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思想政治教育中“情”与“理”的运用

2018-10-21朱新明

科学导报·学术 2018年18期
关键词:初中生政治思想

朱新明

摘要: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制度的不断完善,人们的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时代的背景下,初中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如何在授课的过程当中融入情与理的思想教育成为了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努力的方向,本文结合个人在实际工作过程当中的经验总结,就情与理在初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当中的运用展开了探讨。具体的分成为四个方面,分别是清除思想障碍,增强讲理的自觉性;靠理疏情;情考理导;情与理的辩证。

关键字: 情;理;初中思想政治教育

一、初中思想政治教育中情与理间的联系

(一)情是理的基础

初中学生的认知有限,他们对理论知识理解也有限,特别是抽象的理论知识让他们学习起来异常困难。另外,由于理论知识异常枯燥,所以在理论知识学习期间学生会有极严重的抵触心理。初中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活动开设期间,若教师一味给学生灌输理论知识,将很难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融入更多的情感因素,可以更好的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理解相关理论。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味地为学生讲授理论知识,导致理论内容与实际学习内容脱节,也很难达成教育的目的。基于此,情感教学活动的开展应具有针对性和目的性。

(二)情感能疏通理论

初中学生很难对思想政治教学中的理论产生深刻的认识。并且由于理论自身有其抽象性,所以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需要借助理论知识的讲解,使知识内容更鲜明和具体。情感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工具,每个理论均有一定的历史情感因素融合其中。通过对该理论的背景、情感因素进行简要分析能获悉:使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知识,是学生快速掌握知识的最佳途径之一。

二、初中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情的教育

情是人的一种内心活动,是人的基本需求之一,也是人最为信赖的精神基础。人的感情能够左右人的行为,消极的感情使人变得消沉,积极的感情给人增加动力。在初中思想政治教育中,如果不能将初中生的感情调动起来,就会导致他们对学习产生消极心理,相反,培养他们对学习的感情,能够促进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因此,要加强对初中生学习情感的培养,促进他们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的提高。

第一,教师要关心和关注学生。初中生在学校的时间很长,相对缺少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在学校缺乏他人的关心和关注,而且在初中生的年龄段他们的心理很需要别人的关注和关心。而且,通过对他们的关心和关注能够有效的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促进他们对教师的信任,能够让他们对教师教授的理论的信任和兴趣。因此,教师要加强对初中生的关心和关注,让他们有被重视和关爱的感觉,使他们内心能够感到温暖。教师加强对初中生的关心和关注可以在课堂上多和学生互动,也可以点名让初中生说出自己对某一知识点的想法,让学生有受到重视的感觉。

第二,教师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并且与学生相互尊重。在现实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在内心觉得自己年长,很难放下架子与学生沟通,不能将学生当作自己的朋友来看待,在教学上将学生当作下属一样的管理,不够尊重学生,也得不到学生的尊重。这种老师在教课时学生会有很大的抵触心理,教学效果低。还有些教师对一小部分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很关注,很爱护,在课堂中就与这一小部分学生互动,不能公平的对待其他学生,使其他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受到打击,对思想政治的学习也没有动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尊重学生,只有尊重学生才能得到学生的尊重,才能促进学生对所教授知识的尊重。另一方面要对学生一视同仁,不能因为学生的成绩好坏而将学生区分教育,要注重整体教学效果,要充分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对初中学生的影响,使每个初中生在思想政治教育课中都能够受到教育。

第三,教师在教学中要耐心细致的教导,并且要平易近人。初中学生理解能力不足,加上思想政治教育中很多理论知识较难理解。因此,在教育过程中,为了使学生能够完全理解教学内容,初中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多些耐心,谆谆教诲,平易近人,让学生感到情切并且能够理解相关知识。初中学生处在容易冲动的年龄,教师应当适当理解他们的年龄和性格特征,针对每一个学生的性格特点以耐心和平易近人的态度多对他们进行疏通教导,化解他们的冲动情绪,促进他们对教师的好感和爱戴。

三、初中生思想政治教学中理的应用

在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理的教育是中心环节,也是初中思想政治教学的任务与目标。所谓的理是真理,有着逻辑性与条理性的特点,在讲理的基础上能够得到别人的肯定,让他人相信和服从。在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在理的教育中可以使学生有效地把握思想政治教学中的精妙之处,推动学生相信和服从思想政治教学中的理。

一是在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应注重说服教育,通过理使人信服,如此一来,学生才可以真正地心服口服。教师应注重自身综合能力的发展,这样才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变得游刃有余,让学生可以明白阐述的理,以及由心理上认可。初中学生缺少较好的包容能力,会在教师教学中的理挑刺,因此教师在说理的过程中,不但立足于事实来说理,而且尽量确保语言的简洁明了。

二是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在对理的教育中,教师应指导学生结合实际探究理,不可以误导学生或者是生搬硬套大道理,应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让学生并非一味地相信理,以使学生在探究、理解、接受理的基础上形成积极主动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避免学生不进行探究就相信理,从而实现学生辨别能力的提升。

三是注重了解学生,教师需要把握所有学生的实际学习现状,从而实施更加有针对性和目的性的教育。因为初中学生存在显著的性格差异性,以及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表现得不是非常轻易,所以教师需要对初中学生平时的学习、生活进行参与,多关爱他们,且探究适宜跟初中学生进行交流的时机,从而清楚其心理活动和状态,最终更好地开展理的教育。

四、情与理辩证

对于初中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如何正确的对待情与理的辩证关系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在不断思索的议题。二者之间的关系能否被正确的处理,对于我们整体的工作成效是至关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方面在于如何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而这个工作目标就需要有效的借助情感的辅助。在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交流过程当中,能够形成民主平等和谐氛围,运用情感来感化对方更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最终能够有效的完成思想政治的轉变过程。情感的交融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缩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距离,彼此的关怀与情感交流实际上是为了实现思想转换的过程。通过营造良好的情感交流氛围的方式,更能够让彼此产生共鸣,进而能够快速提升我们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另外一个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任务在于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他们学会热爱祖国,情系社会主义的建设,服务于社会。因此,对于每一个初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而言,应该要学会辩证的看待情与理之间的关系。

结束语

初中学生受到年龄因素影响,心理承受力有限,所以有必要使用情理交融的方式开展初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情与理的教育活动开展需要契合初中学生的性格因素,强化初中生的教育,这能拉近师生间的心理距离,从而使初中学生对教学有正确的认识。情理教学运用中,两者的结合应用显得十分必要,重视两者的平衡是让教学收益的关键。

参考文献

[1]邵钰明.初中思想政治教育中“情”与“理”的运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5(06):14-15.

[2]申卫革.“情”与“理”在初中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6(11):12-13.

[3]吕康辉.全球化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6.

猜你喜欢

初中生政治思想
办公室政治
第1课夏商周政治制度教案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我得了一种叫手痒的病
极限思想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讲政治要防止几个误区
一次函数中折射的重要思想方法
浅谈如何有效地学习初中语文
探究初中生数感的培养
政治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