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园林绿化及园林病虫害的防治

2018-10-21张震

名城绘 2018年12期
关键词:园林绿化防治病虫害

张震

摘要: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园林绿化建设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园林绿化建设已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如何使园林植物保持良好的城市面貌,对园林病虫害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是城市园林建设中不断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园林绿化;病虫害;防治

研讨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现状及绿色防控措施,能够使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园林植物的生长状况,对实现园林植物健康生长有积极促进作用,可以使病虫害防控水平有所提高,也可以优化城市园林植物的城市建设功能。

1引发园林绿化植物病虫的因素

1.1栽植前检疫工作不完善。园林植物绝大多数来自于各种苗圃栽培,而苗圃的栽培空间有限,管理人员常常将不同品种的植物轮换栽培于同一种基质上栽培,不仅大大增加了各种病虫害的发病率,也增加了病虫害在不同植物品种间的传播。在栽植前苗木可能已经携带了某些病虫害,但是由于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现场的检疫制度不完善,同时也受到检疫条件的限制,有些病虫害没有被发现,导致园林绿化植物病虫害的传播和扩散。

1.2外来物种的引进。为了提升园林绿化的景观效果,满足园林绿化植物多样化的需求,就需要不断引进外来物种和新的栽培方法,这就增加了病虫害发生的概率,再加上检测技术和条件的限制,某些病虫害并未被检测出来,导致近年来园林绿化植物病虫害的高发率。

1.3园林绿化植物设计的不合理。園林绿化植物设计时,需要兼顾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等多方面问题,但是目前的实际情况多数都是以景观效果为第一要素的,各种花卉、灌木、乔木、地被植物和藤本植物等植物的搭配更多的是考虑搭配的色彩是否美丽,是否能达到三季有、花四季有景的景观效果,没有充分考虑植物搭配的生态学效果。

1.4养护标准的缺失。很多城市没有明确的园林植物养护的规章制度,工作人员不具备园林绿化植物病虫害防治方面的知识,导致在养护过程中不能及时发现问题,增加了园林绿化植物病虫害的治理难度。

1.5对园林绿化植物病虫害的监测预报不及时。现在大部分城市不具备完善的园林绿化植物病虫害监测预报体系,不仅不能对园林绿化植物病虫害的防治进行动态监测,也不能预报园林绿化植物病虫害的发生,导致目前的园林绿化植物病虫害的防治工作非常被动。

2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原则

2.1生态原则。病虫害防治的根本目的不只是为了控制和消灭病虫害,也是为了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所以,为了保证生态环境与植物之间的平衡,一定要对病虫害进行全面的防治。

2.2控制原则。在防治园林植物病虫害的过程中,人为因素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此过程中,人们可以充分发挥出自己对大自然的控制能力,在防治和消灭病虫害的过程中,既能够做到消除病虫害,又能够保证人们的生活财产不会遭受损失。

2.3综合原则。针对病虫害问题,由于这个问题本身就带有一定的关联性,关乎整个自然界,所以,在解决病虫害问题的时候,一定要立足于整个园林植物来进行规划,最大限度上防止病虫害的发生。

2.4客观原则。植物通常具有一定的易感性,这也是发生病虫害的客观原因之一,同时这也受到植物本身生存环境的影响,所以在治理病虫害问题时,一定要学会因地制宜。

2.5效益原则。园林植物不同于自然界中的植物,园林植物往往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所以园林植物通常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于一体,在治理病虫害问题时一定要充分考虑这三方面的效益。

3园林绿化植物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方法

3.1提高植物病虫害检疫水平。通过检疫把好第一道关,从源头上遏制所有携带病虫害植物的引进,从而预防病虫害的发生、传播和扩散。随着园林建设工程的发展,不断引进新物种已成常态,所以严格的检疫显得更加重要。

3.2合理配置绿化植物。在园林绿化的设计阶段要充分重视植物搭配的生态效果,以达到植物的合理化配置,避免一种植物是另一种植物病虫害寄生体的情况出现;还有某些病虫害只在同一物种间传播,进行恰当的差异化栽植,也能够预防某些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在植物的立体结构上也要合理搭配乔木、灌木、绿篱、草本植物、地被植物等,保证植物能够得到充足的阳光照射和良好的通风条件。

3.3病虫害的化学防治方法。农业喷洒的效果在病虫害防治当中有着非常好的效果,但是对会环境产生很严重的污染,间接危害了人类的健康。因此,化学防治应始终坚持科学施药、用药的原则和理念。绝不可以用化学防治方法作为预防手段,可以在紧急时刻将其作为应急手段。在日常的化学防治方法中,避免使用光谱类型的农药和传统的喷洒方式施药,可以使用根茎给药或者低量喷雾的方式。

3.4病虫害的物理防治方法。物理防治方法就是通过生物物理的反应规律防治害虫的产生。尽管这种方法比较传统,但是通过不断的更新换代技术,这种方法在目前阶段依然比较实用,尤其是在小面积的病虫害防治当中效果非常显著。物理方法可以分为潜所诱杀、黄板诱杀、灯光诱杀、毒饵诱杀等多种灵活的方法。有100多种,大致归纳为以下几类:根部害虫、刺吸类害虫、食叶害虫和钻蛀性害虫等。园林植物主要病害可分为两类:第一类病害为非传染性又称生理性病害;第二类病害为传染性病害,包括因细菌、真菌、病毒等病原体所引起的病害。

3.5推广施用微生物制剂。微生物防控的优点有:对人畜无害、对环境无污染、防控效果好、不易产生抗性、原料易通过生物与基因工程技术获得等。现已有很多用于田间防控害虫的生物农药是来自真菌、细菌、病毒等各种微生物及其代谢物的。目前已实现规模生产的细菌类先驱产品为BT制剂,蛋白质是其主要的组成成分,可直接防控于19个科56种害虫。真菌类、病毒类及微生物代谢物类的抗虫杀虫剂都已研制成功。

3.6加强工作人员专业素质。对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控的工作中,为确保其防控的有效性,提升其防控的工作水平,不仅需要注重防控方法与技巧,而且应当加强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应定期组织开展专业与技能培训,帮助工作人员树立正确的防控理念,工作贯落实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控”的任务方针,要求工作人员掌握并考核基本防控技能,不断更新相关防控知识,增强工作人员的工作责任感。

4结束语

在园林植物病虫害管理过程中,要以防为主。在治理过程中,要重视治理方案的科学化制定,要结合具体园林植物生长情况与实际,不断提出更加符合病虫害防治的策略,以实现园林植物的科学化管理。

参考文献:

[1]杜玉霞,许殿锋.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中生物技术的应用研究[J].现代农村科技,2018(03):25,47.

[2]贺炜.生物技术在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7(10):46.

(作者单位:大连坤龙市政园林建设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园林绿化防治病虫害
流苏树与美国流苏树园林绿化前景探讨
探析森林病虫害无公害防治策略
园林绿化的施工与养护管理措施
浅谈园林绿化的养护管理
南方甘蓝主要病虫害防治安全用药表
林业的病虫害及生态防治研究
公路桥梁常见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
梨病虫害防治时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