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出血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
2018-10-21张小燕
张小燕
【摘 要】目的:针对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出血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做出对比性分析。方法:将2017年1月-2017年10月间入我院接受康复性治疗的82例脑出血偏瘫患者选为主要的观察对象,同时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所有患者分成对照组、研究组,每组各41例。向对照组患者提供普通常规护理服务,向研究组患者提供早期康复护理服务,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情况,判定护理价值,提高护理质量。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临床观察后,研究组患者的痊愈率为(90.20%),对照组患者的痊愈率为(63.40%),护理效果非常显著;研究组患者的FMA评分为(53.1±4.7)分,对照组患者的FMA评分(32.0±5.3)分,组间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有利于脑出血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尽快恢复,同时体现护理工作的实用价值,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为后续诊疗计划的具体落实奠定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早期康复护理;脑出血偏瘫;肢体运动功能;影响;分析;思考
引言:
偏瘫属于脑出血的常见后遗症,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生存质量有所下降,焦虑情绪异常明显。脑出血偏瘫具有突然发病,高死亡率特征,因为诱发因素多种多样,所以治愈难度相对较大。临床医务工作者应为脑出血偏瘫患者提供优质的诊疗、护理服务,来改善患者的症状表现,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早期康复护理作为一种全新的优质护理模式,直接影响到脑出血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情况,本次实验针对这种影响进行了对比分析,现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7年1月-2017年10月间入我院接受康复性治疗的82例脑出血偏瘫患者定为观察对象,并且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1例。其中对照组患者30例,女性患者11例,患者的年龄在35-74岁之间,患者平均年龄为(66.71±8.31)岁,研究组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13例,患者的年龄在39-80岁之间,患者平均年龄为(69.24±9.56)岁。
(1)纳入标准:在我院接受治疗且符合脑出血偏瘫的诊断标准,统一签署过知情同意书[1]。
(2)排除标准:排除合并神志不清、肝脑肾等器质性病变者、交流障碍者。
(3)两组患者除年龄、性别、偏瘫位置不同外,其他临床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实验结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包括起居护理、患肢活动指导、饮食指导、血压检测和甘露醇脱水等常规护理措施,不强调特殊护理内容。
1.2.2 研究组进行早期康复护理:(1)急性期护理。叮嘱患者保持健侧卧位,每隔1h翻身1次,协助其维持肢体功能位。定时按摩患者患侧肢体和胸大肌,注意力度适中、动作轻柔,15-20min/d;指导患者放松全身肌肉,每日坚持进行被动患肢关节活动,从近端关节逐渐到远端关节活动,活动幅度自小到大,逐渐扩展至全方位,力度以患者耐受为宜。护理人员在活动患者腕关节与踝关节时需小心,避免其出现关节僵直情况,每日坚持活动3-4次[2]。(2)恢复期护理:康复早期,根据患者病情,督促其独立进行床上活动,包括转换体位、翻身等康复训练动作。指导患者坚持练习独立起坐训练,并借助健侧手臂力量从卧位改为直立位坐于床边。患者能够独立起坐行走后,锻炼其自主进食、洗漱、上厕所、穿衣服等。护理人员在接受上述康复训练时,需给予其指导与鼓励,并增强患者与家属参与意识,提升其自我护理技能。护理人员可为患者详细示范康复训练动作,并由家属协助完成。
1.3 观察指标
(1)应用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评估两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其分值与运动功能呈正比。
(2)测量患者护理前后肌力变化,评估其护理效果。
(3)疗效标准为:痊愈(肌力恢复到VI级);显效(肌力提升II级及以上,但未恢复到VI级);有效(肌力提升I级);无效(肌力无明显改善)。痊愈率=痊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方法
利用SPSS 20.0软件处理各项数据,计量资料以χ2表示,以p<0.05代表组间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肌力痊愈率:研究组痊愈37例,显效2例,有效1例,无效1例,痊愈率是90.20%;对照组痊愈26例,显效8例,有效4例,无效3例,痊愈率是63.40%;其痊愈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对比两组患者FMA评分:研究组FMA评分是(53.1±4.7)分,对照组FMA评分是(32.0±5.3)分,差異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脑出血偏瘫发生率高达75%,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3]。据报道,脑出血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结构具备重新组织的能力,可塑性强,在脑出血偏瘫患者康复初期予以康复护理干预,可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神经系统恢复潜能,加速建立脑部侧支循环,促进病灶四周脑组织和脑细胞代偿,最终恢复其肢体、神经功能等。早期康复护理作为新型护理模式之一,要求护理人员在患者脱离生命危险后,采用各项护理措施,满足患者转归的需求,以改善预后。本实验即对研究组脑出血偏瘫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即将患者康复时期分成急性期、恢复期,并根据患者病情予以相应护理。首先,在患者急性康复期,护理人员通过维持患者正确体位、按摩患肢肌肉、被动活动患关节等措施,提升患者舒适度,避免其并发肌肉挛缩等症状,并提升其患肢肌力;其次,在患者恢复期间,则在遵循“循序渐进”原则下,指导其逐步学习自主翻身、起坐、站立、行走,在恢复其运动功能的同时提升其肌力。同时,训练患者自行穿衣、洗漱和上厕所,可进一步恢复其肌力,并改善其生活自理能力[4]。研究组肌力痊愈率、FMA评分均较对照组高,证实了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出血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正面影响。
参考文献
[1]王琴.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的康复护理体会[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4,22(9):3243-3244.
[2]李江林,何小花.高血压脑出血后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体会[J].中国伤残医学,2014,19(3):109-110.
[3]万宝珍,徐雪梅.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早期肢体康复训练及护理效果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5,7(33):45-46.
[4]王美萍.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护理及早期康复训练效果研究[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4,34(6):730-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