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下师生关系的重构及其相关研究

2018-10-21杨洋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教育改革师生关系

摘 要:新形势下教育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新课程倡导“以学生为本”的学生观,要求教师要关注每个学生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形成,要求致力于建立充分体现民主、尊重和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这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

关键词:师生关系 对策情感 教育改革

引言

这次新课程改革对师生关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它不仅引起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变化,还引起了教师的教学行为的变化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变化,是对传统意义上的师生关系的一种挑战。本文通过对传统师生关系和新课改下的师生关系的比较,分析了新课改下师生关系的优越性,即它的新变化,并以新课改所倡导的民主、平等、互动,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应然状态,为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提出个人的一些看法和观点。[1]

一、新课改下的师生关系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新课改对师生关系提出了新的挑战,传统的师生关系已经不能适应新课程的要求。教师尊重学生,促进教学民主;学生尊重教师,接受指导,自觉主动学习;营造温暖、和谐、活跃的课堂氛围;教师与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双向沟通,提问,思考,教师细心引导,促进良好的教学效果产生。因此,构建民主、和谐、互信、互助的新型师生关系是必要的。

二、传统的师生关系

传统的师生关系,教师简单、粗野,学生有好有坏,师生关系疏远紧张,教师不允许学生有不同意见,以教师的主张、决策为主导,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受到压制,无独立思考能力。它破坏了师生之间的教与学关系,容易发生冲突,双方形成对立。[2]

三、影响师生关系的内外因素

1.影响师生关系的外部因素

一些不合理的教育制度,比如升学压力,教学条件差、工资低,认识不足等,是师生冲突的外部因素所致。一方面,受市场经济的影响,改革开放后新事物层出不穷,使学生思想十分活跃,一些传统的教育方式不能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另一方便,由于腐朽的资产阶级思想、低责任感、少数以经济利益为标准的教师,重视教师的学历,而轻视教学观念。正如一些教师所说:“高等教育,低层次”。[3]

2.影响师生关系的内部因素

第一,教师缺乏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不强,主体意识不强,终身教育观念淡薄,“以人为本”的思想尚未确立。第二,缺乏爱心,没有崇高的职业道德。有的教师工作不负责任,缺乏温柔的感情和情感;有的法律意识薄弱,存在体罚或变相体罚的现象。最后,教师自身不注重人格力量,不以教师为榜样,缺乏教育心理学知识,不注重与师生的心理交流。

3.新课程改革中改善师生关系的措施

要改善师生关系就要在应试教育理念下更新教师观念、新课程改革学习理念和教育教学经验。在学生的教育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教师付出一切,却没有学生的理解和尊重,为什么学生反对教师的工作?问题的关键出现在观念上:现代社会发展迅速,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信息技术时代,人们的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一些传统的教育方法会误导学生,让教师厌恶。因此,改善师生关系的第一步就是更新教育教学理念。首先,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育专家指出:“民主教育是教育现代化的第一要素”。 其次,我们要尊重学生,在社会活动中,互相尊重,这是人应有的基本行为准则。[4]

四、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策略

要建立民主、和谐、平等的教师关系。 首先,定位改革课堂,转变观念,调整我们在教学中的地位,学生建立民主、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学习兴趣。其次,我们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主体的发展,学习和发展是学生的权利,因此,教师必须树立以学生为主体,为教育服务,为学生服务的理念,这就要求我们要以学生为主体,适应教育的需要。不同的学生,而不是要求不同的学生满足同一目标、同一规格、同一教育的要求。因此,正确认识、重新评价和积极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创造出民主、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的关键。最后,教师不仅是学生的指导和促进者,而且也是学生的学习伙伴、与学生的交流、与学生讨论合作学习的榜样。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教师应与学生、学生和谐相处。当朋友们看到,老师可以把学生当成朋友,反过来,学生也会把你当成朋友,这样,老师的教育教学就会事半功倍。[5]

结语

总之,在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应从学生做起,引导学生转变角色,成为教师的朋友,鼓励全体学生积极探索知识服务,转变角色地位,努力培养新一代创新人才。 师生关系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不仅在过去,在現在,在未来也是如此,这将进一步探讨这个问题,因为任何教育成果都伴随着一定程度的师生关系。进入21世纪,在教育改革中,师生关系是影响教学质量、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核心问题。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努力改善师生关系,摒弃传统观念,努力建立新的师生关系。

参考文献

[1]Fullan M.The new Meaning of Educational Change.

[2]Entwistle&Peterson,2004;Pillay,Purdie,Boulton-Lews,2000.

[3]李淑化,窦维华.激发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M].中小学教育研究,2002,2.

[4]陈琦,刘儒德.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5]刘经兰.新课程改革中师生关系的变化分析及对策, 2011.05.

作者简介

杨洋(1989—),女,河南周口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英语课程与教学论.

摘 要:新形势下教育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新课程倡导“以学生为本”的学生观,要求教师要关注每个学生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形成,要求致力于建立充分体现民主、尊重和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这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

关键词:师生关系 对策情感 教育改革

引言

这次新课程改革对师生关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它不仅引起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变化,还引起了教师的教学行为的变化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变化,是对传统意义上的师生关系的一种挑战。本文通过对传统师生关系和新课改下的师生关系的比较,分析了新课改下师生关系的优越性,即它的新变化,并以新课改所倡导的民主、平等、互动,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应然状态,为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提出个人的一些看法和观点。[1]

一、新课改下的师生关系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新课改对师生关系提出了新的挑战,传统的师生关系已经不能适应新课程的要求。教师尊重学生,促进教学民主;学生尊重教师,接受指导,自觉主动学习;营造温暖、和谐、活跃的课堂氛围;教师与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双向沟通,提问,思考,教师细心引导,促进良好的教学效果产生。因此,构建民主、和谐、互信、互助的新型师生关系是必要的。

二、传统的师生关系

传统的师生关系,教师简单、粗野,学生有好有坏,师生关系疏远紧张,教师不允许学生有不同意见,以教师的主张、决策为主导,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受到压制,无独立思考能力。它破坏了师生之间的教与学关系,容易发生冲突,双方形成对立。[2]

三、影响师生关系的内外因素

1.影响师生关系的外部因素

一些不合理的教育制度,比如升学压力,教学条件差、工资低,认识不足等,是师生冲突的外部因素所致。一方面,受市场经济的影响,改革开放后新事物层出不穷,使学生思想十分活跃,一些传统的教育方式不能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另一方便,由于腐朽的资产阶级思想、低责任感、少数以经济利益为标准的教师,重视教师的学历,而轻视教学观念。正如一些教师所说:“高等教育,低层次”。[3]

2.影响师生关系的内部因素

第一,教师缺乏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不强,主体意识不强,终身教育观念淡薄,“以人为本”的思想尚未确立。第二,缺乏爱心,没有崇高的职业道德。有的教师工作不负责任,缺乏温柔的感情和情感;有的法律意识薄弱,存在體罚或变相体罚的现象。最后,教师自身不注重人格力量,不以教师为榜样,缺乏教育心理学知识,不注重与师生的心理交流。

3.新课程改革中改善师生关系的措施

要改善师生关系就要在应试教育理念下更新教师观念、新课程改革学习理念和教育教学经验。在学生的教育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教师付出一切,却没有学生的理解和尊重,为什么学生反对教师的工作?问题的关键出现在观念上:现代社会发展迅速,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信息技术时代,人们的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一些传统的教育方法会误导学生,让教师厌恶。因此,改善师生关系的第一步就是更新教育教学理念。首先,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育专家指出:“民主教育是教育现代化的第一要素”。 其次,我们要尊重学生,在社会活动中,互相尊重,这是人应有的基本行为准则。[4]

四、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策略

要建立民主、和谐、平等的教师关系。 首先,定位改革课堂,转变观念,调整我们在教学中的地位,学生建立民主、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学习兴趣。其次,我们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主体的发展,学习和发展是学生的权利,因此,教师必须树立以学生为主体,为教育服务,为学生服务的理念,这就要求我们要以学生为主体,适应教育的需要。不同的学生,而不是要求不同的学生满足同一目标、同一规格、同一教育的要求。因此,正确认识、重新评价和积极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创造出民主、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的关键。最后,教师不仅是学生的指导和促进者,而且也是学生的学习伙伴、与学生的交流、与学生讨论合作学习的榜样。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教师应与学生、学生和谐相处。当朋友们看到,老师可以把学生当成朋友,反过来,学生也会把你当成朋友,这样,老师的教育教学就会事半功倍。[5]

结语

总之,在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应从学生做起,引导学生转变角色,成为教师的朋友,鼓励全体学生积极探索知识服务,转变角色地位,努力培养新一代创新人才。 师生关系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不仅在过去,在现在,在未来也是如此,这将进一步探讨这个问题,因为任何教育成果都伴随着一定程度的师生关系。进入21世纪,在教育改革中,师生关系是影响教学质量、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核心问题。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努力改善师生关系,摒弃传统观念,努力建立新的师生关系。

参考文献

[1]Fullan M.The new Meaning of Educational Change.

[2]Entwistle&Peterson,2004;Pillay,Purdie,Boulton-Lews,2000.

[3]李淑化,窦维华.激发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M].中小学教育研究,2002,2.

[4]陈琦,刘儒德.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5]刘经兰.新课程改革中师生关系的变化分析及对策, 2011.05.

作者简介

杨洋(1989—),女,河南周口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英语课程与教学论.

猜你喜欢

教育改革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双向奔赴
师生关系好很重要
余清臣:建构现代师生关系的公共性
浅谈“EEPO有效教育方式”
学有所悟,学有所乐
任务型教学在初中英语听说课教学的应用研究
浅谈大学教改中创新型的物理试验问题
动物医学专业面向官方兽医与执业兽医教育改革的探讨
新时期需要怎样的师生关系
关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大学英语的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