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市政公用工程道路路基施工技术的探究

2018-10-21李奎李海华

装饰装修天地 2018年2期
关键词: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技术

李奎 李海华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建设的不断加快,人们对城市交通道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路基施工是道路建设的重要基础,直接关系着市政公用工程的建设质量,因此,应该加强对市政公用工程道路路基施工技术的研究,提高路基施工质量,进而保证市政公用工程道路的整体质量,更好地为人们的出行安全服务。本文从路基施工技术在市政公用工程道路中的重要性着手,对市政公用工程道路路基施工技术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市政公用工程;道路路基;施工技术

1 引言

路基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市政工程结构的稳定性和整体性,在实践过程中需要从路基施工现状入手,理解路基项目对市政工程建设的影响,最大程度提升路基稳定性、安全性和坚固性。根据现有路基施工要求可知,以全面的路基施工技术作为基础,强化基础保障施工,能满足现有施工形式要求。确保市政工程符合城市化建设要求,能为工程发展奠定基础。

2 市政公用工程道路路基施工的重要性

在市政公用工程道路建设过程中,路基施工技术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般情况下,路面工程的设计工作都是将路基性质当做首要因素。当铺面因为路基土层的情况而受到影响导致出现严重后果时,就需要应用路基施工技术来进行改善,例如利用设置阻水或者不透水层来降低地下水渗流造成的影响,再例如运用加劲材料提升路基的承载力、用换土来解决软弱土层的问题或者是采用轻质土壤材料。路面质量会受到路基土壤性质高低的影响,从而发生直接改变,非塑性土壤为最佳的路基土壤,因为如果是塑性土壤,水会使塑性土壤强度在很大程度上有所下降,导致承载力不足,从而导致路面不同程度损坏,因此,必须要充分了解路基施工技术,并进行有效应用。

3 市政公用工程道路路基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在目前的市政公用工程道路路基施工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影响着路基施工的质量,进而影响市政公用工程道路的质量。下面将对这些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以便找出解决的办法。(1)市政公用工程道路需要保证路面行车的安全,因此其路基必须要具有一定的强度和使用寿命。但是某些地区的地下土层强度不够,甚至有的是天然的软土层,强度严重不足。因此在受到地震的自然灾害的冲击时就会发生下沉或者变形等问题,严重影响着道路的通行安全。所以需要对这些地下土层强度不足的地区进行补强。(2)市政公用工程的道路不可以都是笔直平坦的,如在城市道路中随处可见的边坡,在对边坡路基进行施工处理的时候,要想办法提高其抗雨水冲刷的能力,保证市政公用工程道路的整体质量。(3)针对路基土壤强度不足的问题,一般市政规划设计部门会采取在土壤中添加硬质土壤或者其他高强度材料的方法来增加土壤的强度。而这种补强的方式又会带来新的问题,就是对于路基的沉降和剩余沉降的比例难以控制。

4 市政公用工程道路路基施工技术研究

4.1 市政道路路基挖方施工

路基挖方是整个市政道路施工的重点所在,在正式开挖前,需要做好相关排水工作,按照现有方案进行落实。施工过程中兼顾到土质特点和稳定性要求,要做好相关防渗工作,保证周边建筑物的稳定性。在砌体稳定性评估中,为了避免障碍物对整个项目产生影响,挖方施工阶段最大程度维护边坡稳定性,最重要的是不能毁坏现有施工步骤,在开挖阶段要选择分层开挖的形式,合理选择挖方材料,材料审核后,批准后使用。开挖阶段,尽最大可能保持路基排水性能的畅通性,尤其是在土方开挖过程中,需要做好基础处理工作,以维持边坡稳定性作为基础,尤其是在重点部位需要妥善处理排水工作,在挖方作业过程中,为了不对周边临近的建筑物产生损坏和不良影响,在开挖阶段,要合理选择材料,材料通过审核后,才可以使用。机械设备开挖处理过程中,针对具体要求,要在控制好路面的标准高度和坡度,对于地形比较復杂的区域,采用人工挖掘的方式进行,此外要严格控制路面高度,以维护边坡稳定作为前提,采用自下而上的挖掘方式,避免出现乱挖的情况。

4.2 填方路基施工技术

自然土是施工过程中常用的填筑路基土壤。在填方路基的过程中,必须要严格分析检测自然土,并且通过检测对该土壤最适合含水量、力学性质等进行充分的掌握。为了能够更好的进行填方路基施工,还需要提前做还路段测试,得出施工相关数据后才可进行大型的填方施工。路段测试的主要内容有:合理安排施工设备、测试出样土的稀疏指数、施工所需的压实次数等。填方施工时需要分层进行,各个层次的松铺厚度都需要进行严格把控,一般来说,其厚度应处于30cm以下,最高只能达到30cm,末尾层压实厚度不得超过8cm,每层的侧宽度不得低于路基高,且必须保证在50cm以上,同时要保障压实程度。

4.3 压路工艺试验

在路堤填方时应提前30d左右对施工路段进行压实试验,在此过程中必须对各项机械设备的种类、压路机碾压次数、碾压速度、试验路段的摊铺层数、材料性质及压实程序等要素及时进行记录,并将所记得的各项系数作为试验的主要依据。在进行路基填方时,要率先将作业路段表面的杂物清除(如石头、杂草、农作物秸秆等);如若地表层土土质及含水量不符合试验要求,还应对地表层进行翻新压实,随后应用重型压路机碾压,进而达到标准的压实度。若路基下存在淤泥质土、砂土或欠固结土,以及大孔隙、低强度、高压缩性的软土质,应将其彻底清除。在实际施工中,应结合具体土地性质应用适当材料,后予以分层压实,从而使路基地基承受力得到有效提高,降低施工塌陷、沉降发生几率。

5 结语

综上所述,市政公用工程道路路基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市政公用工程道路的质量,对于城市建设和人们日常生活以及出现非常重要,因此,应该加强对市政公用工程道路路基的施工技术研究,严格按照施工设计和相关规范来进行施工,保证路基施工的质量,使得市政公用工程道路能够更好的为人们服务。

参考文献:

[1] 农玲玲.市政公用工程道路路基施工技术的探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8):16.

[2] 孙传张.市政道路工程路基土方工程施工技术要点及质量控制措施[J].门窗,2014(3)164~165.

[3] 韦拔.市政公用工程道路路基施工技术的探究[C].“决策论坛——管理决策模式应用与分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2016.

[4] 岳林.市政道路工程软土路基施工技术探析[C].软科学论坛——企业信息与工程技术应用研讨会,2015.

猜你喜欢

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技术
基于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管理的问题分析
市政公用工程道路路基施工技术浅谈
市政公用工程道路路基施工技术研究
浅谈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的安全生产管理与预警机制探究
市政公用工程项目管理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市政公用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