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施教,让历史塑造高中生健全人格
2018-10-21苗亮
苗亮
摘 要:历史作为高中教学框架体系内的一门重要组成学科,对于引导学生形成向上的态度、培养学生理性思维、铸就学生家国情怀等具有较为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历史教师要对此有深刻的认识,积极在历史课堂创新教法和学法,用心施教,让历史课堂成为塑造高中生健全人格的重要场所。本文将就利用历史塑造高中生健全人格的教学策略进行探究。
关键词:高中历史 健全人格 课堂教学 塑造
历史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对塑造学生的人格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历史教师要在教学中合理利用历史教材内容,有效对学生进行人生方向的指引和情感的熏陶,让学生在历史课堂不仅能学到历史知识,还能使人格得到良好塑造,为其较为全面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将分三点就历史学科对学生人格的塑造进行探究。
一、用历史塑造学生向上态度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许许多多励志向学、不畏艰苦、努力前行的真实故事,教师完全可以在历史课堂教学中通过这些栩栩如生的故事讲解,来感染和熏陶学生,给他们以积极的启发和引导,让学生形成不畏艰难困苦、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塑造学生乐观积极的精神品格,促进学生未来更好的学习和发展。
例如,在教授辛亥革命内容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渗透孙中山先生历经种种磨难、被各种势力打倒过多次,却始终为了民族的解放和振兴而龃龉前行、努力奋斗,最终成功推翻清朝的腐朽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从而让学生在历史故事中受到深刻的感染和启迪,不断学习孙中山先生为了理想而不懈追求、坚韧不拔、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精神追求,促进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让学生在遇到困难时去积极的应对、努力的克服,有效塑造学生的良好品格,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和进步。总之,教师要以历史教材为依据,积极向学生渗透丰富多样的励志故事,让学生在故事中感悟人生,获得正确的方向指引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用历史培养学生理性思维
历史学科一个主要的作用就是让学生通过对一个个生动具体的历史故事进行分析和理解,来以史为镜、明辨是非,客观的看待这些历史问题,从而促进学生形成理性思维。鉴于此,教师要在教学中强化对历史事件的深入解释和辩证思考,全面促进学生理性思维的形成和巩固。
例如,在对秦始皇进行评价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以特定的历史条件为基础,既要看到秦始皇修建长城造成大量劳动人民居无定所、哀嚎遍野的悲惨景象以及焚书坑儒对中华文化的造成的巨大破坏和不利影响,也要看到秦始皇统一度量衡,有利于商市贸易、人民交往;统一文字有利于民族的和谐和团结;统一六国有利维护大一统的局面等所作出的突出贡献,只有这样全面而又客观理性的去评价秦始皇,得出的评价结果才会更加的真实、客观和公正,而这样客观理性的评价十分有利于对学生理性思维的培养和塑造。
另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在课堂开展以“理性评价,客观看待历史”为主题的辩论会或者讨论会,让学生在活动中真实的了解历史,客观的看待历史,理性的评判历史,全面促进学生理性思维的形成,进而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塑造。总之,教师要积极利用历史资源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
三、用历史铸就学生家国情怀
在中华五千年的灿烂文明中,爱国主义和家国情怀始终是我们民族团结一致、奋勇向前的强大动力,从屈原投江到苏武牧羊,从岳飞精忠报国到戚继光奋勇抗倭,从林则徐虎门销烟到关天培血洒虎门,每一次民族有难总会有顶天立地的英雄力力狂澜于既倒,他们不惜抛头颅洒热血,来捍卫我们民族的尊严和领土的完整,来为民请命。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历史教学材料,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促进学生家国情怀的形成,以此塑造学生良好的精神品格。
例如,在讲述中国近代史的时候,教师可以渗透爱国主义教育。首先,教师可以利用微课视频向学生展示清朝末年被迫签署一个个不平等条约,人民居无定所,受到外国人肆意杀戮的情境,让学生深刻感受那时国家的多灾多难、人民的颠沛流离,形成落后就要挨打的意识,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其次,教师可以利用PPT课件向学生展示一个个爱国英雄的挺身而出,如戊戌六君子励志变法图强、邓世昌以身殉国、孙中山励志振兴中华等等,全面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让学生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情怀。最后,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图片向学生展现今日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的中国,让学生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生活,并努力学习,以在将来更好的報效祖国。从而促进学生家国情怀的形成,塑造学生良好的人格。
综上所述,历史作为高中教学系统内的一门重要学科,对于培养高中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和塑造高中生的精神品格具有较为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历史教师要在教学中以强烈的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充分利用历史教材和教学内容,全面发挥历史学科的作用,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和塑造,并以此带动高中整体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黄令坦.历史人物的学习与高中生健全人格的培养[D].首都师范大学,2011.
[2]李怡净,甘丽.论历史教学中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5(06):273-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