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院校数控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探讨

2018-10-21邱华佳

科学导报·学术 2018年18期
关键词:数控专业市场需求高等院校

邱华佳

摘要: 随着长三角与珠三角地区的大型制造业快速发展,企业中对技术人员的需求不断提升,通过对近年来某地区中数控专业毕业生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对数控专业毕业生的岗位任务,职业成长规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等进行简单的分析与阐述,提出在数控专业教育教学中制定和不同等级的职业要求相适应的教学设计思路和课程内容。

关键词: 高等院校;数控专业;人才培养;市场需求

在制造业的发展过程中逐渐朝着自动化与集成化生产方向发展,在产品生产过程中数控技术应用可以有效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的生产质量,同时也是实现制造业自动化的重要基础[1]。随着数控加工技术和数控机床的发展,在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中对高素质高技能的数控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已经成为重要的课题,目前随着数控技术在生产制造行业中的广泛应用,科技水平提高,产业结构调整,企业对于数控技术专业人才要求和需求都发生了变化,在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中应和企业对数控技术人才需求进行社会调研,从而根据数控技术专业学生的工作岗位及工作任务,明确数控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目标,明确具体的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

一、数控专业市场需求情况调研

当前我国制造行业在发展中形成三种模式,即珠三角模式,以集团化合大型化为特点进行加工,劳动力资源丰富,属于劳动密集型和加工密集型产业;以江浙地区为代表的民营企业,具有大型化和集团化特色,技术含量较低,但发展势头迅猛;最后一种是以技术密集型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在沿海产业带中制造业出现聚集效应。在调研过程中通过对汽车、数控机床、模具等制造业重点企业进行调研,使调研结果具有代表性与科学性,其中模具制造业有3家,汽车制造业6家,数控机床5家。所调研的企业均为行业龙头企业,具有代表性,调研对象为车间部门领导、公司领导或企业人事经理,主要调查内容包括企业中数控技术的应用情况,人才来源,技术人才学历、工作岗位类型等。由于毕业生专业的选择对毕业生的工作性质及未来去向产生直接的影响,同时也反映出各个地区中产业结构的调整及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2]。某地区中高职院校数控专业毕业生就业主要聚集在长三角与珠三角地区,和调研企业分布区域相同。本组随机抽取30%的毕业生对其实际工作岗位和职业成长进行调查。通过问卷调查法,召开座谈会或走访等多种调查方式,对企业领导,生产技术人员、人事管理人员等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毕业生的级别、岗位名称、岗位职责等进行调查。在毕业生调查中通过跟踪调查法来对优秀毕业生进行就业跟踪,从而了解毕业生初次就业岗位及岗位升迁情况。

根据调研结果发现,企业数控人才来源中从学校招聘应届生的占43.6%,从社会招聘占39.5%,从企业自行培养的占16.9%;企业中数控技术人才学历状况:中专及以下的占49.7%,专科占38.5%,本科及以上的占11.8%;工作岗位类型包括:一线生产工人47.6%,机床安装调试人员14.1%,生产现场技术人员36.8%,上述均能从事的综合类岗位1.5%[3]。在对毕业生就业调查中发现,近三年来毕业生就业岗位中从事生产一线人员的占76.4%,生产现场技术人员12.1%,机床安装调试人员7.3%,生产组织管理人员4.2%;毕业生在就业两年后就业岗位发生了变化,其中一线生产人员34.1%,生产现场技术人员34.7%,机床安装调试人员24.3%,生产管理组织6.9%。根据学生就业岗位变化情况发现,学生实践技能不断增强,可以有效适应企业生产需要,具有较强的职业适应能力。

二、高职数控专业人才培养

(一)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在对数控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过程中,首先要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兼顾学生职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基于汽车制造业、模具制造业、机电产品制造、装备制造等多个行业进行人才培养,适应行业生产一线、建设及管理类的需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具备工装设计、机械加工工艺和数控加工工艺,可以熟练操作数控机床、特种机床和普通机床进行产品加工,利用专业的CAD软件进行设计,可以独立进行数控机床安装、调试与维护,从事车间生产与管理类技能人才[4]。

(二)進行专业职业能力分析

(三)在高职数控专业人才培养中,学生主要就业岗位为生产一线人员,、生产现场技术人员、机床调试与维修人员、生产现场组织管理人员等,分别对应的工作内容为对机床产品进行加工制造、对产品加工工艺方案和数控编程进行制定,负责机床维修与保养工作。根据当前高职数控专业学生岗位及工作任务,考虑到学生职业能力的迁移性,明确数控专业职业范围,即产品制造和机床操作,产品工艺设计,数控编程、机床维修、安装与调试。根据学生能力的跃升,将专业职业能力分为职业基础能力、核心能力和拓展能力,这三个等级是逐级递升的关系,实现等级提升的前提是具备前一级能力所包含的职业技能[5]。在专业课程设置应突出技术的应用性和职业性,其中技术应用性主要考虑到数控技术专业生产、建设与管理的工作性质,决定了教学内容是否适用,并根据专业的规范标准和岗位技能,对数控专业的原有课程体系进行重构,将一些不符合或是远离职业能力要求的课程废除,对多门课程中基于同一项职业能力要求的进行整合。

结语:

人才培养方案的和制定需要根据市场需求为依据,对人才的培养质量进行评估,根据市场需求的动态性特点,进行专业课程设置,提高数控专业技能型人才的职业能力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田朝辉.技术发展态势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启示——以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为例![J].菏泽学院学报,2017,39(5):111-118.

[2]姚金凤.基于订单培养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以唐山职业技术学院新能源汽车订单班为例[J].时代农机,2017,(8):214-214.

[3]陈蒙.基于能力培养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构建[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7,30(20):24-26.

猜你喜欢

数控专业市场需求高等院校
A Private Practice
2018年一季度中国理财市场需求潜力地区排名
数控专业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策略
以数控专业毕业生企业调查促进教学改革
数控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索
面向市场需求的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浅谈一体化教学在数控专业中的应用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定位及改革取向研究
浅析VB程序设计教学方法的改革
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