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缝问题处理

2018-10-21王蒙

科学导报·学术 2018年14期
关键词:问题处理钢筋混凝土结构

王蒙

摘 要: 在浇筑钢筋混凝土期间需要采用连续浇筑施工技术,然而在实际施工期间由于受到时间,气候及设备等影响,导致在实际施工期间需要在建筑结构层预留施工缝。此次研究主要是分析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缝问题处理措施,希望能够对相关人员起到参考性价值。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缝;问题处理

【中图分类号】 TU37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236-1879(2018)14-0236-02

前言

在混凝土浇筑期间若时间间隔大于混凝土初凝时间,将会导致在前后浇筑的混凝土连接处出现施工缝。在现浇混凝土结构中无法避免施工缝问题,其能够有效确保结构构件质量以及结构安全性,但施工缝常常会导致混凝土结构存在薄弱部位,需要结构抗震性能。所以需要深入研究带有施工缝的混凝土结构处理措施,全面加强建筑结构的抗震效果。

1、施工缝不合理处理的影响

1.1板垂直施工缝影响危害。

根据施工标准规范,在梁体和板施工中所预留的施工缝均为垂直缝,其所处位置在跨中三分之一处。如果建筑结构的梁体比较大,并且存在较多配筋,将会导致堵头插板出现支护不严问题,导致台阶缝出现,其最薄弱部位就在于伸出处。分析材料组成能够看出,伸出部位的混凝土主要为砂浆,由于该部位缺少粗骨料,水分含量大,强度不足,因此在实施二次浇筑施工时常常会因为新浇筑混凝土自重大,具有较强的冲击力,使伸出部位常常会出现破碎情况,所以在梁体和板施工期间应当预留垂直施工缝。

1.2墙柱水平施工缝影响危害。

在建筑顶部,柱底和墙面所预留的施工缝表面上积累较多碎屑和泥沙,并且在钢筋配置密度比较大时若没有注重模板清扫开口位置合理选择性,将无法排出施工缝表面的积水和泥沙,导致新混凝土与旧混凝土之间出现分层现象,会导致整个工程出现坍塌危险。所以在此期间需要全面注重该项问题,在浇筑柱和墙时因此采用一次性浇筑施工,此时浇筑深度比较大,导致顶部表面存在泥沙,下部存在硬质杂物。由于表层混凝土没有充足的粗骨料,因此无法确保混凝土强度,若没有及时进行处理将会导致柱,墙存在薄弱部位,在出现地震等地质灾害时会产生严重危害性。

1.3施工缝位置不合理影响危害。

在施工期间需要全面从力学角度进行分析,确保板和梁体施工缝处于跨中三分之一处,这样能够有效减少跨中剪力。然而由于跨中拉力比较大,因此简支梁选择跨中部位时需要全面确保混凝土浇筑质量。若在跨中部位出现全梁贯通裂缝,将会对简支梁质量造成严重危害。因此需要将施工缝位置设置在跨中三分之一处,并且确保板施工缝和梁体施工缝形成垂直缝。

2、施工缝位置设计准则

在實际施工期间应当尽量减少施工缝设置,全面考虑和分析混凝土耐久性和整体性问题,减少施工缝设置数量,相应加强了重要部位的强度,确保整体建筑的稳定性和刚度。若在施工期间设置较多施工缝,将会导致建筑结构和重要构件出现裂缝事件,对建筑耐久性造成影响。所以在设置施工缝时应当注重混凝土结构受力情况,优先选择剪力和弯矩均比较小的结构位置,绕开主钢筋搭接位置和锚固区。此外,在设置施工缝时需要满足工艺要求,由于建筑结构会受到工艺限制,所以需要选择特定位置设置施工缝,避免混凝土构件出现。在设置施工缝时质量问题要控制裂缝问题出现,混凝土会受到温度,变形以及拉力影响,因此需要避免出现裂缝问题。

3、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缝设置及处理措施

3.1施工缝时间与混凝土凝固时间处理措施。

在实际施工期间若施工停止时间比水泥允许凝固时间小,在实施混凝土浇筑时则可以均匀加入新的混凝土,将其覆盖在原有的混凝土上,之后使用振捣工具充分振捣新混凝土和老混凝土,使其能够结合为整体。其次,如果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期间,混凝土接缝时间远远大于预设时间,则可以利用试验材料并通过二次振捣方式对施工缝问题进行处理。待至原先浇筑的混凝土彻底凝固之前再实施振捣处理,之后再进行下一次混凝土浇筑。在施工期间如果中间停歇时间大于水泥凝固时间,则需要确保浇筑完成的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之后才重新进行施工。在浇筑新混凝土之前需要对预留施工缝实施处理:第一,将新混凝土与旧混凝土之间避免上的软弱混凝土层,砂石,油污以及水泥浆等全面清除干净;第二,使用毛刷处理钢筋表面的水泥浆和锈迹;第三,在施工期间需要对旧混凝土表面实施凿毛处理,全面加强新混凝土与旧混凝土的接触效果;第四,在施工期间需要使用清水将旧混凝土表面的污渍清除掉,确保混凝土表面湿润,但是需要清除旧混凝土表面的水迹。第五,在浇筑新混凝土时需要将水泥砂浆铺设在接缝表面,厚度控制在15mm左右,确保水泥砂浆与旧混凝土强度一致,之后对施工缝周边的混凝土实施振捣处理。

3.2动力荷载设备施工缝处理措施。

第一,针对水平缝处理问题:在二次浇筑混凝土之前需要多次观测和校准地脚螺栓,若两个水平的施工缝存在不同标高,若高低结合时就会产生台阶,因此需要确保在高低处预留台阶形状,并且将台阶的高宽比控制在1以内;第二,针对垂直施工缝处理问题:首先需要将钢筋插入到垂直施工缝中,选择直径在14mm左右的钢筋型号,间距控制在500mm,长度控制在550mm左右,此时也需要将钢筋补插在施工缝垂直面或者台阶处;第三,对于水平或垂直施工缝来说还需要实施表面凿毛处理,先使用水对其表面实施冲刷,确保表面湿润度,之后将水泥砂浆涂抹在施工缝表面,确保水泥浆的型号与品种与混凝土一致,这样就能够直接浇筑新混凝土。

3.3后浇带处理。

在两侧混凝土满足35d土龄之后再开始后浇带处理,首先将接缝处混凝土实施凿毛处理,在处理过程中需要拆掉模板重新支撑,并且确保混凝土湿润时间在24小时以上,之后将素水泥浆涂抹在表面,之后再浇筑强度大于两侧混凝土的补偿混凝土,并实施浇筑密度处理,养护时间超过半个月。

4、结束语

综上所述,若施工缝预留位置不合理,将容易使建筑形成薄弱区域,严重影响建筑防水性和结构受力性。因此在施工期间需要注重施工缝设置问题,有效处理施工缝时间与混凝土凝固时间问题以及动力荷载设备施工缝问题,这样才能够合理设置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缝,确保整体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 李庆伟.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阶段质量问题的预防及处理措施[J].四川建材,2017,43(06):197+199.

[2] 方立超.混凝土结构施工缝的设置和处理问题研究[J].江西建材,2015,12(13):47.

[3] 李庆伟.浅谈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阶段工程质量问题的预防及处理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5,16(49):1-2.

[4] 杨萍.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缝的施工工艺及处理措施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5,23(03):147.

猜你喜欢

问题处理钢筋混凝土结构
大型建筑中强弱电系统的接地问题处理
浅论石化工艺管道安装工程的施工管理
基于能力培养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教学探索
试论如何把握好小学语文课堂生成性问题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课堂管理
浅谈施工阶段建筑工程成本控制
混杂纤维材料加固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