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探讨

2018-10-21曹兴飞

科技风 2018年17期
关键词:实训基地电气自动化高职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培养目标、当前现状以及校内外基地的建设等内容,以期提高电气自动化专业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职;电气自动化;实训基地

由于高职属于实践性较强的院校,因此学校高度重视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以及职业素质提高,也贯彻落实了高职的实践性教学理念,培养大量的专业型人才。电气自动化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是实现其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条件之一,其教学基础设施与工作状况直接反映专业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应该在建设与管理的实践中研究创新。研究新改革教育下的高职电气自动化实训基地建设体系,对教育发展有着深远意义。

一、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培养目标及特色

电力建设已然成为我国的支柱型产业,行业市场高度认可电气自动化人才,而随着社会的配电系统需要不断改善,设备维修、生产等环节更加强调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

二、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实训基地功能的剖析

(一)实训基地是提供知识与技能相互融合的场所

学生学习相关知识必须将书本与实践相结,如果只有书本中的理论知识作为导向,缺乏相应的实践锻炼,学生依然无法深入理解知识的实用性,纯粹的教学课堂无法满足学生的实践锻炼需求,因此学校需要构建相应的实训基地以模拟企业单位的工作流程,引领学生进入虚拟的岗位,学生接受岗位的实务培训,有效地将专业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加强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应用及创新能力,从而完成从知识向技能的转化。

(二)实训基地是提高学生自身就业能力的场所

不论哪个领域的行业市场都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随着社会的进步,实践性人才已然成为企业的核心需求。为适应环境的变化,高职院校需要根据企业的职位招聘需求来制定科学的教学任务,设置培训模块,在校园内部学习中加强职业技能教育,最大程度模拟生产过程,学生提前熟悉岗位技能与职责,避免毕业后无法迎合企业的需要而失业。

(三)实训基地是拓展社会服务功能的场所

实训基地创造出一个新型的教学平台,学校与企业相互合作,一方面提供大量的人力资源,一方面提供大量的科研项目,最终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不仅促进学生的学习动力,同时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增加学校以及企业的收益。

三、高职院校实训基地的现状

(一)实训基地培训项目有待进一步优化

通过对部分高职的调查,发现其存在基地无用的现象,或者实训基地仅仅用于基础的实践教学,学生无法学习更加深入的课本知识,无法使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导致专业水平得不到提高。

(二)企业提供的实训有一定的局限性

虽然校企合作具有大量的优势,但是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机制还未健全。企业缺乏正确的教育理念,仅仅为了获取学校的学生资源并以此当作基础劳动力,而企业仅仅提供部分技术资料,提供技术培训与讲座等方面,绝大多数学生并未涉及真正的实践操作环节,得不到系统的培养和指导,实训效果不尽人意。

(三)实训基地的师资力量薄弱

高职院校与高等院校相比缺乏良好的教师资源,而低质量的教师队伍缺乏正确的教育理念以及教学手段,导致学生无法学习正确的专业知识。而且,大部分高职院校教师队伍过于年轻,毕业后留校任教,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实际动手能力弱,甚至对于社会的动态都没有从充足的了解。

四、努力构建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

高职院校根据所设专业课程以及市场需求,将控制自动化、智能仿真、电控等设备引入校内实训基地,针对不同类别的科目开设实训室,力争全部课程实现“理实一体”教学。例如,电气专业实训基地应以PLC控制为核心技术开设一系列实践课程,此外,购买焊接设备,突出现代化焊接设备的应用技术的训练,使学生掌握基础的焊接技能。

延长实训基地使用时间,并合理规划各个时间段的实践课程以及专业教师,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缺陷进行针对性知识补充,极大地提高实训室的使用效率。此外,可以在实训室装配多媒体设备,令学生能够可以实时查找学习资料,避免实践环节没有完善的操作标准而导致学习质量下降,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优势,甚至吸取国外优秀经验,创新实践环节,研究课本知识,有利于挖掘学生创新能力。

五、努力构建校内模拟实训基地的建设

学校需要根据相关企业的内部工作场景进行实训基地的布置,构造浓厚的实践氛围,引领学生走进虚拟的企业工作环境,加强学生的紧迫感,提前感受工作压力,促进学习动力。例如学校开设汽车电子实践课,实训基地可以购置汽车模型以及汽车测绘装置,打造供配电技术实训车间、控制设备装备等设备,尽最大能力模拟企业环境,加强学生对于先进设备的了解以及操作,迎合时代发展,使学生可以先进行模拟训练,再在其基础上,开展生产性实训,为以后校外实训基地实习奠定基础。

六、努力构建校内实训文化的建设

学生需要专业技能的培养,但职业素养、道德品质依然不能缺失,学校需要利用实训基地加强学生的社会服务意识,对学生的职业定向教育、职业道德教育、职业能力培养以及推动教育教学改革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学校可以通过举办职业技能,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以便日后在工作岗位可以站稳脚跟。

七、努力构建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

国家大力推行“产学研”,将企業的优秀资源引入校园,包括先进的设备资源,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以及大面积的工作场地,甚至企业的文化思想都能极大程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一方面确保工学结合实施,另一方面节约学校的经济成本。由于企业参与实训基地的建设工作,因此学生可以拥有更为优越的教学资源。企业可以为实训基地提供机组控制、网络控制、单片机开发等一系列先进技术。高校能够不断输送学生深入校外实训基地获取实践经验。

参考文献:

[1]陈小梅.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探讨[J].大学教育,2016(03):127128.

[2]戴英杰,马杰,王丽梅.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研究与探索[J].电子世界,2013(18):190191.

作者简介:曹兴飞(1971),男,汉族,湖南人,大专,初级,研究方向:电气自动化。

猜你喜欢

实训基地电气自动化高职
高职数学教学和创新设计的渗透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
我国高职院校实训基地主要类型及其存在价值初论
会计实践教学调研报告
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中俄联合计算机应用实训基地实施策略与路径研究
变电站电气自动化中分散控制系统的应用
关于电气自动化在机械采煤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