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城市绿色交通规划特征与体系构建

2018-10-21刘伟��

科学导报·学术 2018年11期
关键词:城市交通

刘伟��

摘 要: 私家车增多给城市交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如何有效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构建更加高效、便捷的绿色交通体系成为城市发展必须重视的问题。

关键词: 城市交通; 绿色交通; 規划;

【中图分类号】 TU98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236-1879(2018)11-0224-01

当前, 我国在随着经济不断的发展, 对于城市建设也在逐渐的深入, 因此城市化大规模的进程是不能脱离交通建设的发展。同时, 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城市交通提高了新的发展方向, 把打造绿色交通融入到规划的理念当中, 并且逐渐的反映出在资源和环境等方面因素体现在城市交通规划过程中的重要意义。对此, 政府和相关部门大力倡导建立绿色慢行交通系统, 通过科学的方法设计交通规划工作, 旨在为人们营造良好的生活与出行环境。

一、绿色交通理念的原则。

绿色交通的目标是实现可持续发展, 特别强调了城市交通“绿色性”的道路交通系统理念, 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城市居民对于绿色交通的需求。为了实现城市发展需求和环境资源之间的彼此适应、协调目标, 就要遵循以下原则:

1.可持续发展原则。

第一;虽然我国地大物博, 但是我国人口多, 分部太稠密, 人均水平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因此, 我们要重视对资源节约与利用率, 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第二;目前我国城市的大气污染十分严重, 其中CO、NOX、SO2等所占的比重也在呈现出逐年上升趋势, 长期下去对城市的整体环境有很大影响, 同时也严重危害了广大居民的身心健康。

绿色交通可持续发展特性重点表现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和经济社会之间的协调。因此, 城市交通系统应该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 把各类污染物的排放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促进社会环境和谐发展。

2.以人为本原则。

我国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同样, 绿色交通的发展, 也是为了解决人类出行安全与质量目标。因此, 我们应坚持以人为本为原则改善现有的城市拥挤的道路系统, 提供舒适安全的交通出行方式。

3.协调性原则。

绿色交通主要考虑的是在满足当前交通快速发展的同时, 以公共交通为基础, 降低交通对自然资源的消耗与负影响, 在生态环境的可承载能力范围内保护生态平衡, 把城市的交通模式引向公共交通, 形成兼顾社会、经济和环境的一个综合性交通系统, 实现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

二、城市绿色交通规划特征与体系构建。

(一) 中等城市绿色交通规划特征。

中等城市的人口总数占我国的35%以上, 目前的绿色交通规划工作还存在很多问题, 交通规划者对绿色交通的概念理解的不够深刻。总的来说, 绿色交通规划布局不合理, 居民工作和生活的空间相对狭窄, 外出距离较短。

(二) 中等城市绿色交通规划体系的构建。

通过以上中等城市发展绿色交通特征可见, 中等城市具备发展绿色交通条件, 并以慢行交通、常规公交系统和绿道系统更为适宜。首先, 中等城市规模比大城市小, 出行距离较短, 所以应结合城市道路网构建与城市道路网协调的步行交通和非机动车 (自行车、电动自行车、三轮自行车等) 交通系统。其次, 构建覆盖城乡一体化的公交网络系统。与大城市相比, 中等城市公交线网不够完善、服务水平较低、居民利用率不高, 所以政府部门应加快落实“公交优先”政策, 并结合公交需要进行路网架构改造, 统筹考虑城乡一体化公交线路, 而且公交线网应分级设置, 围绕公交站点开发土地。再次, 合理发展绿道系统。绿道系统在缓解交通压力、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城市发展、提升城市品位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 所以是中等城市发展绿色交通的重要途径。

三、城市绿色交通规划的实施方法。

1.慢行交通系统规划。

慢行交通运输基本上出现于居民小区、学校和商业区, 空间类别涉及慢行节点、慢行廊道。该区域的设置目的是为步行者提供安全的环境, 保证他们畅通出行。这部分的交通规划要利用好分隔带和铺面材料, 合理分隔好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的道路, 人行横道和人行道的设置也要尽可能的科学, 将绿化带与商业步行街规划清楚, 设置专业的自行车专用车道。在块板道路断面中应该设置好分隔带, 划分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道路, 避免出现拥挤现象。

2.公交交通系统规划。

从中等城市绿色慢行交通系统规划出发, 在城市交通系统建设中必须从道路需求考虑, 建立最佳的线路系统。整体规划和设计要减小公交线路的重复率, 消除服务中的盲区, 并及时布置合理的步行交通、自行车线路, 公交车专用道路更要设置隔离线, 提高公交的运输速度。

3.绿色交通系统规划。

公路道路、慢行交通道路以及公交线路的规划必须参入绿色交通系统, 它不仅可以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 在一定程度上还会减少污染。绿道一般经由河流、景区、集镇等廊道而建立, 并设有供行人、自行车进入的景观游览线路, 所以应利用现有线路, 并结合城镇建设、旅游开发等项目进行规划。规划时应该突出城市资源特色, 并通过整合文化旅游等资源, 把城市建成一个大景区。在实际规划中要统筹考虑各方面因素, 找出潜在的节点线路, 对布局工作进行合理的规划, 设置专业的运输网络。另外, 还要结合地形特点和景观类型确定道路的各种生态系统, 区分不同的道路主体功能, 确保交通网络顺畅运行。

结束语。

“绿色交通”的要义在于“绿色”而非“交通”, 在城市规划中应采取以人为本的规划思维, 以削减交通量为最高层次的规划目标;重视城市规划与交通规划的融合, 注重步行和自行车系统的慢行系统规划, 注重换乘系统及交通枢纽的建设, 把公共交通的优越性发挥出来, 让市民的出行不在困难。在城市中实施绿色交通,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城市绿色交通也是新时代城市交通的发展方向。

猜你喜欢

城市交通
水泄不通
共享单车对城市交通的影响
共享单车对城市交通的影响
城市交通旅游电子地图的研究与应用分析
高密度城市形态下的规划探索
城市交通拥挤的根本原因及对策分析
发展城市绿色交通的必要性研究
遥感技术在城市交通规划与监测中的应用
当前“互联网+”形势下的出行变革
浅析城市交通发展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