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库综合运行管理目标及方法研讨

2018-10-21蒋宇伟

市场周刊·市场版 2018年16期
关键词:水库管理

蒋宇伟

摘要:水库综合运行管理工作,是保证防洪、灌溉、供水等功能的充分体现,最终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和人民基本生活。为行之有效地做好水库综合运行管理工作,文章将在明确综合运行管理目标的基础上,结合相关实际工程,深入研讨水库综合运行管理的具体方法,以充分发挥水库的综合效益。

关键词:水库;综合运行;管理

一、水库综合运行管理的目标

水库综合运行管理工作的成效,一方面在于水库本身的建设质量,譬如修建水库时缺乏对水文地質的深入勘测,存在安全隐患的水库,防洪、灌溉、供水等功能自然比较难体现。另一方面则是水库落成后运行管理的科学与否,对于运行管理条件“先天不足”的水库,只能通过后期科学的运行管理工作进行弥补,运行管理工作必须实现以下几个目标:

(一)充分预防

安全是水库运行管理的最基本要求,安全无保障的水库,任何运行管理工作都是一句空话。水库的安全问题,在国内外并不罕见,2013年2月15日,我国山西省某水库的输水水洞外侧出现管涌,在抢修无效后,还是造成了严重坝体坍塌;2017年,印度耗资人民币4000万元的大坝,结果开闸不到十秒钟,竟直接坍塌,原本用于抗洪的大坝,却造成了水患。由此可见,水库的运行管理工作,安全性要置于首位,让水库预备充足的安全预防能力。

(二)强调标准化

水库的运行管理工作,事关水库的安全,以及相关功能的体现,因此管理工作不能够盲目和随意,必须加以强调标准化管理。譬如水库的汛情研判工作,管理人员要在第一时间掌握最新的水文数据,即便狂风暴雨,也要定时测量雨量,将第一手数据及时上报,作为水库安全度汛的重要依据。只有通过标准化的管理工作,做好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移动巡查、责任落实等一系列基本工作,才能够确保水库的安全,以及灌溉、供水等功能的稳定。

(三)实现自动化

大多数地区的水库,位于山区等比较偏僻的地方,这些地方环境条件复杂,给水库运行管理工作带来或多或少的障碍性影响。那么,我们应该不断提高运行管理工作的自动化技术水平,方可减少管理工作的障碍性因素,提高运行管理工作的效率。譬如自动化监测预警水库,实现水库水位和降雨量等的远程监测,数据准确和及时,有效保障适度蓄水和安全度汛,大大提高了水库运行管理的效率水平。

二、水库综合运行管理的方法

为实现水库综合运行管理的目标,下面就水库在防洪、灌溉和供水三个方面,结合案例深入研讨水库综合运行管理的方法:

(一)防洪运行管理

防洪能力是水库安全的基本保障,某水库的有效防洪库容偏小,加上泥沙的淤积影响,使得过水断面缩小,以及回水纵向坡降增大,水库防洪能力逐年下降。首先针对该水库的防洪问题,亟需通过调整防洪调度的方式,控制汛限的水位,充分利用水库的有效预见期和灵敏性预泄洪水,在调度方案中体现动态汛限水位内容,譬如双汛限或者多汛限等,控制泥沙淤积的问题。其次是合理应用库区的水力资源,在秉持“蓄水多、弃水少”原则的前提下,根据水库来水情况、降雨情况和防洪能力等,合理确定来水量、出库量和排洪量等指标,以便在汛期前夕,提前做好库容处理工作,严格按照预定防限水位标准调整蓄水计划。再次是考虑水库长期运行后,某些设施会出现疲劳状态,应做好水库维修养护和设备养护措施,譬如定期巡查坝顶、坝坡和防浪墙等的完好情况,排水沟也要定期清理淤积的泥沙,保证排水的畅通,一旦发现渗漏或者裂缝问题,要在分析渗漏或裂缝原因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的处置措施。

(二)灌溉运行管理

灌溉短缺与低效,是水库灌溉管理工作常见的问题。为避免该问题出现,在水库运行管理工作中,要通过实地的考察工作,对水库所在区域的水文、地质和降雨等环境条件进行把握,以及确定灌溉频率和灌溉水量,确保用水量控制在最为合理的范围内,期间始终把环境保护置于首位。考虑到灌溉运行管理的专业性要求高,正面要求组建具备专业能力和素质较高的管理团队,通过培训不断提高管理团队的基础知识水平,以及掌握先进的运行管理方式。至于技术环节,一是渠道防渗技术的掌握,包括低成本高性能材料的选用,以及渠道断面形式的研究;二是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的掌握,可代替小型沟渠;三是喷灌技术,尤其适合干旱少雨地区。

(三)供水运行管理

水库供水运行管理科学与否,主要在于共同供水任务分配策略的合理性。为实现供水运行管理的自动化,可在遵循联合调度规则的基础上,根据用水户的用水需求,以及供水目标的优先级,采取合适的供水方式。譬如某区域A、B、C三个水库,三个水库形成并联关系,其中A水库共同供水任务,在B水库和C水库之间分配,而后两个水库的流域保持同丰和同枯状态,但互补并不极端,说明两个水库库容系数相仿,不需要实行库容补偿。总之,水库之间的供水运行管理,关键在于水库调度运行规程的合理与否,需要我们紧密结合水库本身的实际情况,重点解决枯水期和汛期的供水平衡问题,做好用水量比例的调配工作。期间,负责运行管理的工作人员,要综合水库的水文地质和技术图纸等资料,端正对水库使用状况记录的重视态度,进而健全管理体系,一旦出现分管不利的现象,要在短时间内确定责任方,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补救,将所有影响正常供水的问题扼杀在萌芽状态,提高水库供水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库的综合运行管理,关系到水库防洪、灌溉和供水功能的实现,因此需要具备稳定和安全的运行状态。对此,负责综合运行管理的单位,要将各项管理工作细化,并责任到个人,在确保防洪、灌溉和供水功能稳定的情况下,方可提高水库的预防目标,以及实现标准化和自动化的管理模式。文章通过研究,基本明确了水库综合运行管理的方法,但考虑到水库运行环境的复杂性和多变性,我们需要在实际运行管理工作中,对科学的管理工作经验进行总结,作为本文补充和完善的内容。

(作者单位:余姚市四明湖水库管理局)

参考文献

[1]郭沙.谈水库运行管理与生态环境保护常见问题和应对措施[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8,(02):216.

[2]李春华.加强水库运行管理的有效措施[J].工业,2017,(06):173.

[3]韩小飞.提升水库运行管理的有效措施[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7,(18 ):40.

[4]杨明,王秉玉.试论水库运行管理及调度的有效方法[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1,(6):63-65.

猜你喜欢

水库管理
管理漫画
浅议5S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道不尽的水库钓鱼
空中有个隐形水库
沙漠里的水库
我掉进水里了
贵州省水库空间分布研究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营销管理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