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小说体验式教学

2018-10-21孙丽君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23期
关键词:小说情境语文

孙丽君

《变色龙》是九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它是沙皇俄国时期的契诃夫创作的批判当时现实社会的一篇短篇小说,下面我就《变色龙》这一课的教学设计中的亮点感悟如下:

一、白板展示

万丈高楼平地起,精心设计,让学生闪亮登场。如果把每天的学习比作一次航行,那么课前预习实际上是给自己的这次学习之旅制定航线,只有航线确定了,“船长”才知道这次航行的正确方向。因此,要想语文课堂教学高效率,精心设计课前预习显得尤其重要,在上课之前恰到好处地帮助学生在预习课本时“摆渡”一把,达到了“舟不横”的预习效果,学生展示也就得心应手,从容自若。

二、表演案情

能力和智慧的双丰收,充分信任,让学生脱颖而出。真正的信任学生应该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发挥其主导作用的同时,不能把学生看作知识的容器,必须在心目和行动中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不仅胸中要有书,目中还得有人,真正把学生看作一个个自觉能动的人,具有独立人格和创造精神的人。

我把学生由“演员”变为“导演”,编排演绎精彩的课本剧,由注重外部刺激变为激励内部动机,让学生的思维在课本剧中做体操。

三、“精彩”判案

文采和情感的大观园,重研人物,让学生领略感悟。

四、法庭之外

沉甸和厚重的幸福指数,延伸写作,让学生稳操胜券。点滴细节决定成功,良好练笔成就写作。在小说教学中,学生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主要是通过练习来实现。时下,中考作文占分值60分,不得不使人望之生敬,这不仅是给语文教师思忖语文教学的良好契机,而且是给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堂课教学观念先行,注重方法,精心设计,把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作为终极目标,不愧是提升了小说教学的有效性。

总之,《变色龙》这堂课给我带来了深深的思索:小说教学应该教什么?

众口朗朗读书声,莫让小说空寂寞。对于小说的主题、人物、结构、描写等内容与人物形象分析+创作手法总结+主题思想概括的教学模式已沿袭已许久。小说教学要走出寂寞困境,达到语文课堂高效的关键在于教师的观念要更新,“观念决定方法”,观念更新了,意识便明确,方法也便会水到渠成,河渡有人舟不横的高效课堂就会层出不穷。

但是,作为一线教师在接受和认同的同时不仅不能简单接受、一味拿来,不能一叶障目、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而且要将教学理念现实化、实践化、有效化。因为,教师不应该只是容器——只将理论一股脑的纳入其中,而是桥梁——学生学习的帮助者;教师不应该只是传声筒,而是摆渡者。学若烟海化入囊,善于摆渡是为智。我认为,小说的教学内容最现实可行有效的确定者应该是课堂施教者。但是,正如摆渡者不仅要会划船识水势选航道,更要知道客人是怎样的人,想到哪里去,根据实情只能到哪一样,课堂施教者在确定小说教学内容时必须考虑课程目标、教材内容、小说文本体式、学生等因素。而这些因素中的核心应该是学生。那么,初中小说教学内容应该是什么?应该是两个字:体验。

何为体验?关于体验,早在春秋时期的孔子就把它总结为“无言以教”、“里仁为美”;南朝学者颜之推进一步指明了它在培养、教育青少年方面的重要意义:“人在少年,精神未定,所与款押,熏清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易暗化,自然拟之。”即古人所说的“陶情冶性”。

那么如何进行小说的体验教学呢?

情境体验,让学生身临其境。

李大圣提出“情境就是一种情形,一种氛围,还被称为是一组‘刺激。情境为学生提供了现实的话题,使学生的言语实践活动有了共同的依傍。”情境体验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

角色体验,让学生感悟责任。三分文章七分悟,涵咏功夫兴味长。特级教师章浙中认为:“角色体验,即在教师设定的特定情境中,学生自觉融入小说的某一角色,然后站在角色的角度对文本进行解读和评价的过我认为小说体验的过程就是“邂逅”的过程,是体验过程中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是充分的体味、感受和“移情”。在体验过程中,我们常常“邂逅”两个世界,一是小说中的世界。我们总是不自觉地把自己“摆渡进去”,带着自己的人生经验去“邂逅”小说的世界,“邂逅”小说中的人物。例如我们会在假想中把林黛玉、薛宝钗当作自己的女朋友,于是,像贾宝玉一样苦恼着。另一个是自己的世界。我们都有这种感觉,读着小说,想着自己:自己的某段经历,自己人生中某个人物——在读解别人经验的同时,“邂逅”自己的体验。

学生在体验中徜徉,在体验中感悟,在体验中创造,在体验中提高语文素养。

惟妙惟肖自得来,一姿一容皆实践。不同的个体对文章的体验、理解、解释、欣赏必然不一样,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体验也就是学生可以在独立的阅读中进行个性化审美,不但可以实现“同阅一卷书,各自领其奥”,甚至可以“变形”、“变质”“创新”。教师就不能用自己的阅读代替学生的阅读,用自己的体验代替学生的体验,用自己的创新代替学生的创新。 教师帮助把学生“摆渡进入”作品,引导他们体验,对文本的再创造,涌现出新的意义、新的精神力量。比如对孔乙己性格的认识,有的同学认为愚昧,有的同学认为麻木,有的同学认为自欺欺人,有的同学认为死要面子等等。往往只看到其中的一个方面,但是,把这些个人的探究体验重新组合,我们就可以看到,一个完整的孔乙己的形象就站立在我们面前了。

延伸体验,让学生兴趣浓郁。

古谚曰:“授人以鱼,只供一餐所需;而授人以渔,供人终生受用。”课内向课外延伸,课内课外并重,展开双翼才能飞翔。

总之,小說教学不能信马游缰,随心所欲,不然就会出现“野渡无人舟自横”的情形了。小说教学要通过我们的训练与指导,能够让学生的学习内容具体化、落实时效化、体验写作拓展化,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那么小说教学就会出现“河渡有人舟不横”良好局面。

猜你喜欢

小说情境语文
How to read a novel 如何阅读小说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倾斜(小说)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文学小说
不在小说中陷落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