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子衡器中的零点跟踪装置研究

2018-10-21陈斌��

科学导报·学术 2018年11期
关键词:跟踪电子零点

陈斌��

摘 要: 零点跟踪装置在电子衡器的制造与研究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对于电子衡器中的零点跟踪装置研究还不够深入,不能够满足衡器的发展与应用需求。本文对电子衡器的定义进行了分析研究,同时对于电子衡器中的零点跟踪进行了分析,主要围绕称量性能测试分析、重复性能测试分析、耐久性能测试分析等几个方面进行;随后又对置零准确度、 偏离载荷误差、回零状态、倾斜度、温度测试进行了研究。本文对于加强电子衡器相关研究、提高相关技术人员水平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关键词: 电子,衡器,零点,跟踪,装置,研究

【中图分类号】 T-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236-1879(2018)11-0145-01

引言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电子衡器的相关标准在国际层面上已经发布,其中较为广泛接受的是“非自动衡器”。同时,我国在衡器标准制定方面也及时与国际接轨,制定了“非自动秤检定规程”。但就整体而言,我国在电子衡器的研究中还存在较大不足,特别是在零点跟踪装置的配套研究中存在一定差距,有必要进行深入研究。

1、零点跟踪装置定义分析

电子衡器中自动将零点示值保持在一定界限内的装置,常称为零点跟踪装置。此装置在衡器的工作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衡器的工作环境比较恶劣,或者在衡器的承载器上存在雨雪、散落物时,电子衡器的数值可始终保持在零点,前提是变化速度控制在0.5e范围内。因此,零点跟踪装置的工作环境要满足衡器始终处于稳定状态,瞬时的变化量不超过要求的数值大小。

2、电子衡器中的零点跟踪分析

2.1 称量性能测试分析。

电子衡器的称量性能测试分析与衡器的现场应用效果有直接的关系,在称量性能测试的过程中要求全面掌握衡器的误差特性,电子衡器中的承载器、显示仪表、配套传输装置等相对稳定,在测试过程中,如果能够保证初始参数的准确,则可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一般零点跟踪装置与衡器零点有直接关系,对于衡器的线性参数基本沒有影响。在称量性能测试分析实验中,结果显示有了零点跟踪装置后,即使有水、散落物等撒在称量器具上时,不需要对其进行清除也可以使电子衡器保持零点数值。

2.2 重复性能测试分析。

重复性能测试分析的目的主要是检测衡器在对物体进行多次测量后的差值大小,要求在测试的过程中测试的初始条件保持一致,同时测试的方法、流程要相同。在重复性能测试分析的过程中,如果多次测量的结果不同时,可以将衡器重新设置零点,忽略其零点误差,也就是说在进行重复性能测试分析的过程中零点跟踪装置需要一致保持运行。

2.3 耐久性能测试分析。

衡器的耐久性能测试分析是指在物体称量过程中,加载最大载重量的一半,随后卸载,这样反复该动作至一百万次,并据此测定电子衡器和配套的零点跟踪装置内部的磨损情况以及因此产生的误差数值。耐久性能测试的主要目的是对初始状态和测试状态下的测量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该过程与零点测试关系不大,零点跟踪装置的开启与关闭不会对耐久性能的测试结果产生影响,如果在耐久性能测试过程中发生了外界因素的干扰情况,也不会对耐久性能测试结果产生反应,通过零点跟踪装置的跟踪作用,避免了误差的积累,确保测量准确度。

3、非工作状态下的零点跟踪装置性能

3.1 置零准确度分析。

电子衡器的测量结果是通过电子显示屏进行展示的,在使用电子衡器的过程中,为了使称量测试的结果更加准确,在数值显示的同时,要出现数值归整前的真实值,由于归整后的数值与归整前的数值存在一定的误差,所以在有必要在称量前确定零点定位装置的置零准确度并进行分析。在进行置零准确度的分析过程中尽量不启动零点跟踪装置,将误差影响降低到最小。

3.2 偏载误差分析。

偏载误差分析是指当称量器具的载重物体在不同[加入:承载器不同位置时]位置时,显示的数值应该在要求的范围之内,通过偏载误差分析的结果判断不同位置的准确度,此时电子衡器的输出数值应满足误差要求。当零点跟踪装置运行时,零点的允许误差应不大于0.25e。采用零点跟踪装置进行偏离载荷误差分析时应关闭零点跟踪装置,否则从称量器具上将物体卸载,称量器具载重为空后,零点的误差值不会大于零点跟踪值大小,所以从电子显示屏上是不能显示误差值的大小。

3.3 回零状态分析。

回零状态测试分析是针对长时间放置或者使用后的电子衡器进行测量分析,确保电子衡器在长时间放置后仍能够保持较好的传输数据信号的功能。在进行回零状态测试的过程中,首先将称量器具上的载重物体量加载到额定的最大值,在时间过去30分钟后,卸载物体,观察归零情况,如果卸载物体重量后数值能够立刻恢复到零值或允许误差范围内,说明其回零功能良好。在此测试分析过程中尽量保持零点跟踪装置保持关闭的状态。

4、结论与建议

综上所述,为加强电子衡器的使用效果和精度,需要提高我国衡器的质量检测和相关标准的制定,不仅要加强衡器产品的分类和分级,同时要求在技术方面加强研究和攻关。建议各生产厂家在对产品出厂检验时加强检验力度、标准,同时积极制定相关规则制度,及时与国际最新要求接轨。

参考文献

[1] 沈立人,陈日兴.特种准确度级衡器如何适用R76《非自动衡器》国际建议[J].衡器,2018,47(07):8-11.

[2] 罗锋,马丙辉.从国际建议OIML R76漫谈非自动衡器技术规范的差异化管理[J].衡器,2017,46(05):18-22.

[3] 沈立人,罗建敏,安爱民.对非自动衡器进行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技术问题的探讨[J].衡器,2016,45(06):18-21.

[4] 杨家润.对非自动衡器等级划分与最大允许误差关系的商榷[J].衡器,2016,45(04):26-27.

[5] 傅春波,杨国基,朱孔娟,王均国.衡器模拟示值与数字示值检测要求的统一历程[J].衡器,2015,44(01):20-23.

[6] 张健.对非自动衡器新检定规程在实施中一些问题的认识[J].山东煤炭科技,2001(02):61-62.

猜你喜欢

跟踪电子零点
函数零点、不等式恒成立
例析函数零点问题的解法
工程建设手续办理流程跟踪与规划移动应用研究
浅谈电子信息技术
浅析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状况及对策
跟踪学情,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导函数零点“不可求”之应对策略
基于视频的手写数字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