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译者主体性视角下“傲慢与偏见”两个译本的对比研究

2018-10-21肖婷

科学导报·学术 2018年19期
关键词:译者主体性傲慢与偏见对比研究

肖婷

【摘 要】翻译作为一种复杂的跨文化的人类行为,受到作者,译者和读者等众多因素的影响。这项研究中,作者将从译者主体性的角度对王科一和孙致礼翻译的“傲慢与偏见”两个翻译版本进行比较研究。希望探究译者在本研究中的作用,可以为今后的翻译研究和翻译实践提供一些启示。

【关键词】译者主体性;对比研究;傲慢与偏见

1.译者主体性的三种介绍

1.1译者主体性的定义

随着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译者的主体性已经成为翻译研究的热门话题。许多现代研究和翻译理论已经进行并应用于译者的主体性研究。然而,关于译者主体性定义的基本问题仍然存在争议。在探讨这个问题之前,理解主体和主体性的概念是很重要的。

1.1.1主体和主体性

主体是一个与客体形成对比的哲学术语。它指的是与客体具有主观体验,主观感受或联系的特征。换句话说,主体是具有为特定目的重新制作和控制对象的能力的人类。翻译的主体是从属于主体的特殊子语言。根据许钧的说法,关于国内外翻译的主题有四种主导意见:

(1)译者是翻译的专属;

(2)翻译主体涉及作者和译者;

(3)翻译主体涉及读者和译者;

(4)译者主体涉及作者,读者和译者。(Xu,2003:10)

在本研究中,翻译人员将被认为是翻译过程中唯一的主题。

1.1.2译者的主体性

作为翻译过程中的主观因素,译者总会涉入翻译的过程中。虽然已经承认翻译活动涉及作者,读者和译者的角色,但译者主体性的定义没有达成共识。然而,人们普遍认为译者在整个翻译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许多学者都对译者主体性的定义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许钧认为,“译者的主体性是译者在翻译行为中有意识地揭示的自我意识和创造力”。(Xu,2003:345)后来他进一步指出“译者对自己主体性的自我意识是译者的个性和创造力......译者的主体性中心是译者的审美目的和创造力(Xu,2003):9)”。屠国元将译者的主体性定义为:“译者的主体性是译者在翻译活动中的主观能动性,受到边缘主体或外部环境的影响,以满足目标语言的文化需求。这种主观能动性具有自主性,主观能性,目的性和创造性。“(Tu,2003)1.2译者的主体性的特征

1.2.1目的性

他或她自己的意图和对翻译活动的选择,从而使翻译成为在特定情况下发生的有意和有目的的行为。特定译者的翻译通常是受个人世界观,思维方式和审美意识影响的结果。关于不同译者不同目的的特殊性,“目的性”,即“有明确的目的”,是译者主体性的一个突出例证。

在翻译过程中,翻译人员面临各种选择,例如翻译内容,翻译对象以及翻译方式。所有上述选择都是由译者的特殊目的决定的,而目的则直接体现在译者的主观能动性上。

1.2.2限制性

尽管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主体性得到了很多关注,但应该注意到主体性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这意味着译者只能在相对自由中表现出他的主体性。换句话说,译者的主体性受到限制。限制因素主要有两类,即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外部因素主要包括源文本的约束,译者周围的社会和生活环境,翻译者面临的文化传统和社会意识形态。内部因素主要集中在译者的个体价值取向,语言和跨文化意识以及个人审美偏好等方面。

1. 2.3创造力

虽然受到各种因素的限制,但译者仍有足够的空间在翻译过程中展示自己的创造力。创造力是译者的内在特征。译者主体性的上述三个特征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它们是不可或缺的,相辅相成。

2.从译者的主体性角度分析“傲慢与偏见”的两种翻译版本

在本章中,作者将在译者的主体性指导下,从译者的选择,语言因素和文化因素等方面对两种翻译版本进行比较。

2.1译者的选择

翻译不仅仅是语言之间的传播,而是在很大程度上的心理活动。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首先是一个读者,他打算用他或她的特定理解来理解源文本,这最终将决定他或她的翻译选择。在这一部分中,将分析译者主体性关键影响因素,即译者的翻译思想。

2.1.1翻译思想

在谈到他的翻译思想时,王科一的翻译从不局限于原作的形式和字面意思。他的翻译风格因具体情况而异。他可能会改变翻译的词序和风格,以传达源文本的艺术观念和精神。作者将讨论如何用以下例子说明译者的主观性。

Example:

“Why,my dear,you must know,Mrs. Long says that Neitherfield is taken by a young man of large fortune from the north of England;that he came down on Monday in a chaise and four to see the place,and was so much delighted with it that he agreed with Mr. Morris immediately;that he is to take possession before Michaelmas,and some of his servants are to be in the house by the end of next week.”(Austen,2008:2)

王的版本:

“哦,親爱的,你得知道,朗格太太说,租尼日斐花园的是个阔少爷,他是英格兰北部的人;听说他星期一那天,乘着一辆驷马大轿车来看房子,看得非常中意,当场就和莫里斯先生谈妥了;他要在 ‘米迦勒节以前搬进来,打算下个周末叫几个佣人来住。”(Wang,1978:1)

孙的版本:

“哦,亲爱的,你应该知道,郎太太说内瑟菲尔德让英格兰北部的一个阔少爷租去了;说他星期一那天乘着一辆驷马马车来看房子,看得非常中意,当下就和莫里斯先生谈妥了;说他打算赶在米迦勒节以前搬进新居,下周末以前打发几个用人先住进来。”(Sun,2010:3)

这是班纳特太太和班纳特先生之间的对话。班纳特太太急切地告诉班纳特先生,有一个令人兴奋的消息是“一个有钱的年轻人”来到这个国家。对班纳特太太来说真是一个好消息,因为她一直渴望将自己的一个女儿嫁给这样一个富有的男人。班纳特夫人迫不及待地用一句话向班纳特先生讲述重大新闻。在原始文本中,实际上只有一个句子由三个由分号分隔的从属条款组成。王科一和孙致礼都遵循原文的一般结构,将其翻译成句子。区别在于从属条款的翻译。王科一打破了原有的结构,并将其改为几个简短的条款,使其更加简化。与王科一不同,孙致礼保留了原始句子结构。王与孙的翻译差异与他们的翻译思想相呼应。王拥抱“精神上的相似”,而孙则努力保持正式的相似性和精神上的相似性。

结论

翻译作为一种复杂的跨文化人类活动,受到涉及作者,译者和读者等众多因素的影响。毫无疑问,译者是翻译活动中最重要的因素,其主体性在整个翻译过程中有重要影响。在这项研究中,作者基于以往的理论,对译者主体性对翻译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为了阐述作者的观点,对孙致礼和王科一的“傲慢与偏见”两种翻译版本进行了比较研究。

参考文献:

[1]Austin,J. Pride and Prejudice[M]. Oxford and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0.

[2]奥斯丁. 傲慢与偏见,孙致礼译. 南京:译林出版社,2010.6.

[3]奥斯丁. 傲慢与偏见,王科一译.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8.

[4]屠国元“译者主体性:阐释学的解释”,中国翻译 5(2):8-14. 2003.

[5]许钧. 翻译论.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

(作者单位:长沙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猜你喜欢

译者主体性傲慢与偏见对比研究
文学翻译主体的诠释学研究构想
从译者主体性解读曾朴的翻译思想
目的论视角下译者主体性的发挥
诗歌里的低诉,苍凉中的守望
可怜又可悲的女人
模因论视角下的英汉网络语言对比研究
《傲慢与偏见》汉译文片断对比评析
汉藏数词对比
传统中药学与生药学的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