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验式教学在人际交往能力培养中的现状调查

2018-10-21胡佳惠刘虹陈方雨赵运吕巍

健康周刊 2018年13期
关键词:人际交往能力护理专业体验式教学

胡佳惠 刘虹 陈方雨 赵运 吕巍

【摘 要】目的:通过此次调研使体验式教学模式得到进一步改善;解决护生心理障碍,提高护生人际交往能力,为大学生迈向社会,适应社会环境,做出心理和行动上的准备;提高医学领域服务质量。方法:本次调查立足于体验式教学的开展,选取长春中医药大学2016级护生,共计230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课程设置以及调查问卷分析的方法来探究体验式教学对护生人际交往能力培养中的影响。所选的调查问卷有人际反应指针量表和关怀能力评价量表。结果:实施体验式教学课程后,研究对象的关怀能力评分以及人际交往能力评分与实施体验式教学课程前相比均有所提高,课程实施前后问卷所得评分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体验式教学的开展,对提高学生服务意识、与人相处的信任感,培养同理心,解除学生心理问题,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有所帮助。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人际交往能力;护理专业;学生

人际关系的好坏关系到大学生在校园内的成长,好的人际关系能使学生更好的融入校园生活,同时也为大学生为大学生迈向社会,适应社会环境,做出心理和行动上的准备[1]。可是社会竞争日益加剧,大學校园生活困扰日渐增多,大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的障碍日益突出,使大学生的正常校园生活受到了严重影响[2]。而体验式教学以学生参与课堂为主,引导学生互动,达到知情合一[3]。通过体验式教学可提高学生学习效果,了解和掌握学生心理,帮助学生自我认知、自我解剖、自我领悟,处理学习、人际交往和情绪情感等方面问题,提高其心理素质,培养其心理品质[4]。本文通过体验式教学的开展来探讨其对护生人际交往能力培养的影响。

1 研究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长春中医药大学2016级护理专业学生230人,共计5个班级。其中女生有210人,男生有30人,年龄均为19-23岁。考虑到误差,故排除标准中的学生。最后确定样本量为215人,其中女生190人,男生25人。

1.2纳入标准:

①长春中医药大学2016级护理学专业学生。

②全国普通高校统一考试入学。

1.3排除标准:

①非通过全国普通高校统一考试入学的护理学专业学生。

②申请退学或者无法参与学校正常教学课程的学生。

③年龄<19周岁或者是年龄>23周岁。

2 研究方法

2.1前期准备

实验前期对研究对象进行开放式预调查,发现护生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的共性问题。以此为根据,选定合适的体验式教学课程。

2.2体验式教学课程实施

(1)划分学习小组:按班级划分,每班分为12个组,每组成员3-4人,组内设组长1名,负责体验式教学课程的有序开展。每班设指导老师1名。

(2)教学内容:包括认识角色和体验角色2个阶段。①体验式实训课开始前,要求学生对课堂内容进行预习,对课程所需角色形成初步认识。②体验角色:让学生在各项护理操作中亲身进行角色扮演。操作项目为生命体征的测量、卧床病人更换床单法、真人搬运法、床上洗头、静脉输液法、皮内注射法、肌内注射法等7项实验。每个实验内容各2学时,共14学时。③教学实施:体验式实训课程均在长春中医药大学创实大厦开展,完整教学流程包括预设情境、模拟体验、真实参与3个阶段。第一阶段:预设情境。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置体验式教学病例及设计课程情境;第二阶段:情景模拟体验。要求护生根据情境自行选择体验角色,保证每名护生在不同情境至少扮演1个角色,以班级为单位分组进行角色演练。第三阶段:真实参与。在教师监护下,真实参与演练,并请护生分析演练中所遇问题的原因,列出2条以上扮演不同角色时的主观感受。

2.3 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研究运用自身试验前后对照法,即课程实施前后分别给研究对象发放关怀能力评价量表[5]和人际反应指针量表[6]进行调查,将调查结果作比较,观察护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改变。

3 结果

前后测数据对比分析

3.1描述统计

3.2 配对样本t检验前后测关怀能力量表

通过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结果显示,前测关怀能力量表总分与后测关怀能力量表总分差异显著,t=-28.389,p<0.001。这说明前测关怀能力量表总分(M=176.43)显著低于后测关怀能力量表总分(M=187.70)。这说明实验干预有效,实验处理提高了研究对象的关怀水平。

3 配对样本t检验前后测人际反应指针量表

通过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结果显示,前测人际反应指针量表总分与后测人际反应指针量表总分差异显著,t=-35.710,p<0.001。这说明前测人际反应指针量表总分(M=73.96)显著低于后测人际反应指针量表总分(M=75.97)。这说明实验干预有效,实验处理提高了研究对象的人际反应水平。

4 讨论

近几年以来,学校和社会普遍较关注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人际交往障碍成为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人际交往能力弱的学生往往存有更多的心理问题。而体验式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在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解除其不良心理,处理学习、人际交往和情绪情感等方面有很大帮助[7]。

由此可见,欲更好的了解护生心理状况,解决护生在人际交往方面的障碍,提高其人际交往能力,排除其不良心理,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体验式教学这一方式确实值得肯定和推广。

参考文献

[1]凌苏新.广州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教育对策[J].心理科学,2000(5).

[2]石岩.大学生人际交往现状调查及改善建议[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4(3).

[3]蒋常香、毛莉婷、刘小青.体验式教学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实践探索[J].教育学术月刊, 2013(12).

[4]陈雅琳.体验式教学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应用[J].华章.2012(01).

[5]李艳.体验式教学在基础护理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8(14).

[6]陈红涛.体验式教学对专科护生共情能力的影响.护理学报.2015(15).

[7]朱淋.体验式教学对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影响[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17)

猜你喜欢

人际交往能力护理专业体验式教学
解析中学英语中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策略
转型背景下护理专业解剖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在护理专业课教学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的方法探索
分析体验式教学在中职会计课中的应用
高职护理专业英语教学研究与实践
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微课在高职人体机能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