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畜牧养殖过程中环境污染与综合治理

2018-10-21高亚琴

畜牧兽医科学 2018年10期
关键词:综合治理对策

高亚琴

摘要:近年来,随着养殖产业不断向着集约化和规模化方向发展,畜禽污染已经成为制约农村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畜禽养殖污染已成为群众关切、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陕西省黄陵县政府下定决心必须尽快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事关地区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黄陵县重大决定的建设,也决定着现代畜牧业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和可持续发展的后劲。文章主要结合实际情况,畜牧养殖过程中环境的污染和综合治理对策进行分析,希望通过该研究对同行有一定帮助。

关键词:畜牧养殖污染;综合治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S851.31

文献标识码:B

doi: 10.3969/j.issn.2096-3637.2018.10.038

0 引言

近年来,黄陵县为改变传统养殖业中,畜禽粪便无序排放,臭味大,对饮用水源及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的情况,积极推广“低碳环保养殖”模式,大力培训环保养殖技术。并高度重视畜牧养殖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以“零污染、零排放”为目标,坚持“标本兼治、疏堵结合、便于实施”的原则,贯彻“源头减量、贮存扩量、利用增量”的工作思路推进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

1 畜牧养殖中的环境污染问题

1.1 畜禽粪便污水对环境的污染

家畜粪便和污水不经过处理随意排放很容易造成水质污染,其中畜禽粪便中的COD、BOD、NH3P、TP和Tn的流失量巨大,对水质有很大的破坏。畜禽粪便污水不经过处理随意排放,很容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其中磷元素被认为是威胁水生生物最主要的限制性元素。而饲料由于含有大量磷元素,这些磷元素并不能被畜禽完全利用,因此这些未被利用的磷元素随着粪便排出,这些污染物不经处理直接进入水体,导致水生植物如藻类获得大量氮、磷、钾元素,植物疯长消耗水体中的养分,直接威胁到鱼类的生存,造成水体严重污染[1]。

1.2 臭气和氮元素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臭气产生与氮元素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臭气是饲料中蛋白质的最终代谢产物,是粪尿中多余的带有养分的经过厌氧细菌发酵而生成的一种物质。这些物质中包含氨气、硫化氢等有毒有害、带有刺激气味的气体,如果大量高浓度的臭气长期存在,会引起公害,给人类的神经系统造成不愉悦的感觉,影响人类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

2 畜牧养殖中环境治理的的现状

2.1 监督管理部门管理力度不够

在目前的畜牧养殖中,很多地方的畜牧养殖管理部门及监督部门对养殖中的饲料、药品等畜产品的检查管理力度不够,再加上监督管理部门人员对畜牧养殖中环境管理重视程度不够,致使畜牧监督管理部门无法充分的发挥作用,影响到畜牧养殖中环境治理的成效。

2.2 养殖人员环境保护意识比较低

伴随着畜牧养殖的发展,畜牧养殖业的养殖方式也随之改变,渐渐地畜牧养殖业发展成为社会经济发展中重要组成部分,所以畜牧养殖业的环境保护也成为整个生态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实际的畜牧养殖中,由于大部分的畜牧养殖人员对环境污染问题认识不够准确,养殖人员产生错误思想观念,认为畜牧养殖对环境污染的程度并不会很大。正因如此,畜牧养殖业中的大多数人员严重性缺乏环境保护意识,致使环境污染综合治理无法顺利展开。

3 畜牧养殖污染综合治理措施

3.1 规范养殖场管理,强化养殖区域划分

对于新建的畜禽养殖场必须保证科学建设,禁止在禁养区域新建养殖场。新建养殖场项目在建设过程中要进行科学的评价,交流推广先进的粪便污物集中处理技术,强化对现有饲养设施的集中改造。首先,要对养殖场的用水设备进行改进,实施节水饲养技术,控制饲养场特别是大型规模化生猪养殖场的用水量,减少污水的产生;其次,对现有的污水分流系统进行改造,实现雨水和污水分流集中,暗沟敷设的节约化污水处理系统,改变过去下雨之后养殖场污水横流,粪便长时间在雨水浸泡发酵的现状[2]。积极推广干法粪便清理技术,实现污水和粪便分离收集;再次,要进一步提高配套设备的防渗、防泄漏能力,对于新建的养殖场必须建设储粪池和污水储存池两个系统;最后,要保证养殖场粪污能够实现无害化处理,将粪便变成有利的资源加以利用。对于环保不达标的养殖场,在整改之后必须要保证选址科学合理,环保设施到位,不会对周围生态环境造成危害。

3.2 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布局

首先,着力调整优化区域布局。要协调考虑好畜牧业发展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以及环境的承载能力,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既符合环境保护又能促进畜牧业发展的规划,在规定期限内,做好禁养区、限养区和适养区的划定工作,并关闭搬迁禁养区内畜禽规模养殖场(小区);其次,着力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加快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推进标准化规模饲养,培训饲养户,保证饲养户能够掌握科学的饲养技术和饲养方法。在具体养殖过程中积极推广粪便干湿分离,实现粪便收集处理的无水化,从而从源头上控制好污物的产生;再次,着力推进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创建。重点开展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情况调查,摸清底数,及时开展指导和服务,对现有畜禽规模养殖场,制订“一场一策”治污措施;最后,着力强化督导检查。加强检查督导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情况,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确保达到预期目标。对禁养区内的畜禽规模养殖场(小区),进行重点督办,确保在规定的时间内关闭搬迁。发现严重污染环境构成违法、刑事犯罪的,应及时移交相关部门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3 推进畜禽养殖粪污综合利用

首先,大中型规模养殖场推广“畜、沼、菜、果”循环农业模式。限养区和适养区内的规模养殖场要完善场内硬件设施,创新处理工艺,实行粪污还田利用;其次,小型养殖场(户)推广“干湿分离机+户用蓄粪池+田头调节池+大田利用”模式。限养区和适养区内的小型养殖场(户)应配备适宜规模的干湿分离机,村(居)委会建设田头调节池对粪污进行收集,要根据实际,合理布局,建设数量与养殖规模相匹配的田头调节池,消纳本村畜禽粪污,对建成的调节池以村(居)委会为单位实施编号管理,并落实好使用和管理调节池的养殖场(户)。同时养殖户应购置输送工具,以管道输送为主、车辆输送为辅,定期将处理好的粪便和污水运输到田间供农业利用。

3.4 完善畜牧养殖业的相关法律法规

首先,国家的立法部门需要针对养殖业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不断的完善,加强环境保护监督制度的执行力度,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其次,畜牧养殖行业需要建立协会,完善行业管理制度,从而保障畜牧养殖业的可持续性发展;第三,在畜牧养殖行业的管理中,相关管理部门应该加强农药使用规范及标准,从而降低农药使用带来的环境污染。

3.5 加大畜牧養殖环境保护思想的宣传工作

首先,畜牧养殖的管理部门利用云计算技术手段和大数据手段建立畜牧养殖环境保护网络平台,利用该平台加强环境保护及畜牧养殖业的知识宣传[3]。其次,开展大型畜牧养殖环境保护讲座,乡镇领导保证畜牧养殖人员的参与率,从而提高畜牧养殖业人员的规范性和环境保护意识。第三,因地制宜。根据当时的畜牧养殖具体情况,当地的管理部门及监督部门指派人员到实地实施畜牧养殖环境保护针对性的宣传,从而提高畜牧养殖人员的环境保护意识。

参考文献

[1]刘茹,宋英豪,王焕升.畜禽养殖污水污染治理现状及发展趋势[J].环境保护科学,2012 (4):19-21+25.

[2]李莉,熊键,熊征,等.养殖场恶臭带来的危害及其应对策略[J].当代畜牧,2014(27):49-51

[3]庞凤梅,李鹏,李玉浸,等,天津市畜禽粪便年排放量估算及控制对策研究[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8(3):82-85.

猜你喜欢

综合治理对策
LabVIEW下的模拟电路实验教学创新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涉毒案件场所变化趋势的分析
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问题探讨
浅谈企业保卫部门在综合治理中如何发挥作用
溶解度计算错误种种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