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肾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

2018-10-21魏美莲赵丽华齐爱军

健康科学 2018年11期
关键词:肾衰竭血液灌流临床治疗

魏美莲 赵丽华 齐爱军

摘要:目的 分析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骨病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因患有急性肾衰竭而来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1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其中给予对照组血液灌流治疗,给予观察组血液灌流与血液透析联合治疗,将两组患者的生化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肌酐、尿蛋白、血尿素氮等生化指标水平无显著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肌酐、尿蛋白、血尿素氮等生化指标水平显著较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肾衰竭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血肌酐、血尿素氮水平,减缓心率,因此安全性更高。

關键词:血液透析;血液灌流;肾衰竭;临床治疗

1、导言

急性肾衰竭在医学临床上较为常见,患者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尿少、水肿以及呼吸困难等。因为急性肾衰竭患者在发病时情况危急,很有可能在短时间内导致患者肾功能失调与代谢紊乱,继而引起代谢性中毒、高血钾以及急性尿毒症。因此必须要及时给予治疗以提升肾小球滤过功能。本研究对肾衰竭患者采用了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的治疗方式,现报道如下。

2、资料与方法

2.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因患有急性肾衰竭而来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100例,所有患者经过临床诊断标准得以确诊。所选患者及家属皆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继发性肾病患者、合并心肝功能障碍患者、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观察组男31例,女19例,年龄为32-71岁,平均(55.6±3.8)岁,病程为1-7h,平均(3.7±0.3)h。对照组男32例,女18例,年龄为31至70岁,平均(56.1±4.2)岁,病程为1-7h,平均(3.8±0.3)h,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无论是年龄、性别、病程等都无显著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存在可比性。

2.2方法

两组患者在入院后给予饮食调整、水钠摄入量控制、水电解质平衡平衡、酸碱平衡纠正、5%浓度的小苏打与肥皂水血液冲洗等常规治疗。对对照组50例给予血液灌流治疗。为患者每日输注新鲜血液500ml,血流量180ml/L,置换液流量2000ml/L,超滤液流量为300ml/L,首次治疗2h后连续治疗3d,保证每次4h。灌流设备为HA130型号一次性树脂灌流器。对观察组5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血液透析,先给予患者每分钟130到150ml血流量的联合治疗,2h后取下灌流管,给予3h透析治疗。透析机型号为DLALOG+型,试剂为低分子肝素钙抗凝剂与碳酸氢盐透析液,方式为直接穿刺或者深部静脉置管。血流量180ml/L,置换液流量2000ml/L,超滤液流量为300ml/L,首次治疗2h后连续治疗3d,保证每次4h。保证4次治疗之后便单独应用血液透析治疗。

2.3观察指标与疗效判定

在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分别在患者空腹状态下,取适量静脉血,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磷、血钙水平,使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iPTH(血清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同时评定临床疗效,其中显效:临床症状(皮肤瘙痒、骨关节疼痛等)完全消失,未见并发症出现;有效:临床症状有所减轻,出现轻微并发症,进行对症治疗后恢复正常;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变化,并发症较严重,对症治疗无改善。

2.4统计学分析

在本次研究中,特应用SPSS20.0软件对研究数据予以统计学分析,用t检验来比较组间数据资料,用卡方检验来比较计数资料,若P<0.05,即表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3、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肌酐、尿蛋白、血尿素氮等生化指标水平无明显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肌酐、尿蛋白、血尿素氮等生化指标水平显著较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

4、讨论

肾衰竭通常是指患者外伤、烧伤、长期肾脏病变等导致肾脏血流供应不足,或者患者的肾脏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出现阻塞,导致毒物积聚、功能受损。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的肾衰竭患者都存在原发性疾病,而在此基础上一旦并发肾衰竭,将会大幅度提高患者的痛苦,使其生命受到威胁。

血液透析治疗在肾衰竭患者的临床控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通过治疗,患者体内的代谢废物能够得到有效清除,多余的水分能够及时排出,从而有效纠正电解质、酸碱平衡状态,使患者的肾功能部分或完全恢复。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血肌酐、血尿素氮、心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磷中毒、蛇咬伤等多种因素都会导致患者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在引发中毒后,患者身体中的肾小球也会迅速受到影响,导致肾小球功能极大降低,短期内出现血清肌酐与血尿素氮升高情况,继而出现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紊乱情况。若不及时治疗,患者病情会发展成尿毒症甚至肾衰竭。目前治疗该病的主要手段是血液灌流与血液透析,血液灌流主要是利用灌流器吸附患者体内毒物,借助大孔树脂所具备的广谱高效吸附能力对血液中的毒素进行清除,以降低机体所受的损害,通过改善体内环境平衡来保护重要脏器。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肾衰竭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血肌酐、血尿素氮水平,减缓心率,安全性更高。针对急性肾衰竭患者应用血液灌流与血液透析联合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生化指标,促进患者肾功能恢复,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何琦,梁凌,蒋金玉.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尿毒症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疗效[J].中国临床研究,2018(02): 189-192.

[2]郭荣艳.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肾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J].医疗装备,2018,31(01):115-116.

[3]崔红云.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的疗效观察[J].医药论坛杂志,2017,38(10):101-103.

[4]张忠义,辛守练,曹雅青.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骨病的疗效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84):160+164.

猜你喜欢

肾衰竭血液灌流临床治疗
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老年慢性肾衰竭对治疗有效率、Hb及ALB指标的影响研究
慢性肾衰竭患者的膳食营养护理与要点分析
肾衰竭血透能活多久
壮医药线点灸联合血液灌流、血液透析治疗老年尿毒症瘙痒症临床观察
高通量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老年慢性肾衰竭的效果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急性中毒引起肾功能衰竭的临床分析
小儿腹股沟疝的临床治疗进展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