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治疗措施对胃癌放疗患者预后的影响

2018-10-21金俊余

健康周刊 2018年14期
关键词:综合治疗放疗胃癌

金俊余

【摘 要】目的:探讨综合治疗方式对胃癌放疗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对象共56例,为我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接受放疗的胃癌患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人数各为28例。给予观察组患者综合治疗,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率为97.5%、对照组为67.9%,组间比较P<0.05;观察组患者的SF-36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胃癌放疗患者实施综合治疗有助于缓减医患关系,降低患者痛苦,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综合治疗;胃癌;放疗;影响

胃癌作为常见癌症疾病之一,在我国癌症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对胃癌患者在接受放射治疗的同时辅以优质的综合干预措施,对于减轻患者痛苦、改善预后、提升患者生存质量具有积极的作用。本文将就胃癌放疗后综合治疗对患者预后的影响进行分析。

1 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在我院接受放射治疗的56例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随机分组,每组各为28例。观察组中,男14例、女14例,平均年龄(59.6±2.7)岁;对照组中,男14例、女14例,平均年龄(60.2±3.1)岁。纳入分析患者均满足以下的标准:(1)符合《常见肿瘤诊治规范》诊断胃癌的诊断标准;(2)意识清晰,具有基本沟通能力;(3)本次调查由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具有知情权。临床病理资料上,两组患者间未见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放疗。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常规放疗的基础上实施综合干预,具体如下:

(1)食疗:对于胃癌来说,饮食治疗是关乎患者预后的重要方案之一。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将加重患者胃黏膜的损伤。因此,患者应当多摄入易消化、富含高营养和低脂肪的流质食物为主。同时,建议患者不可吸烟或酗酒,减少食用辛辣、油炸等刺激性饮食。此外,还应多注重口腔卫生,避免口腔细菌进入胃内。

(2)心理治疗:当前,人人“谈癌色变”,对于癌症患者本身而言,其内心大多恐惧、抑郁,并逐渐孤立自己。更为严重的是,部分患者由于害怕加重家庭经济负担,恐惧“癌症无法治愈”的思想而放弃治疗。因此,对患者实施相关心理治疗是十分的必要。对此,医务人员应首先向患者讲明癌症的相关常识(如,胃癌的诱发原因、临床表现及目前的治疗手段及效果等),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给予患者希望。同时,在放疗期间,因放疗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痛苦,医务人员应主动多关心患者身体情况,尽可能的多安慰患者;从而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增进医患之间的信任度。

(3)疼痛干预:减轻放疗患者疼痛是综合干预的重要手段之一。若处理不及时,不仅会加剧患者的身体痛苦,而且会严重增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当前,减轻癌痛不能仅仅依赖于一些止痛药物,而是应当尽可能的多采用非药物手段进行注意力分散等疗法止痛。如可放置一些患者喜爱的音乐或影视作品等。

(4)皮损处理:放疗过程中患者皮肤易受到损伤,如红肿、瘙痒等。因此,在放疗前应指导患者沐浴,保持皮肤洁净;放疗后,应告诉患者尽量不要抓挠皮肤,避免皮肤破损。同时,应告知患者不可擅自主张涂抹一些止痒软膏等,避免皮肤进一步损伤。

1.3 满意度观察

(1)以SF-36评分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分析。

(2)进行两组患者对医务人员的满意程度的分析。问卷调查表为我院自行设计,满意程度评分表的总分为10分。其中,8分以上视为十分满意;6~8分视为满意;6分以下視为不满意。满意率%=十分满意%+满意%。

1.4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由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比较,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P<0.05时视为存在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患者生存质量

通过组间差异比较可知,观察组患者生存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具体见表1

2.2满意度分析

观察组28例患者中,十分满意19例、满意8例、不满意1例,满意率为97.5%;对照组28例患者中,十分满意7例、满意12例、不满意9例,满意率为67.9%,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3 讨论

目前,我国癌症发生率呈逐年增长趋势,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严重的经济负担,更给患者带来严重的身心痛苦。胃癌作为常见癌症疾病之一,因病灶多发,手术治疗易带来严重并发症,影响患者预后[1]。同时,因患者缺乏自我防治意识,就诊时往往处于中晚期,以至于错失最佳的手术治疗时期,需要借助放化疗等手段予以治疗,以减轻患者痛苦。因此,在放疗过程中,应当积极给予患者综合干预,开展适当的心理治疗,并向其普及癌症相关知识和临床处理措施,以达到改善医患关系,提高患者放疗的预后效果。

通过临床样本分析,发现采用放疗后的综合干预方式,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在综合干预中,通过对患者采用积极的饮食治疗、心理干预、皮损处理、疼痛干预及鼓励医患之间交流等方式,极大的改善了医患间的治疗信任度,提升了患者的满意率以及生活质量。通过心理治疗,可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消除患者自暴自弃、不配合治疗等念头[2]。同时,心理治疗还会增加医患间的治疗信任度,利于后期放疗和综合治疗的进行。饮食治疗中,指导患者恰当的饮食,可避免病情的进一步恶化[3]。皮损处理则可降低患者放疗期间的疼痛、不适等临床症状。疼痛治疗是患者最为需要的干预手段。通过疼痛治疗可减轻患者放疗后的身心痛苦,减少机体的疼痛反应[4]。综上所述,综合治疗对胃癌患者放疗后的预后具有积极促进作用,不仅显著减低医患纠纷,明显改善医患信任度,而且可减轻患者痛苦,提升患者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刘畅,贾茹,鲁智豪,沈琳. 145 例晚期胃癌姑息性放疗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 肿瘤综合治疗电子杂志, 2018,4:57-61.

[2]章建平. 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对恶性肿瘤放疗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分析.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 2018, 3(16):149-160.

[3]梁先惠. 饮食调理和心理疏导在癌症化疗中的作用探讨, 2014, 4:469-470.

[4]朱海新. 疼痛护理对提高重症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探讨,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2018, 25(S1):293-294.

猜你喜欢

综合治疗放疗胃癌
胃癌癌前病变有哪些,该如何早期发现和治疗
早期胃癌手术治疗方法有哪些
替吉奥同步放疗序贯化疗治疗胃癌根治术后腹腔淋巴结转移癌的疗效分析
胃癌筛查首选胃镜
带状疱疹后遗痛23例临床分析
综合疗法治疗井下煤矿工人功能性消化不良47例临床观察
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综合治疗的128例效果观察
社区康复对婴幼儿精神发育迟缓的疗效及父母情绪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