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学

2018-10-21隆洪波

科学导报·学术 2018年18期
关键词:实施策略生活化教学高中物理

隆洪波

摘要: 生活化教学融入于物理教学中,在一定程度上能把抽象化的物理知识具体化,使物理教学更加“接地气”,更利于學生学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对知识的运用,学习效率自然也会提高。基于此,本文将围绕教学方法生活化,实验教学要注重生活化教学,把生活实例编进习题,注重教学过程的生活化,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等就新课改下的物理生活化教学展开论述,推动高中物理教学再上新台阶。

关键词: 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学;实施策略

一、实施策略

1.让生活化活动走入物理课堂

物理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得物理知识、提高物理技能的主阵地。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对物理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促使教师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被提上日程。物理教师必须充分发挥出课外实践活动的作用,把物理理论知识融入到生活实践活动中,不断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例如,在探讨关于“重力”内容时,教师可尝试让学生对比分析地球及月球的重力,收集一些关于重力应用的实际例子,让他们全面认识重力这一概念。把课外实践活动融入物理课堂教学中,在不知不觉中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得到提高。这样不仅能带给学生美的享受,还能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再如,学习有关“摩擦力”内容时,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摩擦力的实验过程与实验的具体情况,并把生活中的图片展示给学生,让他们观察生活中的现象,并且去体会物理实验现象在生活中的体现。

2.利用生活化教学降低理解难度

对于高中阶段的物理知识而言,其具有着较强的复杂性与抽象性,导致学生在理解其中的公式、原理、概念时,遇到诸多的困难,即使是记住了,也很难灵活的应用,使其的学习自信、学习效果得以逐步的下降。至此,为了突破这一瓶颈,教师就可以将生活化教学引入进来,以借助于一些直观、形象的现象,来帮助学生进一步的理解知识,以在降低其理解难度的同时,也能够促使其达到一个学以致用的目的,保障授课目标得以逐步的落实。

例如,在讲解“弹力”这一知识点的过程中,由于部分学生在理解弹力时,就只是集中在运用弹簧上,以在理解上存在着一定的偏差。至此,针对于这一情况,教师就可以将生活化教学引入进来,使这一问题得以解决。比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准备好一些墨水,然后将其装在塑料瓶子中,密封好;在这之后,教师就可以请一名学生,对瓶子进行挤压,有利于后续观察;最后,学生就会发现,在挤压过后,瓶子中的墨水也发生了微弱的变化,使其对于弹力这一概念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借助于这样的方式,可以通过一些常见的生活现象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复杂的物理概念,以有效地增强教学效果,促使授课目标的达成。

3.利用生活化教学丰富学习体验

对于物理这一学科而言,其是以实验作为基础的。至此,在实践教学中,教师也可以贴合实际生活,将一些物理实验引入其中,从而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体会物理奥秘,促使教学活动得以有效、有序地实施下去。另外,通过物理实验的开展,也能够对学生的学习体验起到一个丰富的作用,并促使其的探究能力、物体素养得以显著性的提升,将物理教学的内涵及价值全方位的展现出来。

例如,在讲解“自由落体运动”这一知识点的过程中,为了向学生证明,“物体的自由落体是不受其重量影响的,落地的速度和时间也会伴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增加,高度相同的物体,会同时落地。”教师就可以将物理实验引入进来,以促使教学活动的实效性得以增强。比如,教师可以用石子、书本、粉笔来进行演示,在这时,学生就会产生疑问,老师选用的物品皆是实体的,如果选用树叶、气球、羽毛等物品,还是会同时落地吗?而随后,教师就可以引入阻力的概念,重量轻、体积大的物体,会受到空气的阻力,所以下降速度会变得缓慢,并以多媒体为载体,为学生播放相应视频,进一步的深化学生的认知。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不仅有利于帮助学生掌握概念,也能够对其的思维发展产生促进作用,促使最终的授课效果一举数得。

4.利用生活化教学提高应用能力

高中教师在实施物理教学的过程中,也可以巧妙的借助于生活化教学来培育学生的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等,促使学生讨论、学习,以进一步的强化其的学习能力及物理素养,使其得以更高层次的进步及发展。

例如,在讲解“电学”这一知识点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充分的发挥出自身的作用,让学生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对生活中的电路加以探究,并促使学生间讨论、合作,对成果及经验进行分享,以借助于所学知识,对电路起到一个优化的作用。通过这样的教学形式,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能够使其的运用能力得以显著的强化,从而使其的应用能力得以增强,促使授课目标的落实。

二、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学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1.应发挥出引导作用,促使学生找寻到学习方法、探究方法,对其的生活经验起到一个激活的作用。对于高中生而言,由于其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知识水平、但生活经验却是有些缺乏的。至此,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善于在生活中找寻到物理知识、物理现象等,以达到一个学以致用的目的。

2.在实施生活化措施时,应找准恰当的时机。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应依据学生学情、教学需求等,秉持着适当性的原则,来选用一些生活素材,既要保障其的知识性,也要保证其的趣味性,以促使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促使最终学习达到一个事半功倍的效果。

综上所述,高中教师在实施物理教学的过程中,将一些生活化的措施融入其中,不仅满足了素质教育的所提要求,对于教育目标的实现也有着非常重大的作用。对此,在实践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对一些生活化的手段、策略等进行探索,进一步的缩短学生与课本知识间的距离,以在实现有效教学的同时,为学生们后续的深入性学习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于瑞杰.生活化教学是上好高中物理课的关键[J].华夏教师,2017(10):32.

[2]赵秉军.生活化教学在高中物理中的运用[J].学周刊,2017(01):56-57.

猜你喜欢

实施策略生活化教学高中物理
“初高中物理衔接知识”融入中考试题的评析与启示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
高中物理实验
浅谈小学语文趣味识字教学
ERP在大型购物中心的应用研究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增强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