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学建议

2018-10-21徐王树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23期
关键词:比值国旗性质

徐王树

教学“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要求学生通过观察教学情境图,能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列出算式,并借助求比值或化簡比的方法,理解和掌握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学时要将计算与解决问题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理解、计算、观察、分析、比较中发现规律,总结归纳规律,使学生的思维能力、概括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高;把计算和探究结合起来,让计算有探究味;把计算和学生的选择结合起来,让课堂富有创造力,充满生机。通过结伴式小组合作,让学生合作、学习交往、相互交流,不断完善自己的想法,从而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

一、教材40页的情境图(比例的意义)

1.充分发挥情境图的作用

抓住学生心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制作国旗的尺寸过程中也存在着有趣的比。同学们可以先算一算国旗的长、宽之比,并求出比值。数学教学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实施新课程更是如此。

2.理解情景的意义,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关键

因此,要使“情境图”活起来、动起来,变静为动,让学生多看,看清楚图意;多想,想数学问题,问题解决的方法;多说,说出心中的想法。对于学生提出的与问题无关的话题,老师要注意引导。

3.引导合作学习,在列式中探索知识

观察教材40页的情境图。发现信息,写出长与宽的比并求出比值,为下面研究比之间的关系做好准备。引导学生注意比值的表现形式要统一,要是分数都是分数,要是小数都是小数。

如操场上的国旗:2.4:1.6 =3/2 ,教室里的国旗:60:40=3/2 ;所以:2.4:1.6=60:40,也可以写成2.4/1.6=60/40,理解思考过程,使学生领悟到:像这样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老师揭示比例概念,引导学生分清楚比和比例的区别,比是两个数之间关系的描述,而比例描述的是两个比之间的关系。在观察、计算、比较中明确知识点,突破了难点,达到教学目的。

二、例1(比例的基本性质)

1.组织学生看教材,认识比例的名称

通过教材41第一自然段的文字叙述,教师引导学生弄明白组成一个比例要两个比或四个数。例,在2.4:1.6=60:40或2.4/1.6=60/40中:2.4和40是外项;1.6和60是内项。

2.活动探究,总结性质

例1(比例的基本性质)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学习的难点。教材利用例1的习题,引导学生发现规律。让学生试着写成一些比例:5:2 = 15:6;80:20 = 240:60……;通过观察比例,想想、写写、算算,看你发现了什么?研讨:你发现了什么?怎样发现的?验证:有了这样的发现后?还有什么问题?总结归纳后得出: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提问:如果把比例写成分数形式,比例的基本性质会出现什么形式呢?等号两端的分子、分母分别交叉相乘积相等。你能用字母表示这个性质吗?a:b=c:d(b、d均不为零,为什么?)。

3.运用性质

学习了比例的基本性质后,你觉得应用它可以解决什么问题?(判断比例是否成立)。判断比例是否成立,现在有几个方法?(可以应用比例的意义,也可以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进行判断)。采用同桌互动的方式进行巩固练习,教材41页的做一做;第43页练习八的第2、3题等,进一步强化学生对比例的性质的理解,突破教学难点。

猜你喜欢

比值国旗性质
弱CM环的性质
彰显平移性质
国旗在校园里升起
递国旗风波,谁之过
尊重国旗
也谈极值点偏移问题破解策略
物理中的比值定义法
双曲线的一个性质与应用
平均功率与瞬时功率的比较与应用
国旗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