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居住区园林绿化设计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8-10-21贺敬敏

装饰装修天地 2018年2期
关键词:问题及对策建设

贺敬敏

摘 要:由于城市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人们对居住环境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目前在居住区的绿化设计中出现的问题将是设计者都需要面对的一大课题。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居住区绿化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居住区;园林绿化设计;建设;问题及对策

1 引言

居住区的园林绿化是一种绿化系统,它的直接目的是供居民利用和享受。居住区的绿化设计及其建设应该结合生态学理论,重现自然,保持小区的生态平衡,提出人和自然和谐共存的理念,将园林绿化的系统性与生物繁衍的多样性及植物造景做中心的可持续性联合起来,最终使绿化在平面上实现的系统化、时间上体现相关性、空间上展现层次性。

2 居民区绿化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2.1 绿化设计的片面性

很多小区的绿化设计师投入大量的精力满足人们的视觉观赏需求,将绿地用作公共交往的主要场所,却对绿化的生态作用不予重视。绿化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但实际上许多小区的绿化实况却是大面积的绿地占用了人们休息的空间,同时减少了能够称为“绿色屏障”、可以提高环境质量的树木的数量,步入了小区绿化的误区。很多小区使用大面积的绿地建造假山或者小品等构筑景物,达到视觉享受的目的,但此类将绿地硬质化的做法只能缩减绿地面积。而且,来自不同区域的园林绿化要素风格并不相同,结果造成绿化环境不能自成一体,显得有些杂乱,因而对居民的身心无益。

2.2 绿化的人性化成分不足

当前,我国很多的居住区绿化在许多方面不能保证“以人为本”。例如,有的居住区的绿化设计不能满足残疾人的顺利出行;部分居住区的绿化设计没有将老人和小孩的活动需要考虑进去,没有专门为他们设立活动场所;部分居住区的景观设计比较粗糙,不能从真正意义上营造人们所期望的环境。园林绿化的设计要把握好“以人为本”,最关键的是设计者需要彻底地了解当地居民的年龄结构或者职业、生活特点、生理需求等,从而实施其全方位的人性化设计,如此才可以做到即使是一个很小的细节也能使人们感觉被尊重、被体贴,渗透绿化设计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绿化设计不应该盲从、不能够失去自己的个性、更不应该忽略当地的地方特色。居住区需要适地适树,最好选择可以观赏的乡土树种及花卉。

2.3 绿化的类型较少,功能分区不够

居住区的绿地通常包括:公共绿地、道路绿地、宅旁绿地及配套的附属设施绿地。一般来说,高层住宅区中多数缺少完备的绿地系统,相对来说,宅旁绿地及道路绿地较多,而公共绿地、配套的公建绿地面积非常少。此类单一的绿化方式,不仅仅造成居民的户外活动空间有限,而且对居民與居民之间的交流沟通无益。

3 对策

3.1 居住区环境和城市环境交相渗透

对居住区绿地来说,室内与室外绿色景观相连不仅是十分关键的,而且是非常必要的。保证室内绿化,将阳台绿化与庭院绿化相连,道路绿化和中心花园绿化链接,除此之外,还应该确保居住区绿地不断向外扩展,使之与自然生态系统链接,这就是现代居住区的绿地生态景观工程开展的目的。对于居住区的园林绿化设计应该维持居住区内外的树木的连续性及完整性。

3.2 创造多样化地形地貌的小环境

人们视觉里的大自然,其地形高低起伏,营造高低起伏的地形环境更容易让人们感受自然。此外,地形的起伏性使得植物的多样性得以体现,由此不但能够丰富景观的层次,让各种植物呈现层次上的改变,而且可以感受景观的抑扬顿挫之感。对绿地面积不宽裕的住宅区,模仿自然的地形是十分重要的,这不但能够扩展绿地的面积,营造区域性的小环境或者小气候,对地表径流及排水亦有利处,而且可以降低由于地下水位太高造成的植物种植难度,助于种植雪松等不耐涝的作物。不过通常地形起伏的坡度不可以过大,高度应该满足0.5~1.5m的范围,进入坡度太陡的小区不免有种闭塞、压抑之感。

3.3 恰当采用水景辅助

水是生命的本源,凡是有水的地方就存在灵气。从生态方面讲,采用重现自然联合现代园林的包装方式,让水呈现流动跌落的现象,不但能够加大空气的湿度,调整气温;而且可以从视觉上赋予人一种美感。比如:溪流、水池、喷泉或者能够靠近的水域都能构成一种动态景观,使居民们舍不得离开。对于部分的大型居住区则可以利用溪流或者小河等水体,也可以栽植水生植物或者是饲养观赏鱼类,来实现人们亲水愿望,以达到心理上亲近自然的目的。不过水景的营造须十分谨慎,一定不能让水景设计作为小区绿化的失败处出现,例如:由于资金不足而造成的喷水池干涸、不能流动的水逐渐腐蚀等情况时有存在。所以,住宅小区的附近如果没有天然的河道能够“借光”,需谨慎营造大型的水景,即便水较充足,也最好设计成青片石驳岸、卵石驳岸、自然草坡等形态自然的水体边线,一定不可以建成水泥河堤。此外还需增强水体管理,维持水面的清洁。

3.4 巧妙地使用硬质景观

目前,园林雕塑小品在居住区绿化时经常采用,合理的使用此类硬质景观能够达到较强的视觉效果,满足人们的视听需求。进行小区绿化时,巧妙地设置部分园林雕塑小品,常常可以发挥其组织、点缀空间以及衬托主题和意境的功用。进行居住区内的园林雕塑小品的选定时,应该考虑其质量、题材、姿态、摆放位置和质感等,特别应该在园林雕塑小品的取意上投入大量精力。铺装广场可以供人们进行沟通、休闲或者娱乐。作为公共空间,铺装广场的设计的表现手法也十分多,比如:几棵大树或者几块山石就可以满足人们的视觉享受,聚集大量的人群,营造适宜活动的空间。

3.5 多用植物创造多样化景观

植物材料不但属于造景素材,而且是构成观赏的要素,所以正确地选用树种、合理的配置才能够充分发挥植物的优点,从而营造美景。第一:进行栽植设计时需把乔木或者灌木和藤蔓植物相连接,常绿植物、落叶植物与速生植物、慢生植物相连接,与此同时,可以适度的栽植一些时令花卉或者草坪,把植物搭配成高、中、低3个层次,不但增加了植物的种类,而且可以最大限度的实现三维绿化。第二:对于居住区的绿化可以采用缩减草坪或者是花坛的面积,多栽植常绿树,少栽种应落叶树的方法确保绿视率维持在一定水平。第三:进行植物配置时需要表现四季有景或者三季有花,根据绿化植物具有可观赏的特点,实施色彩的调整和组合,使之最终显得协调。按照植物的可见的色彩(如:花、叶、果实、枝条及树皮等)在一年四季中的不断改变进行植物布置,进而营造季相性景观。

3.6 遵守适地适树准则

居住区的绿化应该适地适树,做好选择具有有观赏价值的乡土树种或者是花卉。乡土树种属于苗木,不仅树势较强,而且极易在常德地区的圃地进行培植,非常容易适应常德地区的土壤及气候,种植后很快就可以恢复生长势,还可以对病虫害产生很强的抗性。选择乡土树种不仅能够减少绿化费用,而且对植物的管理养护有益。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由于我国城市化的脚步越来越快,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和生态环保意识也有所提高,关于居住区环境的营造也成为了人们关心的焦点。所以,居住小区的绿化设计应该不断被优化,以使住户享受优雅的居住环境,从而促进居民的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 于立宝,李丹雪,刘洋.哈尔滨新开发居住区园林绿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4(3):99~101.

[2] 章彦琛.哈尔滨居住区植物景观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5.

[3] 李孟泽.城市园林保险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5.

[4] 雷涛.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建设的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5.

猜你喜欢

问题及对策建设
寒露
质量建设永远在路上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探究
对我国国际贸易融资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浅议财务会计管理在工程企业中的问题和对策
关于在全国城市建设中实行《公共艺术百分比建设》方案的提议
城市雕塑是一项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