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生为本,丰蕴课堂文化——浅析小学数学简易教学之道

2018-10-21吕立琴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18年10期
关键词:以生为本小学数学

吕立琴

[摘 要:在传统的教学课堂中,教师始终处于主体地位,而学生则被动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教学氛围极为压抑沉闷,学生的注意力也很难集中,通常一节课下来,学生能够掌握一半的知识就已经非常不错了。因此,不断推进教育改革,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克服传统教育中存在的弊端已经成为广大教师和学校的意愿。“以生为本”是近些年被广泛应用的一种教学模式,它要求教师在教学时,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教师则起辅助的作用,每个学生都要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讨论或者学习中,从而确保自身的能力都能有所提升。

关键词:以生为本;小学数学;简易教学]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小学教学课堂不再是以老师为主,取而代之的是以学生为主的教学课堂。在我看来,学习的枯燥乏味或者趣味横生都与教师的教育能力有着紧密的联系。一位优秀的教师能够将学生引入到课堂中,让他们畅游在知识的海洋中,感受学习的乐趣,唤醒学生的潜能;反之,那些过于刻板的教师在授课时,只会按部就班,将书本上的知识原封不动地讲给学生,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真正掌握的知识少之甚少,并且在其他各个方面的能力也难以得到提升。

1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融洽的教学氛围

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深远影响,我国教师在教学或者上课时,并不关心上课的形式是怎样的,只要能够确保学生取得好的成绩就足够了。因此,这就导致在近几十年里,教师都采取一味向学生强硬灌输知识的教学方式,而学生在这样枯燥无味的课堂上很难真正学到知识或者提升自身的能力。而小学数学本来就是一门锻炼学生思考能力、创新能力的学科,如果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得当,那么学生在今后学习数学的生涯中也会充满阻碍。

想要实现“以生为本”,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处理好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要善于用鼓励性的语言激发他们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克服在平常学习时遇到的难题,通过为学生营造和谐的、轻松的学习氛围,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2善于提出趣味性问题,激发学生主动思考

为了实现“以生为本”的教学课堂形式,教师要意识到兴趣对于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性,善于抓住小学生的兴趣点,通过提出有趣的问题激发学生们学习的兴趣。在我看来,创设一个有趣的问题,能够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中,让他们积极参与到问题的讨论中,和老师交流自己的观点或者想法,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的思维能力、合作能力也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此外,教师通过这种教学形式,还能进一步了解不同学生的性格爱好,从而为今后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更多的便利。

我在讲解对于负数的这节内容时,为了让学生对于负数的概念有个更好的理解,我为大家设计了一个小游戏,我说一句话,让大家快速说出与这句话内容相反的语句,比如:①小明今天在路上捡了10块钱;②今天的温度比昨天升高3℃;学生们能够快速回答出这两个问题。通过这种游戏的方式,学生对于负数便在脑海中形成了属于自己的浅显的理解,这时候我再回归书本,学生学习负数就会变得轻而易举。

3积极开展情境教学,使教学形式更加多样化

情境教学是近些年来被广泛应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即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为学生们创建一些有趣的情景或者设置一些有趣的小游戏,以此激发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欲望。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或者其他网络资源,让学生在上课的过程中能够处于身心放松的状态,使枯燥无味的数学知识变得趣味横生。此外,教师还要适时地组织一些交流讨论之类的活动,一方面能够增强学生之间的互动,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另一方面还能提升他们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

比如,我在讲解24时计时法时,为学生们准备了一组少儿频道的节目表,在观察节目表时,我问学生15∶00是什么意思,学生们说是下午三点。然后我又让学生们回忆自己每天睡觉的时间是几点,并且用24时计时法表达出来。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们能够真正掌握24时计时法的应用,同时还能让他们意识到数学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4采取分层教学方式,确保高效的课堂教学

由于不同学生的发展状况不同,学习能力也存在很大的差异,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时不能采取一概而论的教学方式,而应采用分层教学法。教师想要合理地运用分层教学法,首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教学目标加以分层,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和方案,力争让每位学生都能达到理想的成绩。其次,教师在设置问题时也要按照学生的实际能力进行提问,如果问题过难,学生会因为回答不出来而丧失学习数学的信心;反之,问题过于简单,学生总是能够轻而易举地解答出来,则会让学生滋生骄傲的心理,甚至还会使他们安于现状,难以前进。

总之,想要为學生打造一个高效、轻松并且以学生为主体地位的教学课堂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教师要不断学习和探索,还要根据自身以及学生们的实际情况,对教学方法加以改进和创新。无论在何时何种情况下,教师们都要记住将学生放在课堂的主体,教师一个人主动的课堂是很难进行下去的,只有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学生才会主动参与到课堂的讨论中,才会在一节课结束时真正有所收获。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既确保了教学质量,也能够使自己更加轻松,使教学效益达到最优化。

参考文献

[1]周学道.浅析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6(28):79-79.

[2]曹文静.数学教学走在生活的道路上——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浅析[J].软件:电子版,2015(11):160-160.

[3]李晓郁.赋深刻于简单孕思想于平淡——论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之道[J].上海中学数学,2017(z1):68-69.

猜你喜欢

以生为本小学数学
以生为本视野下小学班主任管理的有效措施
“生本教育”理念下高中有效体育教学模式探索
论强化基础 突出能力 塑造品格的职教语文教学新模式
浅谈初中班主任如何“以生为本”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