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宿建筑设计在历史传统民居建筑中的应用与研究
2018-10-21陈一新
陈一新
摘 要:历史传统民居如何正确保护再利用,一直是随着我国新农村快速建设而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而近几年在内地兴起的民宿热让建筑业、旅游业有了新的发展方向。本文主要探析了历史传统民居建筑的民宿建筑设计,旨在历史传统民居建筑改造方面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历史传统民居建筑;民宿建筑设计;应用
1 民宿设计概念分析
民宿主要是指利用自用住宅的空闲房间,通过有效结合当地人文、自然景观、生态、环境资源及农林渔牧生产活动,以家庭的副业方式进行经营,提供给旅客乡野生活性质的住宿场所。民宿的形态因为世界各地环境与文化的不同而略有差别,例如,有法国以城堡为主、日本以民宿为主、北欧以农庄为主、美国的HOMESTAY等等,它们的共同特点就是带有当地民宿特点,深受全世界旅游者的喜爱。文化的不同造就了多样化的民宿风貌,民宿建筑设计工作中应该结合当地的乡土文化、自然景观、周边环境资源,对原住宅进行精心设计、装修,通过与周围环境保持和谐一致。民俗建筑内部生活设施的装修宜采用本土的材料,以方便舒适为目的,将传统建筑与现代化的生活设施进行完美结合,为都市游客提供一个回忆乡愁的住宿场所。
2 民宿特征及类型
2.1 民宿建筑的特征
民宿是一种具有短期、短距的度假场所体验形式。与住宅不同的是,游客是来访者而非主人,民宿是面向所有来访者的住宿场所,但又具有家一般的温馨关怀。与宾馆不同的是,民宿不同于酒店标准化的住宿模式、无论是建筑风格还是人文环境都是具有多元化的,这也是吸引游客的最重要的一点。民宿建筑的特征主要概括为以下几点:
(1)大多是小规模的住宿场所。由于主人家庭环境的限制,客房数量不会像酒店房间那么多,但是住宿设施一应俱全。
(2)具有家一般的住宿氛围。这也是民宿最具特色的一点。与普通宾馆和高档酒店相比,民宿更多了“人情味”,让来访者放松身心、拥抱自然的同时可以感受家的亲切氛围。
(3)结合本土历史背景和地域文化。民宿多设计在具有特色地域文化的地区,丰富的历史背景和建筑环境与民宿结合,相互和谐、更具特色。加之有一些当地的文化和特色体验,让游客的住宿经历更加多元丰富。
2.2 民宿建筑的类型
从建筑角度来讲,民宿建筑对于类型划分并没有严格定义,但从地理位置、建筑产权和设计特色可以简单分为三大类。
(1)是按地理位置分成城市民宿和乡村民宿两种,城市民宿是大部分分布在城市繁华地带,以公寓式大楼为主要形式呈现,室内风格以现代简约风格为主,室内娱乐休闲设施较齐全;而乡村民宿大多依托特色地域环境和旅游景区来发展,历史文化、乡土氛围厚重,以乡村体验式住宿为特色。
(2)是按建筑产权划分,分为传统民宿和社会民宿。传统型民宿则是主人利用自家闲置不用的空间让客人们居住,以家庭副业的方式经营;而社会型民宿是一栋或者几间房屋被投资者租赁下来,然后以经营主业的方式来管理。
(3)是按设计特色分为老房屋改造型民宿、农家体验型民宿、私人别墅型民宿和复合型民宿。
3 民宿建筑设计在历史传统民居建筑中的应用
3.1 建筑外立面改造
建筑外立面改造设计要保留乡村建筑的淳朴风貌并具有特色,要与周围环境协调一致。此外还需要考虑到客房采光以及观景的需求,适度增加建筑正对景观立面的开窗面积,并辅以与建筑、环境相协调的材质(如木格栅),这样的处理会使得在符合采光需求的基础上建筑立面更为统一与和谐。当然民宿氛围的塑造远远不仅仅是对立面的改造,更需要对能体现出当地独特的居住环境、景观以及文化的建筑室内与院落的设计改造。
3.2 室内空间设计
以人为本是民宿社会功能的基石,与室内设计的目的一致。室内空间的功能性划分作为民宿最关键的部分,最直接地影响着民宿价值的实现。现代民宿室内空间尽量在保留原形的基础上,必要时对建筑内空间进行整合和划分,在结构允许的情况下,根据新民宿功能上的需求,拆除一些非承重墙体,利用家具、楼梯、可移动屏风隔断等进行空间重新划分,提供更大容积的共享空间;对卧室、餐厅、休闲室、露台以及院落等空间的动线进行分析规划,考虑人流动线路的主次,避免交叉,保证空间整体的秩序性和灵活性,提高空间的使用效率。
同时,现代民宿室内空间界面的视觉感受,也反映其历史文化、风俗习惯、主题风格和环境气氛等精神因素。在空间界面的处理上要力求简洁,对地域性建筑的独特元素,如夯土墙等,运用创新,简化、抽象以及材质替换等手法,进行创新。在家具与陈设上注重对当地生活方式的重现,家具主要選择具有地域特点的编藤或木制家具,加之一些有代表性的老物件,如老式木箱、灯具、钟表等形成复古元素,与现代的金属、玻璃、造型等元素形成对比,再添加一些绿植和带有地域特点的布艺进行点缀,整体空间界面的视觉感受就会显得更加协调。
3.3 建筑景观院落空间改造
注重对“原型”的统一与变化。即民宿村落的院落布局方式存在很大的相似性;但同时又要依据每个民宿院落的自然条件、宅基条件、功能要求、规模、形状等因素,在设计时使院落之间又存在一定的差异变化,最终形成整体协调统一而又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的民宿院落的空间形态与景观。
注重适应性设计原则,民宿区院落空间的最大不同是使用者需求的多样性,满足不同人群需要与传统村落院落空间功能需求。
3.4 民宿餐厅空间设计
餐厅区域尽量使得空间能够开阔,将室内外空间联系起来,多用“借景”手法,如将南北向墙面改为落地通透的透明玻璃及加大玻璃门扇,以便客人进出同时可将视野延伸到室外,甚至举办大型活动,增强容纳多人同时进出的便利性,同时依靠光照及各种特色装饰品,营造出具有当地特色环境的空间氛围。
4 结语
通过上文的分析能够了解到,在历史传统民居建筑中的应用民宿建筑设计方法能够很好地起到保护和再利用的作用,值得推广和借鉴。
参考文献:
[1] 蔡旭海.共享经济下民宿建筑设计理念的探讨[J].福建建材,2017(8):51~52+102.
[2]张兴建.浅谈民宿建筑与室内空间设计[J].美术大观,2017(4):98~99.
[3]姜羽平.台湾民宿建筑初探[J].建筑与文化,2016(8):242~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