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遥感图像处理课程实践教学新思考

2018-10-21张春鹏

科技风 2018年17期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

摘要:在分析遥感行业发展及遥感数字图像处理在各个行业应用的基础上,对研究型本科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与模式的差异进行解读,针对在传统课程教学中面临的问题,提出适合应用型本科培养人才的教学思维、手段和方法,以启发学生开展创新性思维,而提高学生遥感图像处理实践技能与从业技能。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遥感图像处理;实践教学

随着新型传感器和高分辨率遥感平台的出现,空间技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等多学科高度集成,在传统的航空、航天遥感图像光学处理的基础上,遥感数字图像数据的发展日新月益,在此同时云数据、云计算、互联网技术等新技术的发展为数字遥感图像在各行业中的应用起到了关键作用。广阔的地物环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大尺度的图像世界中,自动检测检测、场景判读、图像检索、运动追踪都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在此基础上,大平台国家地理信息的取得已不依靠传统测量测绘技术,遥感图像技术优势明显,成为信息更新的的重要手段。而在城市规划、海洋、农业、林业、自然灾害等诸多领域,遥感技术尤其是数字图像技术已得到广泛应用。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即将开展的国土资源第三次调查工作,就是依据高分辨率遥感数字图像对构成国家土地资源的各种条件要素做出整体描述,从而为其他领域提供大量的数据支撑,为国家掌握土地资源情况,各级政府决策做出技术支持。

1 应用型本科培养目标

遥感图像处理课程实践教学的发展从培养高层次应用技术人才的培养目标出发,要考虑学校专业培养方案与学校转型发展相配合,注重应用技术人才的培养、体现专业特色、强化实践教学体系。这与研究型本科教学的培养目标存在着差异,通过能力培养、技能训练、多方式的培养模式,提高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培养质量。

遥感图像处理课程属于新兴的综合性交叉学科,传统单一型的培养目标应有所改变,应服务于市场,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多元化、市场化的人才。

而本科培养目标与高职高专培养目标同样有所不同,技术型人才也需要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要了解支撑某一项实践的理念原理,不能沦为只懂操作的“更新型”人才。因此,对于遥感图像处理课程教学来说,如何处理这二者之间的冲突,并更好的为应用型本科培养人才打下基础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

学校专业建设在“校企合作、理工结合”的培养模式下,对现有教学计划按照理论、能力、实践、素质协调发展的思路进行调整,强化实践教学,赋予专业更大的自主权,对人才培养中的专业定位、课程体系、实践教学、毕业环节都有明确的要求。对于遥感课程来说,与相关企业沟通,实现专业课程与行业岗位对接、跨学科发展、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扩展学生视野,深化学校企业使用培养模式,这一实践教学指导思想是对学校定位的进一步解读。

2 遥感图像处理学科特点

在整个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中,主要基础课程有规划原理、市政规划、资源学、城市地理学、环境规划与管理、区域分析与规划、居住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等。这些课程具有较强的综合实践能力,而遥感图像处理技术无疑要为这些理论与实践课程提供技术支撑。这样就要求遥感图像处理课程实践不能脱离专业培养目标,为规划专业的各个层面,如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提供技术支持。而不同层面的规划内容与规划侧重有圈套较大差异,同样要求不同传感器的遥感图像,以及根据规划目标进行的不同图像判读、图像增强、图像分类方法。在此背景下,相關基础课程与图像处理课程有较大的关联度,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不同处理方法结合不同规划领域,以满足不同的人才需求。

3 设计图像处理课程教学思路

3.1 教学模式的设计

在与相关企业的接触过程中,企业需求的实践能力往往基于案例,而应用型本科教学思路需要把这种案例式、项目式、任务式的模式与理论教学相结合,体现其特点,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培养满足不同职业岗位需要的人才。

在课程之外,鼓励学生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互联网+”大赛等多种学校科研活动,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思维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遥感图像处理教学中,互联网的应用还可以体现在网络课程的建设,教学APP的开发,网络影像库的建立等方面。

3.2 教学方法的设计

遥感图像处理教学内容包括遥感图像增强、图像目视判读、图像计算机分类等,如遥感图像的目视判读解译是遥感图像处理应用也是企业需求的必不可少的一项基本技能,选择学生较了解的学校周围的航片数字图像进行目视判读解译,以小组为单位,在计算机房内判读的基础上再来组织进行课外调绘实训,可以更好的加深学生对于目视判读理论与图像判读实践的有机结合。

再如针对同一地区的系列遥感图像规划制图综合实习,学生为主收集相关图像数据资料,包括互联网下载TM数据、手机APP截图等多种手段,在规划理论与遥感图像处理理论结合的基础上,设计案例流程,不同小组之间互相研讨,完善分工协作,这样在完成这个实践的过程中,体验到了遥感图像处理技术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加以应用,提高了学生兴趣,可以主动的加入自己的学术思想,同时也锻炼了工作能力与团队沟通协调能力,为学生进入实际生产环节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慧平,秦其明,彭望琭,梅安新,等.遥感实习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张春鹏.《遥感技术与应用》课程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初探[J].知识经济,2010,7:135.

[3]沙晋明,林志垒,陈芬.遥感课程的教学改革[J].福建地理,2002,17(2):2728.

基金项目:辽东学院青年基金项目2016QN001

猜你喜欢

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
岗位、证书、课程“三位一体”教学方案设计改革研究
应用型本科大学英语模块化教学改革探究
应用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课程建设改革
地方新建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应用型本科大学英语后续课程建设之必要性探讨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研究型学习在传热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