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地图对提升中学生地理素养的重要性

2018-10-21王俊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23期
关键词:中学生素养生活

王俊

一、地图

早在史前时期,古人就知道用符号来记载或说明自己生活的环境、走过的路线等。现在人们能找到的最早的地图实物是刻在陶片上的古巴比伦地图,据考这是4500多年前的古巴比伦城及其周围环境的地图,这些图中已表示出城市、河流和山脉。其次是大约公元前11世纪埃及人绘制的彩色金矿图,它是画在展平了的纸草叶片上的。这些地图反映出原始公社时代的人在从事渔猎、采掘等生产活动中已经有了对地图的需要。

而中国关于地图的记载和传说可以追溯到4000年前,《左传》上就记载有夏代的《九鼎图》,鼎上铸有用来表示各地奇异事物的图像。这种有山、有水、有道路的地理图画,不仅是为渔猎、旅行提供方便,也被认为是地图志的雏形。中国西周时期已有土地图、军事图、政区图等多种地图,并在战争、行管、交通、税赋、工程等多方面得到应用。这些地图显然已经脱离了原始地图的阶段,具有了确切的科学概念。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地图的制作也更加精准,分类更为专业。地图不仅是一种科学文化工具,也是世界各民族共同创造和享用的财富,它正在逐渐规范化、标准化,超越文字语言的局限而成为国际交流的一种空间信息传输的重要方式。

二、地理素养

1.地理学素养

地理学中包含了许多的重要思想观念,如空间观念、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等等。这些观念可以培养学生的地理修养和地理气质,训练学生特殊的思维品格、思辨能力和创造素质,使他们学会用地理的眼光欣赏和认识这个世界,学会把握问题的空间尺度、动态分析问题、综合看待问题、用发展的眼光来研究问题。

2.人文地理素养

在地理学科中,人文知识主要包括人口、聚落、工业、农业、文化、旅游、人地关系等;人文地理精神是指人对自然的基本态度,主要包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口、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国家意识等问题。中学生是未来的希望,这些内容对培养他们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关爱地球具有重要的意义。

3.技术地理素养

技术地理素养指的是现代公民应具有的对地理信息技术辨别、理解以及应用等能力。对学生而言,能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比如遇上自然灾害能作出正确的逃生方法,能为商铺选址,知道买楼时要注意的楼间距、光照等问题。同时培养学生掌握地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思维方法,对适应未来的生活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地理素养是一个集成概念,同时也呈现出多元化特征。因此,地理素养的养成要综合考虑地理学素养、人文地理素养、技术地理素养等多方面因素,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养成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

三、巧用地图,提高中学生的地理素養

1.激发对地图的兴趣

《地图(人文版)》就是一个很好的典范,作者是波兰的一对夫妻,他们花3年时间手绘了这本图集。介绍七大洲和四大洋外,还选取了一些代表性的国家,一国一图,列出国旗、首都、语言、人口、面积、比例尺。每幅图除了边界、山脉、河流、城市等这些基本的地理要素外,还加入了每个国家有名的、独特的、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动物、植物、民族、物产、人物、历史,甚至名吃特产、神话传说等,使得地图里有了故事和生命。

学生通过这本书可以了解赖以生存的地球,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爱护地球村的世界观。

2.心中有地图,树立大局观和责任意识

要做到心中有地图,最好的方法莫过于动手绘制地图。在地理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绘制地图:大到绘制世界轮廓图,国家地图,小到绘制城市地图,通过对直观信息的分析、取舍和重组,找出隐含的地理特征、地理规律、地理成因等,做到“一图多思、多图并用”,不断深化对地图的认知。绘图的过程也是记忆的过程,有些图可以通过联想与生活中的事物建立联系,这样能使记忆更加长久。通过反复有针对性地训练,总结反思,学生脑海中已经形成了各种清晰的地图图像,这样学生既做到了地理知识储备,又锻炼了形象思维能力。

树立大局观和责任意识,就是要培养学生宏观认识,看待问题,整体认知事物的能力,引导学生从全局分析国家、地区、城市的自然和人文特征,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可行的解决对策。明确作为现代公民的一分子,中学生要承担起自己应有的责任,立志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世界之大,意味着视野之阔;世界之大,意味着钻探之深;世界之大,意味着责任之重。中学生应当志存高远,胸怀天下,仰之弥高,钻之弥坚。通过绘制地图认识世界的方式既方便学生,又能让学生从情感方面认识事物,在轻松愉快中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3.学以致用,终身受益

走出校园,用地理的思维方法参与到社会生活中去,这才是地理学习的最高境界,也是地理教师终身努力追求的方向。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是以学生的认知、生活经历为契机,以灵活的教学方法为切入点,培养学生认识生活、适应生活、安排生活、创造生活的一种尝试,让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都有地理,学好了地理终身受益。培养地理应用能力可以帮助学生养成科学的世界观,更好的认识事物,认识世界。

总之,掌握地图是学好和运用地理知识的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手段。学生如果能做到喜欢地图,经常看图,灵活用图,逐步掌握运用地图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学习自然会变得轻松而有滋味。

四、结语

地图是打开世界的一扇窗,也被称为地理学的第二语言,通过地图学生可以了解到壮美的山川美景,领略各地的风土人情,养成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积极向上,敢于担当,乐于奉献的优良品质,不断提升自己的地理素养。在培养学生地理素养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提高自身的地理素养,并且在教学实践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实践,及时反思。学生地理素养的提升也不能一蹴而就,需要一个慢慢积累的过程,在平常的教学中多一些点滴的启发,润物细无声,学生也乐于接受,效果往往会更好。

猜你喜欢

中学生素养生活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欢迎来到《中学生博览》大型团购会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漫生活?阅快乐
生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