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低段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

2018-10-21钟思敏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23期
关键词:图形题目习惯

钟思敏

葉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往单方面讲只须一句话,就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什么是习惯?心理学家明确指出:习惯是一种稳固的动力定型,是长期形成的,一时不易改变的行为或倾向,习惯有好有坏,而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因此,我们教师想要做好教育,就得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在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良好习惯:

一、培养学生认真听讲的习惯

专心听讲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积极思考的基础,也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前提。小学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坐不住、爱说、好动、精力不集中。针对这些特点,教师更应该注意①首先是合理分配教学时间,教师要合理的安排时间,听讲、交流、讨论、发言、游戏都要随时的穿插其间,让孩子有听下去的兴趣。②联系学生的实际,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吸引学生认真倾听。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在教学一年级的:“比25多4的数是多少?”时,这个问题是纯文字的题目,没有图画显得贴别的抽象枯燥,学生一时难以理解。这时我伸出左手说:“我是25“,再伸出右手对着左手说:“我是比25多4的数,猜猜我是谁?”学生结合老师的手势和生动的语言,一下子就反应过来了,应该用加法计算,而不是盲目的一听见“多、多少“这些字眼就想到用减法计算。③爱学生,关心学生,用爱心吸引学生认真倾听。由于班上留守儿童特别的多,还有一部分是单亲家庭孩子,对于和他们天天见面的老师,他们都有一种深深的依恋之情。在教学中我努力做到关爱每一个学生,用亲切的眼神、细微的动作、和蔼的态度、真诚的话语鼓励他们,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认真倾听老师的讲话。

在别人发言时老师一定要向听的同学提出要求:“你们来当小老师,听听他说的和你想的一样吗?对不对?为什么?“对于积极来评论其他同学的发言的孩子,老师一定要及时的鼓励,既使评错了也要先鼓励精神再纠正,让孩子养成认真听同学发言的习惯。

培养孩子认真听讲还要特别注意一点,就是规定:在别人发言时不要随意的插话,有意见一定要等别人说完了再举手发言,这一点对于形成良好的听课习惯尤其重要。

二、培养学生认真阅读的习惯。

低年级,教给学生看数学课本的初步方法,看书要从上到下,从左到右,跟着教师有顺序的看课本上的插图,要数清图中各种物体的个数,用简单的语言进行图解。例如,在教学一册的十以内的加减法时,可以采用引导学生用:“我看见了左边有几个图形,右边有几个图形,合起来有几个图形?或者是,我看见一共有几个图形,拿走了(划掉了)几个图形,还剩几个图形?的句式来引导学生会阅读图画题目。学生通过这样的方式来阅读图画题目,就能正确的解决此类题目。由于低年级学生识字不多,理解水平低,思维缺乏深刻性等因素有关,学生作题急于求成,不愿认真阅读课本,学生加减误算、乘除误算的情况较多。出现这样的错误,就是由于没有认真阅读课本的结果。在低年级做计算题时,可以要求学生把计算题默读一遍再计算,这样出错的机率小得多。对于解决问题的题目,一定要要求学生先读题两遍,一是训练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力,尤其是看图题目更能达到训练的目的,二是让学生在读题的过程中有一个思考的时间,边读题边审题,不至于题目没有看清就开始计算。长期这样坚持,可以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

三、培养学生学会思考、合作学习的习惯

学生学习数学这一活动,归根到底是思维的活动,只有勤于动脑,肯于思考,才能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形成各种数学能力。低年级学生在学习中比较依赖于老师,他们总认为老师说的都是正确的,有些学生只满足于老师教什么就学什么,老师怎么说他就怎么说,或者遇到没有见过的题目,干脆不做就等着老师来教,这样对学生主动地创新地获取知识是不利的。因此教师在数学课堂上要充分的调动学生主动思考的积极性,由于学生年龄小,知识面窄,对于难题老师一定要给予适当的引导才能达到让学生思考的目的。

学生会独立思考固然是好,但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往往不会独立思考,更多的是在他人的思维上接着思考,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显得尤为重要。在一年级的数学课堂上,我就常常叫同桌之间互相交流,你看到了什么,告诉同桌;你是怎么想出这个答案的告诉他。先想到的同学先说。由于学生之间都有个体差异,先想到的同学在说的过程中,会很大程度上启发另一个同学的思维,同时也训练了学生倾听的好习惯,以及学生的口头表达力,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在低年级的课堂教学中应该大量采用这种同桌合作学习的方式。

四、培养学生认真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

完成作业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最基本的一项任务,是巩固知识、形成技能的主要手段,因此必须养成认真做作业的习惯。做作业的习惯,首先要做到独立、认真、准确、完整。书写格式尤为重要,这对于老师批改作业的速度有很大的影响,所以格式必须完全统一,字迹也要工整漂亮,从一年级抓起,形成习惯,对于以后老师的工作就会轻松许多。有些娃娃比较懒惰,做作业喜欢拖拖拉拉,最初发现这种现象一定要及时有效的制止,必要时家长配合,同学监督,随时奖励的方式,力求达到今天的事今天完成,以免养成拖拉的坏习惯。

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小学低年级是学生形成各种习惯的最佳时期,在这一阶段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成绩,还影响其能力、性格的发展。因此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良好习惯,是每一位数学老师的重要职责。好习惯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提醒、督促、指导才能形成。

猜你喜欢

图形题目习惯
习惯
上课好习惯
本期练习类题目参考答案及提示
好习惯
分图形
找图形
追根求源
图形变变变
图形配对
你的情绪够稳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