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谈如何加强初中音乐欣赏教学

2018-10-21岳媛媛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8年12期
关键词:音乐欣赏课素质教育初中

岳媛媛

摘 要:新《音乐课程标准》倡导的是以审美为核心的音樂教育。音乐课程体系中,欣赏课这一教学形式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它将音乐素材当作是审美主体,以赏析者视作主体,树立起科学的审美观。在聆听和赏析音乐的同时,让他们感受音乐潜在的美妙和精彩。如果学生没有很好地欣赏能力,音乐美也谈不上任何的感知,音乐的价值和重要性也就无从谈起。基于当前我国音乐课的实践教学状况,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必须重视欣赏课的教学,以提升音乐课及教育事业的意义。

关键词:初中 音乐欣赏课 素质教育

音乐欣赏课是我国初中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音乐欣赏课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及个人情操,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如何提升初中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效果已成为当前人们尤为关注的内容,因此,本文就针对初中音乐欣赏课作了相近的论述。

一、情感体验在音乐欣赏课中的必要性

基于心理学的视角,情感实际上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做出的特殊反应,是人类对待外界事物的基本行为态度,也是人类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身需求所产生的具体体验。从艺术价值角度,音乐是一种特殊的富有情感要素的艺术形式,其能调动与激发出人类的内心情感及行为表现,也能很好的体现出个人的基本素养。通过实践教学可以获得和培养出学生的情感体验。在音乐欣赏课教学活动中,学生可以获得足够的得到情感的体验与抒发,并形成一定层次的对审美观的认知、鉴赏、评价的能力,以此有效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与修养水平。当前,我国的教育体系中,对音乐欣赏课的设置与分配都较少,在音乐知识内容较多的情况下,音乐情感体验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每一位学生的音乐感及音乐素养的开启、提升,就需要音乐教师在进行情感体验教学时把握好,以产生充分调动、高效培养的教学效果。

对于音乐内容的想象、投入、思考的范围非常广阔,音乐也是一种不可造型的特殊艺术形式,往往给人们带来的瞬间和长期的情感层次体验不尽相同。音乐内涵的本身都是源于生活,都是人类情感的充分展现,人们通过对音乐的感知与认识,其情感也会不断升华与丰富。音乐艺术同时也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形式,涵盖了诸多不同的项目,其它艺术均没有办法取代。故此,音乐也是一种最富情感的艺术。换言之,音乐与人类的情感不谋而合,两者之间互为依附,通过大量的音乐内容的情感体验,能使学生具备更为广阔、丰富的情感认知。

二、上好初中音乐欣赏课的策略

(一)激发兴趣,提高鉴赏能力

作为音乐学习的动力,学生可以利用音乐来感知人生,同时对情操陶冶都具有关键性作用。初中生都是青春少年,有理想、有追求,对于音乐的认知与学习也丰富多样。音乐教师必须分值音乐艺术最大的魅力,在各个阶段结合学生各自的审美特点,通过运用不同的教学形式,创新教学,以激发出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巨大兴趣。首先,需通过丰富音乐课程内容主题将学生的学习注意力集中在课程学习中,使学生感受到一种强大的、奇妙的、神圣的音乐内容情感。其次,在音乐欣赏课中引入现代科技教育技术,通过配置鲜艳色彩、生动图形、特征形象以及动态视频,为学生创造一种声、形、字、图相融合的音乐知识学习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感官,提升其学习兴趣,使学生能主动参与到音乐课学习中。此外,教师应提升、塑造良好的自身形象,运用随时范唱、形体语言展示,以将学生更好地引入到音乐意境中,使学生更深入的理解音乐内涵,提升其鉴赏能力。

(二)课内外相结合

对于音乐欣赏课,教师应注重课内、课外的结合教学,以从多方面来启发学生认识音乐、了解音乐作品的定义,让他们在情感上出现共鸣。课外方面,积极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收集与积累与音乐欣赏课内容相关的音乐素材(音像资料、音乐歌曲、旋律、图片等),并鼓励学生通过亲身动手来记录和制作各种声响,再配合解说,制作成一个个音乐专题片段。这样做,能有效提升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并在亲身实践的过程中更好的感受、体验音乐,提升其综合素养。

课内教学,首先教师应当以每堂欣赏课的主题将学生引入音乐学习环境中,事情产生不一样的身心感受。使学生能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展现对音乐主题的最本真内心情绪体验。课内教学需保持不同的音乐情感表达形式。用笔编制不同类型的线条、实物以及图形;或是以文字语言、音符节奏、旋律曲谱的形式来表达;还能用舞蹈动作来间接表达。教师应在学生试听、复听音乐时,用生动的语言来概括音乐作品的背景及本质内涵,以清晰表达出音乐课内容的含义,使学生体验音乐作品的神秘本质,其实每一个音乐作品都是源于生活,都是人类动人情感的记录。学生只有形成了情感共鸣才会更努力的、投入的去探索音乐内涵及意义。此外,教师可运用启发式、研究性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能主动参与、探究、体验,最终得出满意的结论。学生在真正领会每一音乐作品的价值与含义时,才能产生真正的身心愉悦。课程教学应营造在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以此增强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欣赏、分析能力,最终提升其审美能力。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提高音乐欣赏课质量

音乐本身是抽象艺术,欣赏课切不可简单地讲解,单纯地注重听觉感官这是行不通的。学生很难了解整部作品,音乐欣赏课应当善于对多媒体进行利用,将视听觉进行结合,适应孩子们对音乐作品的不同需求。同时,学生也要自觉地实践,拓宽音乐课的相关内容。多媒体技术在创新,视频、动画等深化了我们对抽象事物的感知,也将课堂教学带向了新的世界。而笔者也建议:要辩证地看待多媒体教学,它不能完全地取代课堂讲解或是板书……教师应当学会引导,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让多媒体教学变成音乐欣赏课上的一道风景。

结语

若要上好音乐欣赏课教学,教师必须要考虑学生的基本情况,拓宽多元音乐欣赏,塑造合格的品质和开拓创造性思维。同时,要善于利用多媒体工具,开发学生的智力和创新意识,改善音乐欣赏课总体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杨瑞香.如何上好初中音乐欣赏课[J].教育教学论坛,2011(22).

[2]田彩霞.如何提高初中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效率[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32).

猜你喜欢

音乐欣赏课素质教育初中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在素质教育中树立文化自信
浅析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
民办高职院校音乐欣赏课的教学实践研究
论音乐欣赏课提升学生聆听质量的策略选择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职业学校音乐欣赏课的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