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水利设施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分析

2018-10-21杨维海

科技风 2018年17期
关键词:关系分析生态环境

杨维海

摘要:伴随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类生活与生态环境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近年来,如何有效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推动社会经济朝向一个健康、可持续方向发展,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议题摆在了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面前。本文首先分析了水利设施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之上,对农业水利设施建设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促进生态环境朝向可持续方向发展,并推动我国农业水利设施建设的长足发展。

关键词:农业水利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关系分析

众所周知,由于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能否朝向一个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直接决定了人民能否拥有正常的生活。在农业发展中,农业水利设施建设不可或缺,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开展农业水利设施建设前,需要提前对当地的自然环境状态以及环境状况进行调研,并有效地记录相关数据。

一、目前水利设施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首先,水资源承载力问题。农业水利设施是保障农业稳产的重要前提,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水利工程建设后,将会造成空气湿度的增加以及局部气候的改善,加大地表蒸发量。尽管无法改变大面积的降水条件,但是农业水利设施也能使得小面积地区降水条件得到优化,加大了水资源的储水量。长此以往,将有助于水资源承载水平的提升。

其次,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在我国生态环境急剧恶化的当今,沼泽和湖泊数量呈现逐年减少趋势,而农业水利设施作为人工出水场所,将会从某种程度上代替沼泽、湖泊,起到优化环境的作用。与此同时,还可以有效地保护生物多样性,使得蒸发量和降水量最大限度地保持平衡,进而改善气候,减少自然灾害,例如泥石流、沙尘暴、盐碱化、荒漠化等等。

最后,工程建设对地区环境的影响。农业水利工程建设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第一,有助于改善局部气候。农业水利工程建设完工后,蒸发量将趋于平稳,有利于缩小冬季和夏季之间的地面温度差,加大降水量,增加空气湿度,让气候变得滋润温和。

第二,降低水质。农业水利工程建设中所使用的原材料,会或多或少对水质造成污染,另外,工程建设竣工后所留下的污染物,也会导致水质发生富营养化现象。第三,改变地表径流。农业水利工程建设后,一些天然蓄水场所会发生地表径流的改变,加大了的下渗透量和地表蒸发量,使得地下水位抬高。

二、农业水利工程同环境影响的关系研究

首先,环境状态的一些调查分析。环境状态预先调查分析是建立环境影响评价体系的基础,可以有效的保障调查结果的权威性。通过对建设地区环境的各项指标进行检测,记录好相关数据,分析出水环境质量、微生物含量、大气环境质量、负离子浓度、植被覆盖率等多项指标,把这些指标供相关人士进一步分析与研究。

其次,环境状况的详细研究。从整体上来看,环境的状态可以划分为环境影响能力、环境压力和环境承载力三个方面。第一,有助于提升生态环境承载力;第二,也为环境带来一定的压力,容易引发盐碱化等自然灾害;第三,增强环境的响应能力,能够使各项测评指标明晰化,进一步保护生态环境。

最后,综合分析评价。通过对环境状况以及环境状态的调查,我们发现,环境状态与农业水利设施建设之间相互影响、相辅相成。另外,农业水利设施建设可以有效的优化生态环境,促进生态指标的改善。因此,需要科学评价农业水利设施,建立健全的环境质量评价体系,进而推动水利设施建设不断向前发展。

三、农业水利向生态水利发展策略

上文主要分析了目前水利设施建设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农业水利工程同环境影响的关系,在此基础之上本文主要探讨农业水利向生态水利的发展策略。农业水利向生态水利的转变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还需要社会各界人士各司其职,共同努力,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第一,加强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农业水利基础设施质量方面的問题要及时的发现,并针对问题进行有效解决,最大限度的避免设备老化带来的经济损失。充分借助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推进农业水利工程配套设施朝向智能化、信息化、高端化的方向发展。

第二,增加小型农业水利设施建设的数量。对于大型农业水利设施而言,其难以普及到我国各个地区,还具有着耗费资金多,建设周期长以及缺乏有力的财政支持等诸多方面的问题。相反的,小型农业水利工程只有更多的灵活性,能够优化局部生态环境,促进局部生态环境的长足发展。另外,农业水利设施建设离不开科学技术作为支持,尤其伴随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不断的完善与进步,将强大的科学技术有效的应用到生态水利设施建设中,将有力推动农业发展朝向智能化、高端化、产业化方向前进。因此,要加强开展科技试点活动,加大相关农业设备的研发力度,并推广到全国各地。

四、结语

总之,本文首先分析了水利设施建设对环境的影响,然后探讨了农业水利工程同环境影响的关系,最后从加强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增加小型农业水利设施建设的数量两个方面,提出了农业水利向生态水利发展策略,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有助于加强农业水利设施建设,同时也为生态环境的优化提供一定的助力。当然,由于本人的研究水平有限,本文的论述难免存在一定的不足,还希望相关领域认识给与本人批评与指正,并从更多的层面展开深入的分析与研究。

参考文献:

[1]郭航宇.农业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农技服务,2016,33(5):237.

[2]张绘.水利工程建设对保护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影响[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10(33):205230.

[3]刘波.浅论水利水电工程生态化建设管理的意义及其措施[J].房地产导刊,2015,23(33):123130.

[4]刘芳,苗旺.水生态文明建设系统要素的体系模型构建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6,26(05):117122.

猜你喜欢

关系分析生态环境
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知识管理导向与企业绩效的关系
设计艺术在创意产业发展中的作用与关系分析
产权视角下的西宁特钢企业环境风险评价与控制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对媒体融合生态环境中出版教育的思考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
如何强化我国生态环境监察工作
对舞台技术与舞台美术创造的关系分析
当代思想政治教育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关系分析
关于德育移植的一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