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维修电工实训教学改革与探讨

2018-10-21贾建庚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维修电工实训教学改革

贾建庚

摘 要:维修电工是一个对综合知识要求较高的工种,这一职业要求学生具备熟练的专业技能、能够适合社会需要;现代中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科学意识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突出、重视实训教学是实现上述目标的关键。本文主要维修电工教学方法以及相关实践、改革做了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维修电工 实训教学 改革

一、改革的必要性

中等职业院校根据技术领域以及职业岗位的相关任职要求、参照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及内容,进而建立能够突出培养职业能力的课程方案。以机电一体化专业为例,这是一个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因此,在制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时,应确定通过三年的理论学习以及实践训练,学生可以取得毕业证和中级维修电工资格证。

以前,多数中级维修电工实训教学方式完全照搬技校的方法:先上理论,再进行实训;这一做法,一是实训时间长,二是实训项目重复交叉;例如,星三降压起动项目需要进行3~4 天的训练;在电工操作证实训中做过的起保停、正反转、星三等有关项目,在中级电工实训时又需要做一遍。这种教学方法虽然有效,但也存在严重缺陷:(1)理论与实践脱节;枯燥乏味的理论学习、机械式的实践操作,这都无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2)与其他课程内容交叉重复;这不但容易引起学生反感,更是极大地降低了学生的兴趣,也导致了重复教学和资源浪费。(3)实训时间长,影响其他课程的安排。自从机电一体化专业增加中级电工实训项目后,学时数不足这一问题尤为严峻,其中,中级电工实训时间由原来的8 周缩短为4 周,这很不利于技能养成。(4)实训项目内容仍停留在老版教材上,而且还在使用工厂已经淘汰了的老式继电器、接触器,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缺乏与时俱进。因此,改革势在必行。[1]

二、提升维修电工教学改革有效性的措施

1.改革教学内容

(1)课程安排。结合市场调查,同时考虑光电技术的发展需求,课程安排要坚持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光电技术因设有相应的电子技能课程,维修电工也就删除了电子技能部分,教学内容安排了钳工、照明线路、焊接技术、电动机结构等,突出电力拖动内容,同时增加机电一体化内容,安排PLC课程,安排更多的时间开展技能训练。

(2)增加钳焊知识和技能实训。通过与钳焊车间实习指导老师进行沟通,由钳焊老师传授理论课,然后再让具备一定钳焊技能的学生一对一的指导学生进行相关钳焊实训,训练钳工基本掌握锯削、锉削以及测量方法并理解精度要求,同时了解焊接安全操作要求、基本材料、焊接工艺、和现场焊接操作,尤其是焊接作业安全。不同专业学生间进行同场技能交流,使双方知识与技能得到提升。

(3)补充机电一体化知识。例如,以西门子S7-200为基础,介绍PLC在电气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完成以PLC为核心的电力拖动的自动控制实训、了解系统集成知识;通过PLC编程与电力拖动的对比,可以深化知识结构、有助于学生拓展知识面。[2]

2.把握课堂秩序、营造积极的学习气氛

教学中首先要强调参与技能训练及其与考技能证之间的关系。维修电工是一门专业技能课程,学生必须学习并参与训练。而考技能证是自己对自己提出的更高要求。这就杜绝了同学以不考证为理由而不去参加技能训练。做好课后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了解学生家庭背景和成长经历,进一步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实行有效引导、严格课堂纪律要求、让同学知道老师的严肃性。本人做过大量的电工作业以及电器维修工作,对专业应用有着较为深入的理解。对于每个实训项目,我都是自己先做一遍;对实训中出现的各个环节、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涉及的细节均能清楚把握学生思路,并且有效解决问题。课堂上老师不是坐在一边监督,而是在每个工位间不停走动、及时主动与同学交流、指导同学分析训练思路、练习技巧、指导安装工艺,集中講解实际应用与技能实训的的联系。

3.设立技能成就卡、营造交流竞争平台。把教学内容设计成不同的模块,每个模块都设立技能训练成就卡,同时根据训练内容撰写材料清单、工作报告以及工艺文件。对于照明、电力拖动和机电一体化实训项目,则要求同学合理选择电器、布置整齐有序、设计导线走向,安装好后进行线路检查、分析工作过程、通电运,若电路设置故障,分析故障原因、测量参数变化、判断故障位置,进而解决问题。所有模块完成后,在技能卡上自己给自己打分。每位同学均能清楚了解自己的成绩,由于成绩明确,这就有利于同学间形成良性竞争。专业技能实训中,我发现个别同学有“这个课程没用、就业时又不从事这行业”的想法;这时,就要从专业课程设置要求上与他们取得沟通。并从拓展知识面、完善知识结构、在专业技能训练中找到学习方法以及工作思路这些方面入手去引导。

4.组织兴趣小组、塑造技能训练好助手。开学初即在学生组织兴趣小组、进行技能深化训练。通过布置书面作业、检查钳焊和电力拖动技能训练中发现技能能力;课后与同学进行沟通等诸多渠道来选拔爱学习、肯动脑、悟性高的学生组建兴趣小组。与其他同学相比较,兴趣小组的学生学习时间多而且辛苦,必须具有主动性。老师带领他们参观实训中心机床设备、研究机床电动控制过程、及其保护原理、导线布线工艺、配线大小、人机工程等内容。通过布置拓展、提升知识的应用,兴趣小组的学习主动、积极,而且成效明显。上课期间兴趣小组同学与其他同学一起,他们就可以指导同学,成为是老师的助手。同班同学不明白的地方,他们可以帮助解答;而且,同班同学出现的各种问题能促进他们认知的提升,发现自己没想到的地方,这样就形成了良性循环,课堂互教互学气氛浓厚。

结语

实训教学是学生从理论知识走向社会实践的桥梁,是关系专业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对推动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实训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还必须在各个环节上综合运用,才能取得良好的改革效果。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今后对维修电工实训教学模式的探索还有待于进一步

完善。

参考文献

[1]罗映红.电工电子“双主体”教学体系的创新研究与实践.教学研究.2008(3).

[2]张亚婷.基于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实验教学改革.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8(3).

猜你喜欢

维修电工实训教学改革
维修电工的故障排除技能探讨
维修电工实训考核装置电源控制屏急停线路的设计思路
维修电工安全管理的有效对策分析
举办“培训进军营”活动暨维修电工技能提升培训班
高职商品学课程实训教学探讨
分析任务式教学在中职会计实训教学中的应用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
“改革”就是涨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