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视情感教育 提高德育课教学实效

2018-10-21吴国仁

科学导报·学术 2018年14期
关键词:方法探究情感教育

吴国仁

摘 要: 情感因素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中职德育课将学生良好情感的培养设置为重要的课程目标。本文将结合德育课的教学实践,阐述在中职德育课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有效方法,以提高中职德育课教学的实效。

关键词: 情感教育;德育课堂教学;方法探究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236-1879(2018)14-0278-01

情绪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学过程不仅是认知发展的过程,也是情感发展的过程,是认知和情感发展的统一。情感因素是影响中职德育课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它不仅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感知、记忆、思维的提高,而且在促进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德育思想的接受和感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情感是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的动力,如果在教学中不考虑师生之间的和谐沟通和学生的情感因素,那么即使学到了知识,也因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而无法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更不会引起他们内心的深层体验,所学知识很快被遗忘,不能实现教育的真正目的。

一、中职德育课的情感取向

中职德育课将情感因素提高到一个很重要的高度,不仅将学生良好情感的培养作为优先设置的课程目标,而且特别強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生获得新知的经历、思考、感悟、体验。因此在中职德育课教学中,不但要使学生明白重要的思想政治观点,更要将其转化为学生自身的思想信念,完成感人、化人、育人的任务。要通过教学活动,触动学生的动情点,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中,丰富和提升各种情感,从而使学生发展成为具有健全人格的人。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讲究与学生的沟通艺术,重视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在晓之以理的基础上,进行动之以情的教育,用教师高尚的情感打开学生心灵的窗口,做到以德育情,从而达到陶冶学生情感的目的,促进德育教学的有效性。

二、中职德育课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策略

在中职德育课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良好的师生情感是一种教学技巧,是提高德育课教学实效的有效途径。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如何在中职德育课教学中实施情感教学。

(一)以情动情,尊师爱生

1、以情动情,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情是心灵的钥匙,爱是教育的基础。情绪心理学研究表明,获得自尊和他人的尊重是人类所固有的一种基本需要,是人类不断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个体发展具有可塑性的内在心理机制。融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形成一种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在这种氛围中,学生精力饱满、情绪高涨、思维积极主动,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必须爱自己的工作,同时还要爱自己的学生,重视师生思想情感的交流,既做学生的良师,又做学生的益友,以一种平等、亲切的姿态主动去理解、关心、爱护学生。如当学生做了错事时,教师不要当众训斥、辱骂,应心平气和地域学生摆事实、讲道理,让学生心悦诚服,这样最终既能收到教育的效果,又加深了师生之情。

2、尊师爱生,用真诚赢得学生的信任。

要尊重学生,包容学生个体的差异性,用真诚赢得学生的信任。如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打球、谈心、娱乐,积极帮助有困难的学生,等等。这样,学生会因教师的真情流露而更加尊重、敬爱教师,并将这种情感迁移到教师所教的学科上,无形中形成一种学习的热情和动力,促使学生主动探求,积极思维,顽强克服困难,为取得最佳教学效果铺平道路。

(二)以境、行激情,培养学生的学习德育课的兴趣

1、以境激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来源于需求,要培养学生学习德育课的兴趣,就要让学生对德育课的知识产生需求感。这正如一杯水若摆在口渴人的面前,会给他带来愉快,那是因为他需要;若摆在口不渴的人面前,他会无动于衷,如果强迫他喝就会造成不愉快,甚至敌对。因此,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就必须把握德育课的特点,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表现,倡导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和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充满教学民主的学习中提高主动学习和自我发展的能力。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注重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的结合,把自身的吸引力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有情感的体验,在学和用上做文章,引导学生学会所学的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2、以行激情,让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

德育课理论性强,并与社会现实生活、时事政策联系紧密,学生要学好并不容易。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创设生动活泼、愉悦、互动合作的教学情境,寓教于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乐字上动脑筋,培养学生的积极学习情感,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使学生在愉悦的心境下的学习,不断提高自我学习和自我教育能力。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始终是积极的,学生的学习应始终是充满乐趣的。

(三)利用更多的成功体验,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因素。

追求成功带来的自豪感和满足感是一般人都有的心理倾向。根据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成功会增加个人的自我效能感。学生往往会依照自己的学习效能信念对学生采取不同的行为。经常让学生在获得的学业成就中树立自信心,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成功机会,是培养学生较强的自我效能感的主要途径。一般说来,当学生成功地完成了一些自认为有一定困难的学习任务后,会有一种成功的喜悦,对学习变得更加自信,变得越来越乐学、好学。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发学生的成功情感体验。

总之,在中职德育课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培养学生的良好的情感体验,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启发学生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以不断提高德育课的教育教学实效。

参考文献

[1] 唐思群.师生沟通的艺术 [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2] 秦建峰.情感教育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探究点滴[J]中学教学参考,2010(36).

[3] 庄孟.政治课教学中情感教育的价值.课程教育研究[J] ,2015(8).

猜你喜欢

方法探究情感教育
如何激发小学生学习英语兴趣
小学语文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营造小学数学教学环境探究
浅谈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中职美术创新教学实施的方法探究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浅谈成本会计中费用分配方法研究
留守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对策探讨
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