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重症监护科护理风险防范研究
2018-10-21龙训莲刘小琪
龙训莲 刘小琪
【摘 要】目的:对重症监护室(ICU)临床护理风险防范管理方法及效果进行探究。方法:对2016年~2017年度我院ICU临床护理管理情况进行回顾性研究,2016年度收治的301例患者开展常规护理管理,2017年度的391例患者同时实施护理风险防范管理,对比分析两年度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并通过问卷调查掌握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2017年度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为0.77%、护理满意度为97.44%,2016年度分别为3.32%、85.71%,相比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ICU临床护理中实施风险防范管理,有助于预防和减少护理安全事件的发生,保障患者临床治疗安全,且可有效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有着重要临床意义。
【关键词】重症监护室;风险防范管理;护理安全事件
ICU是医院一个重要而又特殊的科室,收治对象病情危重,且变化快,易出现突发问题,大多数患者存在意识障碍、生活自理能力丧失等情况,临床护理难度大,风险高。一旦护理中稍有差错,就可能引起护理安全事件,影响患者疗效和康复,增加患者痛苦,严重的威胁到患者生命安全。护理风险防范的目的在于避免或减少护理过程中的风险,提高护理有效性和安全性,实现良好预后[1]。本文主要对我院ICU临床护理管理开展回顾性研究,系统剖析护理风险防范管理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回顾分析我院ICU室2016~2017年度的护理管理工作;2016年度收治301例患者,男患者160例,女患者141例;27~70岁,平均(46.3±2.2)岁;ICU治疗时间3~14d,平均(6.2±1.1)d。2017年度收治的291例患者,男患者245例,女患者146例;30~69岁,平均(45.8±2.0)岁;ICU住院时间2~16d,平均(6.5±1.0)d。2年度患者的基本信息、ICU治疗时间等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备可比性。
1.2方法
2016年度开展常规护理管理,严格按照医院、ICU制定的护理规范、制度开展护理工作,严格交接班制度,强化夜间巡查,同时做好患者心理干预和健康宣教。2017年度实施风险风范管理,具体如下:
(1)风险识别及评估:风险防范的關键在于准确识别风险。所以,应及时准确识别并判断ICU患者潜在的护理风险,主要包括压疮风险、管道风险、误吸风险、深静脉血栓(VTE)风险等。在此基础上,基于《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相关内容,结合患者病情、ICU治疗需要,对护理中潜在风险进行评估。分析既往ICU护理安全事件,分析原因,并制定针对性对策。
(2)优化护理流程:实施责任护士为主体护理,对危重患者有专人监护,分工明确,并密切协作。科室护士长会同临床医生每天查访后,及时分析和总结护理中的问题并反馈到责任护士,指导其改进和调整护理。依照ICU患者特征,健全护理风险应对预案,比如:安全告知、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制度;患者窒息应急措施等。
(3)强化风险防范:①压疮风险,根据医院制定的压疮风险防范体系,建立三级压疮报告机制。应用Norton量表对ICU患者压疮发生风险进行评分,每日定期评估,如评分≤14分需及时报告科室护士长,制定可行性防范措施,同时在患者床头悬挂压疮风险标识,交接班时要特别指明,强化患者皮肤护理和保护,以降低压疮发生风险。②导管风险,一方面,结合ICU患者常用导管类型,依照导管构造、功能、特征及应用风险等,编制导管风险评估表和护理记录单。另一方面,制定管道风险识别标准,分成三高危、中危、低危,用不同颜色标识,对高危患者重点护理,强化床头交接。③误吸风险,对无床头抬高禁忌证患者,可将床头适当抬高30°左右,并要设计相应标识,以便提醒当班护士。同时,加强护理学习,让科室护士充分认识到床头抬高重要性。对翻身、吸痰、搬运等可能引起患者咳嗽活动必须停止肠内营养。对于肠内营养患者每班详细填写护理记录单,包括患者管道类型、长度、营养液名称及量、残留等情况。定期评估残留,并及时有效处理。对胃残留较多患者,必须与主治医生沟通,以留置鼻肠管。还应加强误吸防范宣教,提高患者意识。④VTE风险,每日需要评估患者VTE发生危险,并根据评测结果,结合患者病情制定相应防范措施。同时,评估患者活动能力,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做好饮食、用药、生活等护理。此外,指导患者进行早期肢体功能锻炼。对无显著禁忌症患者可用梯度压力弹力袜预防VTE。
1.3观察指标
记录两年度ICU患者护理安全事件发生情况[2],主要是压疮、导管松动、VTE、误吸等。同时,出院时通过问卷掌握患者护理满意度,针对护理操作、护理安全、护理质量、工作态度等方面,分为满意、一般及不满意。
1.4统计方法
应用SPSS20.0软件进行处理,计数数据用例数(%)表示,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意义。
2 结果
2.1两年度管道护理安全事件发生对比
2017年度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0.77%,显著低于2016年度的3.32%(P<0.05),如表1。
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通过调查,2016年度:满意258例(85.71%),一般36例(11.96%),不满意7例(2.33%);2017年度:381例(97.44%),一般10例(2.56%),不满意0例(0),两组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
3 讨论
临床护理是一项连续、严谨、规范的工作,因各班护理人员资质、专业水平、工作能力、临床经验等有所差异,因而在护理操作及护理质量上存在不同[3]。ICU患者病情危重,通常需采取多种治疗措施,使得护理难度和风险增大。所以,必须加强ICU患者护理风险防范管理,保障患者安全。
本院ICU室2017年度临床护理中实施护理风险防范管理,首先要及时、明确识别ICU临床护理风险,并进行全面评估,便于护理人员更好应对临床风险;同时,要优化ICU护理流程,以保证护理质量和效率。最后,针对ICU患者常见护理风险进行管理,包括压疮、误吸、导管松脱等风险。从结果看,2017年度ICU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0.42%,显著低于2016年度的3.32%,且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与梁玉莲等人相关课题研究报道基本一致[4]。
综上而言,通过护理风险防范管理,可有效预防和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确保患者治疗安全,且可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实践。
参考文献:
[1]陈祝丽.ICU病房护理安全隐患防范措施及对策[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35):353-354.
[2]何荣华,袁杰.重症监护护理学[M].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10:487-488.
[3]张冬梅,段红敏.危重症患者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3,25(09):105-107.
[4]梁玉莲,姚金兰.重症监护室护理工作中安全风险分析及防范措施[J].全科护理,2015,13(26):2578-2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