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与评价
2018-10-21杨钦亭
杨钦亭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与接受式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目前已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研究性学习通常采取专题探究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在实践中体验,学会学习和获得信息所需要的能力。探究的专题来自学生的周边生活,要求学生在开放的情景中通过多渠道主动地获取知识。学生需要综合运用多方面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当然学生研究性学习必须需要教师的指导。
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的传统角色要发生根本的转变,在学校教育中,学生角色的社会规定性以及教师所采取的教学方式,决定了他们在教学过程中所处的角色地位。在传统的学校教育中,学生仅仅作为“配角”而存在。学生處于被动地位,必须按照教师的安排进行学习活动。而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处于主动地位,他们的地位角色由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从属的、封闭的,转变成了自主的、开放的。教师的职责是引导和帮助。学生研究性学习一般有这样几个环节:
一、创设自主性、探索性学习的环境
1.重建新型的师生关系
创设自主学习氛围。创造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尊重、信任每一位学生,尤其要以一颗真挚的爱心,去接近那些后进生。请不要忘记,爱因斯坦、牛顿曾是“笨孩子”,后来却成了伟大的科学家!更要记住陶行知先生的名言:“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学生在与人的交往中,体验到平等、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亲情与友爱,同时受到激励、鼓舞、感化、召唤和指导,就能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情感体验,充分发挥自主性和创造性。
2.创设最佳的学习环境,激发学习动力系统
教学的每一个策略,首先要考虑学生怎样学,深入研究学生心理特征和思维规律,创设自主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因势利导,最优化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一是创设客观探究情境。包括各种实验情境、直观情境、自然情境和社会情境等。学生在这种情境中,学得生动活泼,学得主动,从而使智能得到发展。二是创设智力情境,包括各种问题情境等。三是教师要研究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找到新旧知识的最佳结合点,确定学生的“最佳发展高度”,设置问题情境,促进新知识迅速同化于原有知识结构中。
3.创设充分参与的情境,实现有意义的自主学习
我们要让学生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全方位参与。一是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探索、去思考、去交流。二是还给学生质疑的权利。教师出鼓励学生质疑问题,欢迎学生争辩,欢迎学生发表独立见解,保护学生的创新精神。三是指导学生探索方法。
二、实施自主性、探索性学习的要素
1.提出问题
教师首先要根据教学目标,寻找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可以激发学生兴趣的材料,创设出特定的情境,向学生提出要研究的领域,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需到探究的问题。例如,治理河水污染。可以设计以下问题:河水污染的原因是什么,每个区域污染的程度是否相同?主要污染物有哪些?沿岸的居民、工厂、单位持什么态度?本地的气候条件对水污染有何影响,水体污染会造成哪些危害?
2.探索研讨
针对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初步计划。计划的内容包括:采用何种探究方式(亲身实践调研)、何种组织方式(小组或个人)、何时完成等。按照计划对提出的问题进行探究。学生将收集、整理得到的有关资料,结合亲身实践对得到的实验现象、数据,进行分析、推理、判断,从而得出初步的结论。
3.总结提高
教师引导学生对初步结论开展相互交流、补充和完善,从而总结出较为严谨、正确的专题报告。例如,通过研究性学习,学生知道水污染处理可以采用化学处理、物理处理、生物处理,还有节约用水减少排污量、调整工业布局、改革产品结构,加强水资源管理等方法。从而使学生进一步认社到环保事业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三、研究性学习教学对学生的要求
学生的发展是课程实施的出发点和归宿。课程实施应当着眼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为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以及能力、知识诸方面的学习与发展创造条件,研究性学习教学要特别重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一是要有敏锐的观察与思考能力;二是要有搜集与积累资料的能力;三是要有综合运用各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四是要有一定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合作精神。研究性学习教学中,学生各种活动中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学习品质、能力,从而为他们的终身学习、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研究性学习教学对教师的要求
在研究性学习教学中,教师是组织者、参与者和指导者。教师在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活动的组织、现代化教育技术的运用等方面都要有利于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教师的教学是富有创造性的活动,每一位教师都有责任爱护和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精神,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为学生禀赋和潜能自由、充分地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