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化学学科与范例教学模式的有机结合探索

2018-10-21侯海滨

科学导报·学术 2018年18期
关键词:化学知识点探究

侯海滨

摘要: 初中化学是学生接触化学的一个最重要的阶段,它可以培养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形成化学学习思路,养成自主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为了增加学生学习化学的主动性,教师要善于利用生动、形象、具体的范例来指导学生探究,促进学生化学思维的发展,提高学习能力。关键词:初中化学;范例教学;思维;习惯《初中化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采用能够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教学方式,来组织学生共同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关键词: 基本性;化学范例;教学反思

作为初中教学中的重要课程,化学这门学科一直在初中的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通过化学学习,学生可以使用化学知识来对一些现象进行解答,对学生科学观的养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进一步對初中的化学教学进行优化,有效提高初中学生的化学学习水平,各初中教师开始将范例教学这一模式融入到了日常教学之中,期望能够通过这一教学模式的运用,切实提升化学课堂的教学质量。

1 范例教学法

以往的教学模式都是以知识点讲解为主,将学生可以熟练掌握每一知识点为目标。这样的教学方式虽然具有一定的可取之处,但想要让学生达到全部掌握的程度,难度相对较大,且使用这种教学思维开展教学时,学生的思维并没有得到有效的锻炼,只是在被动接收着知识,并没有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但范例教学更加提倡高质量教学,强调对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培养,更加看重对学生逻辑能力的优化。通过例子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的本质与规律,进而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因此范例教学法值得大力推广。

2 范例教学法的使用原则

2.1 基础性

在化学教学中使用范例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化学知识点,因此在使用时要以化学基础知识为主,要按照学生知识掌握水平以及智力水平,合理安排教学的内容,并要以优化学生化学基础知识为原则,以学生的视角科学制定教学步骤。以《空气》一课为例,教师在对此课进行教学时,如果抛弃范例教学法采用普通方法,那么学生針对《空气》一课知识产生疑惑,甚至不理解之处居多。但是相反,如果教师运用范例教学法对《空气》一课展开教学,因为空气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气体,其本身就占据了基础性的作用,加之教师采用案例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以学生的视角解释空气在生活中扮演的角色,通过对学生知识理解水平的了解,制定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与步骤,将基础知识作为根本前提从而展开教学。那么这样一来,学生不仅能够深入地理解这一课知识,也能够以化学的角度理解空气,为今后的化学学习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2.2 范例性

所谓范例性就是指,老师在进行范例教学时,所用案例必须经过仔细的思考,并要确定具有范例作用之后,才可以在教学中使用,这样才能将范例教学的功能发挥出来。例如教师在进行《氧气》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在讲解氧气相关知识时,可以先将其与之前讲解过的《空气》进行结合,让学生有效区分空气和氧气。随后,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氧气,教师可以采取实验的方式,通过实验制取氧气。在实验之前,教师要对此次实验所达成的效果进行考虑,在明确了对学生的实际作用之后,方可展开实验。教师要准备KMnO4紫黑色固体、试管、酒精灯、铁架台、带胶塞的导管、棉花、集气瓶、玻璃板、水槽等设备。①根据要求将仪器连接好,对装置的气密性进行检查;②在试管内装入足量的高锰酸钾,并在试管口处塞入棉花,使试管口略微向下倾斜,试管中的导气管要稍微多出胶塞一部分,以便收集气体,只有将导气管的一端放置于水中,在集气瓶内灌满水,倒放置水槽中,准备收集;③将酒精灯点燃,使用外焰将高锰酸钾加热;④运用集气瓶收集导气管制造氧气。完毕之后将集气瓶放置于桌面,熄灭酒精灯。在这一实验中,学生能够真正了解到氧气的收集过程,通过实验的方式也将教材中有关知识进行理解,进而发挥范例教学的真正效果。

2.3 基本性

与基础性类似,基本性也是要让老师注意对化学知识的规律以及概念的讲解,要利用实例对化学知识点进行全面的解析,并利用典型的课堂问题,对学生的化学思维进行锻炼。同时要利用典型实例对重点知识点进行深层次讲解,保证范例教学使用质量。例如教师在讲解《质量守恒定律》一课时,便要首先讲解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即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并通过微观解释以及化学反应前后的宏观、微观解释等知识点的讲解,为学生设置问题,比如让学生判断正确的化学式等,以此活跃学生的思维,达到优化教学的目的。

3 范例的使用策略

3.1 课堂导入中使用

范例的恰当使用增加了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主动性,实现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探究中,通过对范例的分析和思考来获得化学知识。教师在使用范例进行教学时,可以将范例应用在课堂伊始的导入部分,使学生对整堂课都产生学习欲望。“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在课堂导入部分引入范例会使学生把目光集中在课堂教学内容上,集中精力,以饱满的热情和主动性参与到接下来的课堂学习过程中。例如在刚刚教学生化学知识时,为了使学生对化学学习可以产生欲望,教师就可以通过“无法烧坏的手绢”这个实验范例来带领学生进行思考和分析。

课堂导入部分,教师给学生拿出酒精和水,按照3∶1的比例配成液体,之后将手绢沾湿在液体中,然后用火柴点燃这块浸湿的手绢,学生们会惊奇地发现等到火焰熄灭后,这块手绢还是完好无损的。神奇的化学实验现象瞬间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主动性,他们对化学会充满向往和好奇,从而带着兴趣进行知识的探究。

3.2 自主探究中使用

学生才是课堂学习的主人和主体,教师要充分地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人翁地位,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通过自己的分析和探索来获得化学知识。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适当的教学范例来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分析,通过对范例的分析来活跃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产生探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而逐步地获得化学知识。

例如在学习《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时,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思考:冷饮店中常常会用一些雪块状的固体加入水中,之后得到冰凉的汽水,这个雪块状的固体是什么东西?教师的问题引发了学生的主动探究,使学生产生了探究的热情和欲望,通过对范例的分析,学生会明确其中蕴含的化学知识,提高应用能力。

3.3 合作学习中使用

合作学习是新课改所提倡的一种学习模式,合作中学生会畅所欲言,纷纷表达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进而开阔学生的视野,有利于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教师给学生提供范例鼓励学生合作探究会促进学生在思考中收获知识,提高能力。例如教师鼓励学生讨论:生活中人们会利用稀盐酸来除去铁锈的化学原理是什么?合作中学生在沟通和交流中会丰富认识,深刻理解,进而达到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的目的,实现知识和能力的双丰收。

4 结语

初中化学是我国学生学习化学最基础的知识。学生在初中阶段接受的化学教育是让学生对化学学习产生兴趣的关键时期。初中学习化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兴趣,使学生了解基本的化学常识、学会初步的化学知识分析的能力。总之,在初中化学学习过程中,教师采用范例教学不仅可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还可以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探究过程中,实现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實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黄晓鲜.范例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教学参考,2016,23(14):100-100.

[2]李生山.范例教学在当前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思考[J].新课程:中,2017(6):128-128.

[3]卿晓萍.范例教学在当前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学苑教育,2016(5):79-79.

猜你喜欢

化学知识点探究
关于口罩 这10大知识点你必须知道
设问引导探究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知识点自测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二次根式”复习精讲
科学分析,高效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