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美术教学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2018-10-21李瑶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事物美的美术

李瑶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实现美术教师教学目标的需要,也是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和课堂教学效率的需要。教师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应充分体现这一教学观,重视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针对中学生的学习特点,主要提出以下几点提升学生观察能力的方法:

一、教师美术教学与学生观察能力的关系

要想提升学生观察能力,必须提高美术教学课堂的品质,美术课堂教学的过程是眼、脑、手合用的过程,有效的观察总是和积极的大脑思维活动紧密相连。作为一名初中美术教师,我的理解是:初中美术教师的教学品质取决于学生感受美和表达美的水平。一方面,美术是生活情景的重现,大自然的神奇多彩,对学生永远有着新鲜而神奇的吸引力,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往往忽视了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阻碍了学生在美术学习方面的发展。学生必须在生活中深入观察、细细品味,才能对美术作品中所描绘的内容加深认识,进而由表及里、逐层深入地进行分析与理解。另一方面,美术教学中更重要的是学生对生活事物的刻画与思想情感的表达,这就要求学生要对生活内容具有透彻的观察,同时在内心形成深刻的理解,最后能够更好地通过美术作品将其表现出来。由此可见,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针对性地去观察与发现对象细节,通过具体生动的细节使形象更加真实饱满。在教学上灵活的运用不同的方法,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养成善于观察生活的好习惯,这样不仅提高了认知,还进一步提高了他们观察学习的兴趣。最终才能够不断增强学生的艺术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二、注重学生对新事物的探索和理解

观察是对具体事物和抽象事物的观察。当然,观察能力的培养存在于每一学科的教学过程中,而美术学习过程中的观察能力培养尤为重要。美术教学可以培养青少年认识美,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净化人的心灵,去创造美的事物,发展创新精神。例如给学生讲授整体的观察方法及对比的观察方法,在不断的观察过程中使学生学会准确的描绘物体。当然还要在绘画训练的同时欣赏优秀的作品进行临摹,通过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

三、美术教学中观察的培养策略

1.激发观察兴趣,提升观察意识

培养美术教学中学生的观察力,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以及教师的教学效率。对初中美术教学而言,教师必须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其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发展到会自己观察。在教学伊始,七年级第一单元《画画你我他》并没有直接向学生解释什么是美术、美术有哪些形式等问题,而是从实际生活出发,通过描绘周围同学的相貌表达自己对美术的理解。学生在互动中学习积极性被调动起来,结合实际生活,对美术形成一个自己的定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般说来,学生喜欢有声音的、活动的、有鲜艳色彩的、新奇的事物,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比如图、画册、影像、光等,通过声音图像、音乐刺激学生的观察能力。在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投入观察活动中,同时还要鼓励学生,不断肯定他们的观察能力,进而培养并提升其观察意识。

2.传授观察技巧,增强观察体验

初中美术教学标准中强调了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画家徐悲鸿言:“……字画应以造物为师,故画马必须以马为师,画鸡即以鸡为师,细察其状貌、动作、神态,各扼其要,不尚琐细……”除了要提升他们的观察意识以外,还要传授他们高效的观察技巧,以增强其观察体验。一般来说,主要有三种观察方法:整体观察法、联系观察法和对比观察法。以对《清明上河图》这一作品的观察为例,作者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的构图法,将繁杂的景物纳入统一而富于变化的图画中。全景的构图全面的展现了时代背景下的风貌,同时细节的刻画又细致入微,整体与局部的完美结合,并没有使画面变得支离破碎。观察技巧的运用能够帮助学生更加全面且深入地理解美术作品的内涵。

3.设计教学任务,丰富观察实践

在美术教学内容中,有相当一部分需要学生自行创作美术作品。初中生的自制力和主动性都还不足,教师需要设计不同的教学任务,从而增强他们的观察能力,丰富其观察实践。教师在利用美术教材资源的同时,还需拓展教材资源。教师需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观察时间,使其能更好的将画面内容表达出来。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美术教师艰苦工作和耐心的指导。使学生掌握观察的方法,养成主动观察,善于观察,主动学习的习惯。

4.引导自主探索,强化认知审美

自然之美胜过一切,罗丹说过:“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大多数学生的美术学习中,面临着授课枯燥,学生积极性不高,教学效率低的现象,原因是学生自我观察能力缺失。初中美术教学中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其本质在于教会学生学会审美,使他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产生兴趣并能够积极地去探索美术的奥妙。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自主探索,积极挖掘事物的特质,强化自身的认知和审美。在教学过程中,还应鼓励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多观察、多体会,让学生在生活发现美的事物、美的景色,让学生感觉到生活中处处充滿美术元素,从而会主动地将生活和美术相结合。学生走进大千世界,观察大自然的颜色,探索大自然的奥妙,学生在领略到大自然美感的同时,焕发学生们的美术创作灵感。比如在写生课教学中,教师可组织学生到学校附近的风景区写生;在手工制作课教学中,教师可将我国传统的剪纸或者生活中常见的手工艺等作为教学素材,让学生观察的同时发现素材的美感,然后引导学生如何制作。这样不仅锻炼学生的审美能力,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可以让学生通过网络对一些无法看到实物的内容形成直观的认识。在学习和日常生活中,学生可以选择某一事物或场景作为长期观察的对象,不断地观察、分析其变化之处,积累观察的经验。另外,引导学生与实物触摸、亲近,让学生感知实物,鼓励学生相互交流沟通。在观察、思考与教师互动的过程中还要善于发现学生的进步,给予及时的肯定、欣赏和鼓励。

结语

“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观察是创作之本,是艺术创作的载体,是艺术家一辈子不能离开的认识世界的窗户。观察能力也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有组织的知觉能力。所以我们要重视中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提高观察力,可以增强学生对所表现对象的理解和感悟能力;提高观察力,可以帮助学生有效感知事物的“形”与“神”。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必须不断改进和创新教学策略,注重学生观察意识的培养与观察兴趣的激发,循序渐进的提高学生的观察力。

猜你喜欢

事物美的美术
美术篇
打破平衡
美的校 美的人
单独中的洞见
这美的朋友 这美的如画
TINY TIMES 3: A REAL HIT
炫美的花在这里悄然盛放
春天来啦(2则)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
台湾当代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