨一般会持续繁殖,采食表皮细胞并存活,其一般是出现在皮毛较为柔软的地方。螨虫主要寄生在牛的浅表皮肤层以下,通过身体生长吸食牛身体内的淋巴液。当健康牛和患病牛频繁接触,常常会导致该种疾病在牛群中反复传播感染。冬春季节是该种疾病发病的高峰期。过于潮湿和阴暗的环境也会导致此病的集中发生。

1 发病经过

青海省某规模化养牛场养殖牛513头,2017年11月,养殖户发现牛群中个别牛出现了体表牛毛脱落,搔痒症状为主的患病牛,发病部位首先出现在牛毛较少的区域。出现该种情况后,并没有引起养殖户的重视,认为是因为牛相互打架斗殴而引起的一种体表皮肤损伤。两周之后,牛群中发病牛数量进一步增加。出现临床症状后,养殖户自行进行治疗,并没有取得有效的治疗效果。随着病程进一步扩展,养殖户才将疫情上报当地兽医单位。兽医到达养殖场后,发现整个牛舍饲养密度较大,由于冬春季节,气温寒冷,为了取暖,牛只之间接触十分频繁。同时,通过检查牛体表,发现湿度较大,整个牛舍内光照不足,空气污浊,卫生环境不好。结合发病牛临床发病经过以及养殖场饲养条件,兽医怀疑是螨虫病或其他体表寄生虫病,通过采取有效措施,对病情进行诊断,明确寄生虫种类之后,为养殖户制定了针对性的驱虫措施,几天后牛临床症状得到大大改善,并逐渐向着健康方向恢复,有效挽回了养殖户的损失。

2 临床症状

出现典型临床症状之后,发病牛进食量逐渐下降,体温正常,随着临床症状进一步加重,患病牛表现出体表瘙痒的症状。出现这种症状,主要是因为螨虫体表存在大量尖锐的刺,在行进过程中,会对牛皮肤层以下组织产生刺激,螨虫在体表皮肤生存过程中,不断啃食和挖掘,这些行为和活动都会导致牛体表出现严重搔痒现象。由于体表皮肤瘙痒难耐,患病牛不断用患病部位在尖锐的物体上摩擦,长时间摩擦导致体表皮肤充血出血。一般情况下,随着摩擦时间的延长,先是在病变部位生长出针尖大小的白色或红色小丘疹,随后小丘疹逐渐变大,形成水泡,水泡继续摩擦破裂,形成溃疡面。如果溃疡面没有继发感染其他细菌,不存在其他污染物质附着,成了浅黄色的结痂,将结痂揭开后,发现皮肤组织变厚增生,健康部位和患病部位存在明显的界限。当地面土壤,尘埃,杂质,牛毛混合在一起后,结痂颜色呈现黑褐色或褐红色[l]。随着病情进一步发展,患病部位牛毛开始脱落,之后发病部位会逐步向颈、肩胛及腿等部位逐步转移,脱毛的范围也会逐渐的扩大。由于患病牛身体剧烈搔痒,不能正常进食,不能正常休息,身体逐渐消瘦,发病严重的,在后期会出现贫血症状,高度营养不良。

3 实验室诊断

结合发病经过和临床症状,可以对病情做出初步诊断,怀疑是牛螨虫病,但要想确诊,还需要进一步做实验室诊断。选择经过消毒的凸刃小刀,在患病牛患病部位和健康部位刮取皮屑,放在玻璃器皿中,向其中加入适量的4%的烧碱溶液并对其进行浸泡[2],此后皮屑会被溶解,然后适当沉淀,将上层液体去除后,可以采取放大镜或者一些倍数比较低的显微镜对其进行观测,即可观察到螨虫和虫卵的存在。此种方式可以收集到较多的螨虫。结合最终的实验室诊断结果,最终确诊为牛螨虫病。

4 防治

4.1 治疗

确诊之后,兽医先使用皮炎合剂(用甲硝唑100mL,林可霉素3g,庆大霉素40万单位,利多卡因5mL,地塞米松25mg配合)对患病牛进行治疗,每日一次,在皮肤外部进行涂抹,3d為一个小周期,1周为一个大周期,连续使用7d之后,临床症状并没有得到明显改善,由此改进了治疗方式。牛螨虫病治疗主要选择体表驱虫和体内驱虫相结合的综合驱虫方式。确诊之后,先将患病部位的牛毛剪去,然后使用3%的温肥皂水充分刷洗,将患病部位表面的泥垢去除,使用3%敌百虫水配置成溶液,每天对病牛的患病部位涂抹一次。需要注意的是,当使用敌百虫治疗时,一般要避免使用碱性水洗刷,不能加热对其进行使用,在这样的条件下,会转变为敌敌畏,从而引起了牛羊的中毒。全群牛皮下注射伊维菌素注射剂,按照体重每公斤使用0.2mg,间隔10d再使用1次[3]。按照上述方法,治疗10 d之后,患病牛体表骚痒症状消失,破溃部位,结痂部位逐渐愈合,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用药30d后,患病牛患病部位毛发正常生长,被毛光亮,临床症状消失,食欲恢复到以往水平,没有继续出现新的发病病例,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连续跟踪随访1个月,牛群生长良好。

4.2 预防

牛螨虫病的发生和饲养管理条件、卫生环境有关密切联系。日常要引导饲养户加强饲养管理,控制好牛群饲养密度,避免饲养密度过大。同时还要保持圈舍内正常的通风换气,保持圈舍干燥,经常更换垫草垫料,执行兽医卫生防疫制度,健全消毒制度,坚持定期对牛舍内外部环境进行全面消毒。同时还要积极引导养殖户对牛群进行科学的驱虫管理,在寄生虫高发期间,应该坚持定期驱虫。一般情况下,在每年春秋两季分别进行1次驱虫。日常要密切注意牛群动态,发现异常瘙痒症状,应该立即对体表皮肤进行检查,发现存在破损结痂,脱毛的现象,应该将患病牛立即隔离,进行针对性治疗。

5 结束语

牛螨虫病是牛养殖过程中经常发生的一种体表寄生虫病,该种疾病具有典型的季节性,通常发生在冬春季节。这个时期光照强度不佳,气候寒冷,圈舍卫生条件较差,湿度增高,通风不良,牛群接触频繁,很容易导致螨虫从患病牛向健康牛传播。发病之后,如果不采取措施进行针对性治疗,很容易导致牛死亡。在治疗过程中,由于螨虫对药物较为敏感,用药之后会从牛体表向着地面爬行,因此,要坚持用药,在第1次用药10d左右再强化用药1次,同时还要做好养殖场周围环境的消毒工作,杀死成虫和幼虫,达到治疗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明,李晟,吴光胜,文生泽牛疥螨的诊治[J].中国兽医杂志,2006(10):53.

[2]唐雪莲 “威力螨净”治疗牛疥螨病效果观察[J].养殖技术顾问,2010(11):152.

[3]刘虎守,王连生.牛疥螨病的诊断与治疗[J].中国畜牧兽医,2008(6):101-102.

猜你喜欢

治疗诊断
62例破伤风的诊断、预防及治疗
常见羽毛球运动软组织损伤及诊断分析
红外线测温仪在汽车诊断中的应用
窄带成像联合放大内镜在胃黏膜早期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1例急性肾盂肾炎伴有胡桃夹综合征保守治疗和护理
新生儿惊厥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研究
浅析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的运行诊断及其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