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教学设计
2018-10-21郑晓雁
郑晓雁
一、教材分析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是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第五节的内容,是学生必做的实验,也是以后进一步学习高中光学的基础。通过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物理对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的重要性,充分体现“从物理走向生活,从生活走向物理”。
二、教学设计
本节课设计为实验探究性课,通过学生分组做凸透镜成像实验,组员间互相交流讨论,合作探究,最后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归纳,总结出凸透镜成像规律。教师在实验中指导学生认真细致地观察、分析实验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现象,并积极探究其原因;教学中通过精心设计教学场景,设疑来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增强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集体协作精神。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知道光心、主光轴、焦点、焦距、物距、像距、实像、虚像的概念;
(2)知道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3)知道并会画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对实验现象、实验数据的分析能力,
(2)培养他们的合作学习、交流探究的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1.重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2.难点:对成像规律的认识
五、教具
每小组一套光学实验仪器盒,包含:一个光具座,一个凸透镜,一个凹透镜,一个光屏,一个LED灯
六、教学进程
(一)温故知新
讲授新课前,先复习前面学过的光学知识: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当光从一种物质斜射入另一种物质中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称为光的折射。引出凸透镜的原理是光的折射,引入新课。
(二)进行新课
1.设置教学场景,学习凸透镜的几个要素
要做好实验,必须清楚凸透镜一些相关的知识点概念。比如:光心,主光轴,焦点,焦距,实像,虚像。每小组都先准备好一套光学实验仪器盒,里面有2个透镜,一凹一凸,让学生分别用手触摸感觉,区分凹、凸透镜的不同,找出本节课实验所需要的凸透镜,知道凸透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然后教师黑板作图,利用导学案,边讲解边让学生一起认真作图,学会画出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并知道如何利用平行光线测出凸透镜的焦距。
2.通过设疑,引导学生设计实验,进行实验
让学生用凸透镜分别观察远处的物体和看近处书本上的字,引导他们对所看到的现象提出疑问:为什么用同一个凸透镜,改变凸透镜与物体间的距离,能成正倒、大小甚至虚实不同的像?简介凸透镜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引出本节课的探究实验: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到底是什么?物、镜之间的距离是否会影响凸透镜的成像情况?
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展示光具座,依次安放LED灯、凸透镜、光屏,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学习物距u、像距v、焦距f、2倍焦距2f这些基本的概念,为实验做好铺垫。教学中要求学生先课前预习、设计好实验报告:包括制定实验方案、准备实验器材、设计实验步骤,实验中认真完成报告。由于实验要求学生观察、思考的内容很多,不仅要记录成像情况,还要测量物距、像距等,所以实验时可指导学生先在光具座上确定凸透镜的位置,找到1倍焦距、2倍焦距处,以便能迅速、准确地完成实验。
(三)实验过程
实验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巡回查看,及时发现问题,适当地进行提示、引导,要求学生要认真观察实验可能出现的各种现象,注意1倍焦距、2倍焦距这两个特殊点的成像情况;尽量给他们更多的思维空间和活动空间,从中发现更多的问题,比如发光物體、凸透镜、光屏要如何摆放?为何三者的中心要在同一直线上?光屏上找不到像时该怎么办?要从哪一侧才能观察到?如果挡住凸透镜的一部分或者凸透镜有破埙时,成像情况又如何?让学生亲自动手验证一下,使他们能更积极地探索、思考,增强学习兴趣;同时强调实验中要强调注意理解实像、虚像的区别,并记录好实验数据。
(四)实验总结
本课知识点概念比较抽象、难懂,分组实验结束后,教师要借助多媒体动画和简单的演示实验,进行归纳,总结出凸透镜的成像规律以及其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要求学生可以联系平常使用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时的具体生活场景,加以记忆。还可以进一步精简成记忆口诀,重点突出“2个分界点”:“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帮助学生加深理解、记忆,并指导填写课本表格。还要学生学会归纳测量凸透镜焦距的方法,除了利用平行光测量之外,还可以利用2倍焦距处成等大像这个特殊点来测量。
最后,还要针对实验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总结。比如为什么要调节发光物体、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对实验环境有何具体要求?实验中找不到像有哪些原因?用LED灯代替蜡烛有什么优点?等等,通过从实验中发现各种问题来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增强他们科学探究的能力,拓宽知识面,增强学习物理的兴趣。
七、作业设计
为了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课后要求认真完成实验报告,并布置适当地作业,学以致用。
八、板书
第五节 科学探究 凸透镜成像
一、凸透镜的原理:光的折射
二、凸透镜的几个要素:光心、主光轴、焦点、焦距、物距、像距
三、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作图)
四、设计实验,进行实验:
五、凸透镜成像规律。
九、教学反思
教学中的注意事项:
1、区分凹、凸透镜时,不能单纯地看外表,可以引导学生用触摸的方法来区分。
同一材料制成的凸透镜,表面越凸,焦距越短,会聚能力越强。
2、实验时如何判断像是否最清晰?
判断蜡烛的像是否最清晰的方法是:向前或向后移动光屏,像都会变模糊。
调整光屏时不可再调整凸透镜的位置,否则会引起物距的改变。
3、理解像的“倒立”要注意:像与物体的上下、左右都是颠倒的。
4、课后还可以要求学生归纳、总结出测量凸透镜焦距的各种方法,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增强求知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