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企业在新时期的管理创新对策

2018-10-21钱淼根

市场周刊·市场版 2018年16期
关键词:新时期创新管理

钱淼根

摘要: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成型,使我国步入了全新的经济发展时期。面对新时期国际、国内复杂环境变化趋势,国内企业应做好管理工作,才能提高自身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及挑战的能力。为了使企业在新时期发展中能够有效的抓住发展机遇,做好企业管理创新就成为了企业发展中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企业;新时期;管理;创新

企业管理涉及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所有内容,囊括领域比较广泛,要想使企业在新时期发展中的管理能力有所提升,就必须做好企业的创新管理工作。因此,在新时期环境中发展的企业,应该积极的引入、学习国内外知名企业先进技术、管理经验,结合自身特征做好管理机制、方法的创新,为企业的发展探索一条符合自身特征的管理创新特色道路。

一、新时期企业管理与创新的含义

(一)企业管理的含义

企业在开展生产经营活动时,实施的组织、规划、协调、管控等行为的统称被称为企业管理。基于管理对象视角分析,其主要由项目、信息、企业文化、市场、经营环境等组成。基于职能亦或是业务功能视角分析,其主要由计划管理、采购管理、销售管理、质量管理、财务管理、项目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管理等;按照资源要素划分为:人力资源、物料资源、技术资源、市场与客户、政策与政府资源等[1]。

(二)创新含义

在已经具备的思维模式中进行探究、开发,或提出具有远见的指导思想或思路为向导,对社会中存在的物质及知识进行运用,当处于指定的环境内时,要坚持理想化需求原则,对传统的事物、路径、方法等进行创新,从而实现获取更多社会及经济效益的行为,被称为创新。现代经济创新的内容离不开企业创新,而当代管理学专家则认为“创新已经成为了与企业传统的计划、领导、组织、控制职能地位相同的第五大职能。”

二、新时期国内企业的管理状况

新时期赋予了社会发展新风貌,在新时期环境影响下,企业管理理念出现了较大的改变,如企业管理者已经从重视传统的财务管理转移到了重视新时代的人才管理之中;同时,管理者已经将企业管理的重心从有形资产转移到了无形资产上面;在“互利共赢”等理念影响下,企业管理者在市场竞争中也从传统的“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竞争关系中转向了“互利共赢,追求共同利益”的新型关系之中。面对突如其来的思想变化,实际上有助于提高企业管理效率[2]。

受新时期新理念、新思想的影响,企业在开展战略管理时,已经可以站在全球视角分析问题,这对促进企业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帮助。所以,新时期的企业都在追求组织管理创新,并对科学技术、知识等内容的关注度不断提升,这确保了企业内部可以高效传递重要信息。同时,企业也开始创新制度,这为企业整合资源、充分开发资源应用价值等提供了良好帮助。另一方面,企业在新时期坚持采用市场作为向导,并主动的创新了产品与服务,对自身品牌服务能力的提升具有积极影响。

三、新时期国内企业管理创新遇到的问题

(一)企业管理理念陈旧,缺乏创新意识

企业中资产分为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有形资产就是企业的地产、设备、工具等等,无形资产则包括各种的信息与技术,在知识经济的背景下,无形资产在企业资产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在我国的企业中,还存在很多落后的管理理念,而这类企业只是重视管理企业中的有形资产。[3]受传统企业管理观念影响,管理者片面的认为“压制、束缚企业员工”才是管理的核心,忽视了鼓励、引导的积极作用。另外,部分企业思想落后、理念陈旧,不敢创新,只会墨守常规,最终使得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落入下风,阻碍了企业管理能力的提升。

(二)企业管理者素质需要提高

国内企业的领导者对提高企业管理者综合素质的关注程度不足,同时还害怕人员培训会给企业发展带来经济负担。同时,一部分接受培训、教育的管理人员,在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质后,出现了主动要求改善薪资待遇的现象,若企业未能满足其提出的要求,反而会打击管理者的工作兴趣。因此,企业领导对积极培训管理者的建议比较排斥,最终使得企业管理者队伍整体综合素质难以提升。

(三)缺乏足够的管理创新能力

企业在发展中需要不断的创新生产技术,从而顺应市场发展需求。但是,受到传统管理体制的影响,一线工作者的创新思想、方法等很难被传递到管理层。同时,很多企業虽然希望借助校企结合的方式,实现技术创新,但是,在理论转化成成果的过程中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管理者很难彻底认可该途径。因此,影响了企业的管理创新能力。

(四)企业战略管理规划存在问题

受传统管理思想的影响,国内部分企业领导者、管理者缺乏大局观念与长远意识,在规划企业发展战略时,往往只重视蝇头小利与短期利益,忽视了长期发展规划的重要性,致使企业战略发展规划内容无法满足市场发展需求,阻碍了企业管理能力的提升。

(五)新时期企业缺乏绿色创新能力

面对全球气候变暖、能源吃紧、环境持续恶化等全球范围内共同存在的问题,企业只有做好绿色创新,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阵脚。但是,现实情况现实,很多企业管理者目光短浅,忽略了绿色创新对企业发展的重大影响,使得企业经营战略规划纲领缺少了绿色创新等重要内容。

(六)企业的管理组织机构存在问题

很多企业受新时期企业管理理念影响,虽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革,但是,企业内部管理工作的开展依旧存在组织结构臃肿、职能重叠或冲突严重、发生问题相互推诿责任等现象。这些负面因素,制约了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与企业的健康发展。

(七)企业文化需要完善

企业管理工作的开展深受企业文化影响,良好的企业文化能够凝聚企业向心力、激活员工创新动力,是企业管理者及员工的精神支柱,一旦企业文化有所缺失,必然会影响企业的创新动力。

四、企业在新时期的管理创新对策

(一)实现管理理念创新

企业应积极创新管理理念,紧随时代发展步伐。比如,企业在销售产品时,通常应用渠道营销方式,虽然该方式运用时间较长,不过依旧需要投入巨资维护,同时还会被合作企业牵制。因此,企业要引入新时期社会发展、企业管理的创新理念,大胆的运用直销模式,通过采取P2P影响理念等,创新营销模式,实现企业各方面的管理创新。

(二)对管理制度进行创新

传统的企业经营管理模式,主要以大股东操纵企业,大额利润都被股东占据,影响了员工工作积极性。因此,要积极开展管理制度创新,大胆进行股权改革,将部分股权转变成员工分红权,使员工获得企业经营管理红利,让员工变成企业的主人与直接获利者,从而激发员工的工作兴趣与创新动力。

(三)积极开展绿色创新

受到新时期经济发展环境的影响,企业要响应国家“绿色创新,绿色发展”理念的号召,要将绿色创新纳入企业发展战略之中。同时,企业要根据自身经营产品的特点及现状,积极的研发绿色生产技术,从而降低产品生产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减少企业经营成本、提高企业品牌影响力等,促进企业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

(四)做好企业文化创新

罗伯特·奎因曾提出企业文化的螺旋式发展历程,即“创新导向→目标导向→规则导向→支持导向→高层次创新导向”,在企业创立初期,管理者以科技人员为主,所以企业文化更多倾向于技术创新;因此,企业初始经营阶段,应设计符合实际的经营目标,要和员工携手克服险阻完成目标;企业进入平稳期时,企业应完善目标下的相关规则,要利用企业文化描述规则;企业实现扩张后,应利用企业文化协调各部门工作;在新时期,企业要做好文化创新,站稳阵脚,提高自身抗全球经济冲击的能力。[4]

(五)企业应创新生产技术,积极推广校企结合模式,改善自身创新能力

面对消费者对产品需求、要求的不断变化,企业应通过创新生产技术的方式,不断的优化、完善产品,提高企业的生产能力。俗话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步入知识经济时代后,企业提高对创新生产技术的重视程度,要积极的引入、研发全新的产品生产技术、设备、生产线等;同时,要积极的吸纳人才,创建生产技术研发、创新部门,在不断研发全新生产技术的基础上,实现知识成果朝实际实用技术成果领域的有效转化,从而为企业发展提供全新的生产技术支持,满足企业在社会竞争中的产品生产技术需求。另外,企业在管理工作的开展中,应设立直通电话、领导邮箱等,为基层员工向上层领导传递创新理念、思想等提供途径。同时,企业要和与企业经营活动特征相符的高校积极合作,通过形成校企联盟的方式,积极的推进产学研模式的实施,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孵化基地。

(六)创新企业管理手段

在新时代的环境中,企业之间的竞争变得越发激烈,企业在进行人员管理的过程中,要为员工提供培训、学习的机会;要根据员工个人评价等级,为其安排合理的工作岗位,从而发挥员工的实际价值,提高员工对企业发展的推动性作用。同时,企业管理层要发掘员工潜力、发挥员工优势,为企业发展增添动力。另外,企业要优化企业管理组织机构。企业应顺应时代潮流,根据职能、工作需求等,将职能重叠、冲突等部门进行合并、重组,明确各部门职能及各岗位工作责任,消除出现问题后彼此相互推诿责任的现象;通过引入并落实“个人责任制”的方式,明确责任承担主体,提高企业管理及办事效率。

(七)实现管理创新常态化

新时期环境中,企业所承受的竞争压力不断增大,为了确保企业的管理效果不受影响,企业在发展中应实现创新常态化。因此,企业首先应在内部建立创新管理部门,其工作职能主要是收集、整理企业管理创新所取得的成果,对创新实践转化成果进行监督、管理,合理保存实践结果相关数据,实现知识-成果的有效转化。同时,要构建完善的知识储备库,做好知识的收集、创新与运用。另外,要主动制定员工培训方案,协助领导层完成员工及管理者培训、教育工作,提高企业员工及管理者的专业综合运用能力及实践管理水平,为企业创新管理提供基础动力,实现企业内部创新良性循环。其次,企业应该实现激励制度创新常态化。企业在发展中应建立健全激励制度,并结合企业发展现状、时代发展需求做好激励制度的创新,如将绩效考核结果与薪资奖励结合在一起,根据考核结果确定员工薪资奖励,从而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与创新动力;与此同时,企业管理者要为员工提供创新发展环境,对取得创新成果的人给予精神表彰与物质奖励,加大人文关怀力度,吸引员工参与企业创新,提高企业创新能力[5]。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时期发展大环境中,企业应做好管理体制的改革與创新,重视企业管理创新阶段遇到的管理理念、管理组织机构等产生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制定创新管理策略,实现管理理念、制度、企业文化的创新,促使企业管理创新水平不断提升,实现提高企业管理及竞争能力的目标。

(作者单位:浙江环发纺织印染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新形势下企业管理创新的策略研究[J].潘忻浩.现代国企研究.2017(20):62.

[2]新形势下企业管理创新的策略研究[J].黄宇辉.中国市场.2018(03):161-162.

[3]新形势下我国企业管理创新研究[J].周帆.经贸实践.2017(04):175-176.

[4]探究对市场经济下企业管理创新与思考[J].栾慧,高静.现代商业.2018.(07):101-103.

[5]新形势下企业管理创新的对策研究[J].徐学航.商业文化.2018(08):40-41.

猜你喜欢

新时期创新管理
新时期农村气象观测及防灾服务探索分析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创新研究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营销管理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管理的另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