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楚雄州禄丰县叽拉彝族“李江背石头”的传承危机及对策

2018-10-21张译匀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18年10期
关键词:彝族

张译匀

[摘 要:口传文学是彝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代的发展,彝族口传文学正面临着传承发展的危机。本文以禄丰县中村乡叽拉村委会大村组彝族“李江背石头”为个案,将从故事的文本与发展、传承发展危机和传承发展建议三个方面来进行叙述。

关键词:彝族;口传文学;“李江背石头”]

叽拉村委会,位于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禄丰县中村乡东北部,“叽拉”译为有铜的山箐;“叽”译为金属铜的意思;“拉”译为山箐的意思。其中:彝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5.4%,该村彝族自称为纳苏颇的彝族支系,他称为“黑彝”。本次调查主要以大村组为核心,因为较其他村小组相比,大村的“李江背石头”流传时间要长于其他村小组且影响的人数和范围也大于其他村小组,所以,运用了文献调查和村寨调查的方法来分析影响“李江背石头”发展和制约的因素,并为其提出自己的几点意见。

一、“李江背石头”的传说价值

“李江背石头”传说内容及价值。相传,在叽拉大村五队有个名叫李江的人,此人拥有力大无穷的神力,每日都要吃一至三升米的稀饭。在长期的生活中,他发现天生桥下面的河水不流经叽拉村而直接流到中村河,导致叽拉村十年九旱,他为了能让河水流经叽拉村直至现今的棠海村委会,解决干旱的问题,他便独自一人去五台山华松坡背了一块巨大无比的石头,打算去堵天生桥的洞口。李江背着石头一路走下山,此时,山下一户农家妇人刚好舂完米,并把舂好的米用簸箕来筛米,最后,妇人用手拍打簸箕上剩余的米渣,这个拍打声惊醒了公鸡,公鸡就打鸣,李江听到公鸡的打鸣声后,以为是天快亮了,他自知一旦天亮之后,神力就会丧失,便匆忙把石头放在了半山上。传说,李江放在半山上的石头,会日益生长,如今已长到了李江背时的几倍。

笔者之所以选择“李江背石头”这个故事,作为口传文学的调查对象,是因为:时至今日,在当地家中长辈都要把刚出生的婴儿带到这块石头面前,杀鸡祭石,再绕石头走三圈,从而给小孩取一个姓氏为石的乳名。据当地人所说:在他们的心目中,李江是一个诚实、善良、勇敢的人,带孩童到石头前去取乳名,父母希望自家的孩子长大后能像李江一样诚实、善良和勇敢。

二、“李江背石头”传承发展的危机

(一)群体记忆模糊性

在问卷调查和交谈中发现,“李江背石头”的故事更多的活跃在40岁以上,对于18岁以下来说,他们的回答出奇的一致,基本都是“没有听过或者不知道”之类的话,显然有着明显的年龄代际区分。由此可以得出,在文化杂糅的环境下,当地彝族与外界的接触增多,受汉族文化影响增强,年轻一代彝族都不愿学习传说故事等其他文学形式,往往对外界稀奇古怪的事物充满了好奇,传说故事的最初记忆慢慢的在大村这个群体中模糊了。

(二)实用功能退化性

在调查和访谈中发现,“李江背石头”的实用功能在当今大村地区,只有在闲聊或者作为孩童睡前故事被人们所想起,该人群年龄阶段也是在50岁以上,更多的时候,即使他们心中知道这个故事,也不会在闲聊或者作为孩童睡前故事提起;在大村当地,目前也只有兩个人(村委会支部书记和毕摩)会在重要的节庆日、婚丧嫁娶中提起这个故事。

在口传文学的传承道路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论是哪一种危机的出现,都值得笔者们去深思和解决,而不是一味的逃避,对于口传文学找到重新的定位、重新的传承方式,然而,对于寻找传承方式的大村彝族们又该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呢?

三、“李江背石头”传承发展的思考

(一)建立传承有效机制

大村彝族口传文学的传承核心是建立传承机制和传承人的选定。首先,统一“李江背石头”的文本内容,对其进行一个全面的收集整理,然后以文字、录音、录像等多种方式加以保护和保存,并以此作为后期传承的范本;其次,村委会领导班子可以委托本村的非物质文化传承人作为口传文学的传授者,对本村的所有口传文学进行系统的传授,除此之外,还可以增加学习其他彝族地区的不同类型口传文学;最后,为了扩大“李江背石头”故事的熟知范围,村委会领导班子还可以定期或者不定期的举行有关于口传文学的校园演讲比赛或者,组织观看根据口传文学改编成的电影、纪录片等。

(二)明确传承重要性

口传文学之所以称为口传,其关键点就在于它最初是没有文字资料记载的,完全依靠人们口耳相传得以保留。即使目前有文字资料记载都是后期民间文学工作者担心流失而记录下来的,由于大村彝族的生活关注点在于谋取生活技术、提高生活水平,再加上村民普遍学历较低,所以在当地人的心目中,就完全没有文化传承这一意识。

总之,在看待以上传承危机和传承方式的时候,作为一个“李江背石头”传说故事的“旁观者”,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说,笔者都认为“李江背石头”传说故事慢慢走向消逝是可惜的,即使现在还没有完全消失。随着人们对口传文学的挖掘以及重视,随即出现的传承方式多样,到那个时候,叽拉彝族的口传文学将会发出勃勃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1]张磊.中国传统农业文化转型研究[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7.

[2]巴莫曲布嫫.口头传统·书写文化·电子传媒体[J].中山大学民俗学刊,2003.

[3]沙马打各.论口传文学书面化过程中文化要素的遗失——兼谈彝族克智的收集与整理[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8):204.

[4]张蕾梅.阿昌族口传文学传承发展的危机及对策——以梁河阿昌族地区“活袍调”为个案[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5).

[5]郎雅娟.侗族口传文学的传承机制研究[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

[6]魏喜春.云南省禄丰县中村乡叽拉村彝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3).

猜你喜欢

彝族
四川彝族传统民间长诗鸟瞰
浅谈瓦房彝族山歌传承和发展
彝族传统摔跤赛事与凉山彝族自治州发展耦合研究
从“达体舞”浅谈彝族舞蹈时代发展
彝族民歌在地方高校艺术教育中的传承
彝族传统服饰与现代创新设计
A Review of Studies since the 1980’s on the Tieto-urman Song of the White Wolf
楚雄 中国彝族文化大观园
温浩东 彝族传统服饰的守护者
十只金鸡(彝族民间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