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创业法律风险防范能力提升及其教育路径研究

2018-10-21向长胜

高教学刊 2018年16期
关键词:法治教育

摘 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时代背景下,创业法律风险防范能力是决定大学生成功创业的重要因素,加强大学生创业法治教育是提升其创业法律风险防范能力的重要途径。考察大学生创业实践,归纳分析大学生创业中面临的主要法律风险。结合学校创业法治教育开展现状,提出从政府、学校、创业者三个层面加强创业法治教育路径,提升大学生创业法律风险防范能力,完善大学生的创业法律风险防范机制。

关键词:创业法律风险;防范能力;法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8)16-0041-03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era of governing the country by law in an all-round way. The legal risk prevention ability is an important factor in deciding the successful start of college students. Strengthening the rule of law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is an important way to enhance their legal risk prevention ability. To investigate the practice of College Students' entrepreneurship, Summarize and analyze the main legal risks faced by college students in their entrepreneurship.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rule of law education in school entrepreneurship is carried out. It puts forward three ways to strengthen the rule of law education from the government, schools and entrepreneurs. Improving the ability of legal risk preven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to start a business, Improve the legal risk prevention mechanism for university students.

Keywords: Venture legal risk; Preventive ability; Rule of law education

一、問题的提出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背景下,教育部2012年颁发《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后,全国高校全面开始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活动,鼓励大学生走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推动国家经济健康发展。然而,目前高校存在大学生创业意愿强,实际参与创业活动学生少,尤其是成功创业学生更少的现象。从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2018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以下简称就业报告)中相关数据表明,全国2017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自主创业的比例为2.9%。根据国家统计局《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发布的普通本专科毕业生人数735.8万估算,2017届大学生中约有21.3万人选择了创业。就业报告还显示大学生自主创业存活率低,毕业半年后自主创业的2014届本科毕业生中有46.9%的人三年后还在继续自主创业;毕业半年后自主创业的2014届高职高专毕业生中有45.8%的人三年后还在继续自主创业。这说明高校毕业生中的创业学生在三年创业期内,超过一半的创业学生群体退出了创业市场,大学生创业失败的风险不容忽视,其中有很大部分学生创业失败是由于创业法律风险防范能力缺失导致。

日前,教育部公布的2018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820万人,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面临的形势日趋复杂严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报告中再次重申国家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背景下,高校大学生要想成功创业,必须要依法创业、合法创业。这就要求高校在对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时,不能只关注培养大学生创业知识、心态、经验,创新等问题,忽视大学生创业中的法律纠纷问题。因此,必须要增强大学生创业法治教育效果来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法律风险防范能力,进而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成功率。

二、大学生创业法律风险分析及创业法治教育现状

(一)大学生创业法律风险分析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从2012年起逐年加大在校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资金投入,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来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引导和鼓励大学生们自主创业。截止2017年5月,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共培育了贵州华会电子商贸有限公司、贵州加速度快递服务有限公司、贵州超宇电子商贸有限责任公司、贵州西部高寒山区道地中药材专业合作社等109个创业团队。这些创业团队中注册登记为个体工商户和有限责任公司企业形式居多,合伙企业只有一家。通过走访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部分创业大学生及其创业企业经营实践,发现多数创业大学生在创业时对选择何种创业企业形式的出资者法律责任认识不清,创业企业经营中订立的协议是否有效认识不清,创业企业聘用员工合法与否认识不清,创业企业经营宣传广告是否侵犯其他人商标权等情节认识不清,创业企业经营中的偷税、商业行贿、侵犯个人信息等行为的刑事法律责任认识不清。创业大学生对其创业企业经营中出现的前述法律问题认识不清,解决不彻底,最终就可能演化为大学生创业过程中的常见商事法律风险、合同法律风险、劳动用工法律风险、知识产权法律风险、刑事法律风险,这些法律风险问题防控不好,轻者导致企业经营失败,重者导致企业亏本倒闭。

(二)大学生创业法治教育现状

通过查看貴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各专业的培养方案,发现全校各专业学生均开设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与创新创业教育》《专业导论》必修创新创业类课程,部分专业学生开设了《科学研究方法》创新创业类选修课。走访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创业学院负责老师,得知创业学院已引入《大学生创业基础》《创业创新执行力》《创业管理实践》等优质在线课程,但创业学院开设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或讲座中均未涉及创业法治教育。学校也未安排本校法学专业教师指导创业学生的创业实践,创业学生在创业中遇到法律问题一般都是找自己的创业指导老师咨询。学校也未聘请校外法律人士对大学生开展普及创业法治知识的专题讲座,学校也未专门要求在相关课程教学中融入创业法治教育内容。就创业学生而言,未认识到创业活动中的创业相关法治知识重要性,未养成自我教育学习理念,致使创业相关法治知识欠缺。

目前,很多高校在对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时都存在着创业法治教育忽视或缺失问题,致使很多创业学生的法律风险防范能力弱。笔者认为大学生创业法治教育不理想的主要原因是学校没有真正将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放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战略背景下思考,没有做好学校一体化创新创业教育顶层方案设计。

三、大学生创业法律风险防范能力提升的教育路径

学校要提升大学生的创业法律风险防范能力,应主要通过加强大学生创业法治教育,提升创业大学生法治素养路径来实现。在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的年代,在国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战略背景下,大学生要想成功创业,必须依法创业。要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成功率,引导更多大学生走向自主创业道路,学校领导必须站在依法治国背景下思考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做好学校创新创业教育顶层方案设计,方案中明确专门的大学生创业法治教育板块内容。

(一)政府层面,应组织司法行政机关利用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定期对大学生作创业法治教育专题讲座

政府除了应严格执行和完善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法律法规文件外,还应彻底贯彻落实国家的“七五”普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司法行政机关搞好法治宣传教育进校园活动,推进创业法治进高校。学校领导应充分利用国家的“七五”普法活动开展机遇和“法治毕节” 创建机遇,与毕节市中级人民法院、毕节市人民检察院、七星关区人民法院、毕节市司法局、毕节市社保局等司法行政机关负责人签订法治宣传教育合作框架协议。定期邀请司法行政机关中法官、检察官、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员等校外法律专业人士按照大学生创业过程中常见的商事、合同、劳动用工、知识产权、刑事法律问题,分专题以他们亲自办理案件为素材,以以案说法方式向大学生开展创业法治教育专题系列讲座,增强大学生的创业法治思维和创业法治运用能力。

(二)学校层面,从多渠道加强大学生的创业法治教育

1. 制定合理的创业法治教育课程体系

学校领导应从大学生创业活动中常见的商事、合同、劳动用工、知识产权、刑事法律问题入手,结合大学生创业企业筹备、经营、解散、破产清算中法律纠纷解决流程,制定合理可行的创业法治教育课程体系,这课程体系中至少应有创业商事法律制度、创业合同法律制度、劳动创业用工法律制度、创业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创业刑事法律制度和创业纠纷法律制度。

2. 相关专业课程中融入创业法治教育内容

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制定《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的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时融入创业法治教育内容。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六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中融入创业法治教育内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八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其历史地位”第二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第十一章“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第三节“全面依法治国” 中融入创业法治教育内容。这两门课程教学时,任课教师一定认真研读2018版新教材中法治教育新修订内容,领会两门课程中的法治教育目标,理解课程修订后增删法治部分内容。使学生在学习这两门课程后,了解马克思主义法学基本原理,理解社会主义法律本质特征和运行机制,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法治体系和法治道路的内容,养成大学生创业法治思维,坚定创业法治信仰,创业过程中形成依法行使法律权利和履行法律义务的观念,从而增强大学生的创业法律风险防范能力。

各二级学院在制定学生必修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与创新创业教育》《专业导论》这三门创新创业类课程的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时融入创业法治教育内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融入适合本院学生的职业法律法规法治教育内容,《就业指导与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中融入劳动合同法等劳动用工法治教育内容,《专业导论》课程中融入适合本院学生行业的法律法规法治教育内容。

各二级学院在制定相关专业的法治教育类课程的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时融入创业法治教育内容。笔者通过走访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创业大学生的创业企业发现,大部分创业学生选择的创业行业都与自己所学专业背景相关。因此,对相关专业学生开设法治教育类课程时融入相应行业的法治教育对大学生创业成功非常重要。如学校师范类专业均开设有教育法规类通识课程,财务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开设有经济法、劳动法课程;土木工程和工程管理专业开设建筑法规等通识课程,采矿工程和安全工程专业开设有安全法规通识课程。学校教务部门在各学院制定前述专业的法治教育类课程的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时,应要求按照创新创业教育要求融入相关创业法治教育内容。

3. 改进教学方法

目前,对全校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中的法律部分实施教学时,多数教师采用是传统的课堂理论教学模式,基本实行任课教师全堂课主讲理论知识,学生听讲的教学模式,法治教育效果不理想。要想改变目前大学生法治教育中的教育效果不理想现状,尤其是要提升大学生创业法治教育实效性,必须要采用适合大学生创业法治教育的教学方法,放弃传统的纯课堂理论教学方法,选取发生在大学生身边的真实创业法律纠纷案件素材,采用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问题式教学法等新教学方法,提高大学生学习创业法律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对学生采取案例教学时一定要正面引导,通过案例教学尽量引导学生树立依法创业的法治观念。

4. 强化实践教学

目前,学校对大学生法治教育的实践教学要求在相关课程教学大纲中有体现,但实践教学效果没有统一考核标准,考核随意性大。故学校在对创业大学生开创业法治教育时,一定要注重创业法治教育实践教学环节,制定切实可行的创业法治教育实践教学考核内容和考核标准。如学校可制定要求大学生写作创业法律纠纷案件旁听心得,创业法律问题调研报告和创业法律纠纷案件模拟案卷三种任意创业法治教育实践教学模式,要求同学自行选择完成创业法治教育实践教学内容。同学们选择到人民法院和市区社保局所辖的劳动争议仲裁院去旁听与创业相关法律案件庭审过程,完成庭审心得报告。同学们选择到学校创业孵化园等大学生创业基地调研大学生创业企业经营中遇到法律问题,形成解决创业法律问题调查报告。同学们自行选择老师提供真实创业法律纠纷案件素材开展法庭模拟,形成模拟案件卷宗材料。严格执行大学生这些创业法治教育实践教学要求,真正使大学生学习的创业法治理论与创业法治实践联系起来,提升大学生创业法治素养,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法律风险防控能力。

5.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要想提升大学生创业法治教育的教学效果,光靠制定完备创业法治教育课程体系和设置合理创业法治教育内容无法完成,学校必须要组建一支强大的创业法治教育师资队伍,只有强大创业法治教育师资队伍才能采取好创业法治教育教学方法、才能对大学生的创业法治教育实践教学活动进行有效指导。当前,学校创业法治教育师资力量薄弱,结合学校现有创业法治教育师资实际,建议采用走出去和引进来方式加强创业法治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目前,全校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与创新创业教育》《专业导论》课程授课教师几乎是由处于学校学生管理工作一线辅导员、班主任老师担任,这些辅导员、班主任教师几乎都不具备创业法治知识背景。全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授课教师主要是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各专业背景的老师担任,这两门课程的授课教师中,特别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授课教师半数以上具有法学知识背景,甚至多数授课教师具备兼职律师身份,但这些授课教师也都没创业实践经验,也未参加过系统的创业法治知识培训。其他相关专业的法治教育类课程的授课教师主要是由各开课学院临时抽调其他非法学知识背景教师担任,如这些课程中只有工程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财务管理三个专业开设的经济法课程是由学校经济与管理学院的法学专业教师授课,其他学院师范类专业开设教育法规、土建学院开设建筑法规、矿业工程学院开设的安全法规等法律类课程,全由开课学院随机安排其他非法学知识背景教师授课。要提升学校创业法治教育教师的法治素养,加强学校创业法治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学校应多派前述讲解有创业法治教育内容课程的教师外出参加创业法治教育专题培训,出资购买权威高质量的大学生创业法治教育教材给授课教师自学,引进一些优质创业法治教育网络课要求教师观摩自学,组织教师按照大学生创业法治教育课程内容要求集中备课,统一授课教师创业法治知识体系。同时,也可以招聘少量的专门从事大学生创业法治教育研究方面高级专门人才到学校创业学院工作,为学校创业大学生们讲授系统创业法治教育课程。同时,学校可以利用国家“七五”法治宣传教育和“法治毕节”创建机遇,与地方司法行政机关形成长效的法治宣传教育合作机制,可聘请一些地方司法行政机关里专业从事企业法律纠纷案件审理、企业法律顾问方面法律专业人士如公职律师、法官、检察官、人事争议仲裁員作为学校校外兼职创业法治教育教师,充实学校的创业法治教育师资力量。

(三)创业者层面,应树立自学理念,通过自我教育,学习创业相关法律法规知识,提升创业法治素养

在当今知识更新非常迅速的时代,大学生们若仅靠有限的法治教育课堂时间,是很难形成正确的创业法治观。因此,对创业学生而言,要想养成创业法治素养,走依法创业之路,必须树立自学理念,通过自我教育,学习创业法律法规知识,自觉参与创业法治实践,培养创业法治思维,提升创业法治能力。

四、结束语

由于我国高校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时间不长,大学生创业人数不多,创业学生在创业过程中遇到法律问题还不太复杂,致使高校和创业大学生都没有对创业过程中法律风险防范问题引起足够重视,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中又明显忽视大学生的创业相关法治教育。笔者在此背景下,主要结合贵州工程应有技术学院大学生创业法治教育现状,调查了解学校部分创业大学生的创业企业经营实践,分析大学生创业过程中企业经营常见法律问题,从加强大学生创业法治教育视角来增强大学生创业法律风险防控能力,期望更多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中重视大学生的创业法治教育,引导更多青年大学生树立依法创业法治观念,这正是本文写作意义之所在。

参考文献:

[1]向长胜.大学生创业教育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的思考[J].文教资料,2016(18).

[2]麦可思研究院.《2018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

[3]向长胜.高校毕业生常见就业法律风险及防范措施[J].法制与社会,2016(24).

[4]向长胜.浅析大学生创业法律风险及防范措施[J].法制与社会,2016(23).

猜你喜欢

法治教育
高校法治教育的教学定位与方法创新
浅析高职院校法治意识素养的培育和养成
公民“习惯性违法”行为的成因与对策
法治教育的案例教学研究
论提高中学生的法律意识
浅谈法治教育在中职学校的开展形式与方法
新媒体环境下如何培养与提高大学生法治意识的调查研究
中学生法治教育策略研究
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 从源头上遏制校园暴力
法治思维视角下的艺术管理学科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