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构建县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几点思考
2018-10-21朱亚华
摘要:县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与服务具有地域性、区域性和代表性。如何加快县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融合新时代步伐及走在新时代前列,是县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是我省县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的一个崭新契机和有力保障。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公众需求的文化内容也更加多样性和多元化。简单的文化服务已经远远满足不了社会公众的强劲需求,新时代对于我们从事文化工作的服务者来说,也提出了更加高的标准和要求。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当前县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还达不到广大社会公众日新月异的新需求。其整体开放程度、标准化服务制度、与上级部门标准接轨、人工服务与自动化服务兼容、同步管理等实际问题,都有待于进一步提升,更新换代和加强。县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要紧跟时代的步伐,要加快提升县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整体质量。
关键词:公共文化 服务体系 建设
一、县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础建设的现状
第一,县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硬件设施滞后。县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础建设工作,与社会公众的要求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由于地域所限,偏远地区的县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还是比较落后的。部分地方的房舍、场地面积、文化资源不达标、基础设施陈旧,提供给文化消费者活动区域承载量有限。这些都造成了社会公众文化消费率的下降,发挥其职能作用还不够。从近几年吉林省上级主管部门评选“达标单位”就能体现出来,有相当一部分县级公共文化服务单位是很难参选的。并非上级主管部门设定评选标准门槛过高,而是偏远地区县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础建设实际条件所限。
第二,县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软件设备滞后。县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受诸多因素影响及经济条件所限,网络数字化学习平台开放还停留在初始阶段。部分县级公共文化服务交流平台设备数量不多,电子互鉴学习空间狭小,阅览座椅数量有限,可容纳社会公众有限,设备只能用于简单的项目操作,并都还停留在单一的环节上。软件更新、数据流量、使用者查询;设备管理、数据传输、信息共享、受众群体、区域局限等都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第三,县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人员队伍滞后。县级公共文化服务的从业人员结构参差不齐,这与地域实际情况的历史原因直接衔接。专业对口的毕业生流向省会城市,受县级人事部门人员调配限制,有些县级公共文化服务单位十几年没有增加人员编制。所从事公共文化服务专业的管理人员,队伍的知识结构也良莠不齐。职称评定、薪酬分配等受多种因素限制,没有“新鲜血液”注入何谈创新服务生机。
第四,县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创新滞后。(1)县级公共文化服务还停留在“被动式”的服务项目阶段。因受各种因素制约,还不能够自主“操盘”掌控,特别是个别边远山区公共文化服务部门的办公经费极其有限。除去水、电、设施维修、临时用工费用已经所剩无几,使得服务项目难以为继。举办各种主题大型活动只能是上级主管部门统一拨付经费,非主观意识所能左右。(2)受地域条件限制,依然存在“等、靠、要”的现象。部分区域县级公共文化服务单位存在“能维持正常开门,不出现纰漏”“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消极思想。(3)受区域条件限制,房舍环境、供给资源、服务保障等,都决定着区域公众是否走进公共文化服务空间的共享意识。部分地区县级公共文化服务普遍存在一个共性问题,即老、中、青、少消费人群中的中、青人群流失严重。调查结果是中、青代人群基本都出外打工赚钱去了。以上现状都是造成县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滞后的根本原因。
二、县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新思考
(一)发挥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作用,构建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进一步明确了文化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基本定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创新发展新思维,立足当前面向未来,解决县级公共文化服務工作中所遇到的新问题,是公共文化服务工作者的当务之急。
一是县级公共文化服务部门要积极引导社会公众,去了解和掌握我国发展的总体奋斗目标。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贡献。二是县级公共文化服务工作不能单一地提供文化消费,还要紧紧贴近社会公众生活。推动大众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播和交流,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支持。三是构建完善的县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证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在社会发展建设中更加科学合理,为构建县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发展提供翔实的依据。
(二)强化公共文化服务意识,创新发展公共文化服务内容
针对县级公共文化服务工作中所存在的一些短板。首先,应从提高公共文化服务工作者队伍整体素质着手。县级公共文化服务人员是公共文化服务最根本的主体之一,队伍的素质直接关系到服务于广大社会公众的好与差。把学习和强化专业知识、综合素养及服务技能,不断提升队伍整体服务能力作为常态化工作。其次,从改善更新县级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软硬件着手。(1)认真执行国家有关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标准;进一步落实《全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标准(2015—2020年)》的全部内容。结合县级公共文化服务部门的自身实际,规划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的各项规章制度。(2)拓宽县级公共文化服务信息主渠道,创建县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及地域特色的互联网站交流平台。通过强有力的宣传打造自己的服务品牌,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作用,为当地社会经济建设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信息保障。(3)在原有的服务内容以外,开辟新的服务项目。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适合青年人的新时代“互联网+”等相关知识培训课程;符合老年人的休闲养生,为社会发挥余热的“夕阳红”等内容的综合性培训活动。打造多元化的各种涉及公共文化服务的综合性活动,用活动带动县级公共文化整体服务能力的提升。开办适宜广大社会公众的,尤其是服务三农发展的“文化流动直通车”;明确对象、解难释疑、心理咨询及打造固定的休闲场所和文化活动空间。(4)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促进县级公共文化服务人才的沟通与交流。通过相互学习经验,因地制宜地做好县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
结合县级公共文化服务工作要根据受众群体的兴趣特点,开设的服务内容要有针对性、实效性。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对外服务、对内学习,调整升级两不误,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还可以从高校中优选专业的储备人员或志愿者前来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各种服务工作。
(三)增强公共文化服务责任,努力提高文化服务水平
县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工作,旨在丰富社会公众精神文化生活,以满足其科学文化知识需求为前提,推动区域特色和整个社会经济建设的发展。从业人员要以强大的历史使命感、责任感,来开展好公共文化服务的各项工作。(1)努力提高政治思想觉悟,加强综合素质修养,一切听从党的指挥。(2)刻苦学习钻研新时代党的方针、政策,及相关的政治、理论知识。(3)增强责任意识,强化专业技能服务社会的本领。努力成为一名让党放心、让公众满意的、合格的公共文化服务工作者。
新时代县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促进社会公共文化快速发展和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之道。我们要努力打造一个全新的、和谐的、无障碍的、全方位的文化、科学、健康给养空间。
(作者简介:朱亚华,女,榆树市图书馆网络辅导管理员,助理馆员,研究方向:图书管理)(责任编辑 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