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体育教学生活化模式的构建思考

2018-10-21刘敏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23期
关键词:生活化体育生活

刘敏

传统的小学教育课堂,往往是以教师为主体,教学内容在更多的时候脱离了生活实际和社会现实,学生的学习锻炼也似乎成了简单的服从和机械的训练。随着时代的进步,教育是关注的焦点,国家大力实行新课程改革,并在全国范围推进改革策略,让体育回归生活,让体育与生活密切结合的呼声,以其准确的价值取向,本文通过对我国小学体育生活化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的研究与分析,探讨体育教育生活化重要性以及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构建生活化模式,对体育教学生活化培养提供相关建议与对策。

一、体育教学生活化的内涵及意义

1.体育教学生活化的内涵

体育生活化思想来源裴斯泰洛齐(1746-1827),他被称为欧洲平民教育之父,他认为体育在塑造人格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并提出了体育生活化的概念,即把体育活动融入到生活中,把体育活动变成生活的一部分。教育部颁布的《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体育与健康课程要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要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教育资源,让体育课走出学校运动场,与学生的课余活动、家庭和社区生活结合起来,是现代体育课程发展的必然要求。

2.体育教学生活化的意义

体育教学中包含的德育也发挥着思想教育强化作用。通过体育课教学内容的编排和组织,向学生进行集体主义、勇敢顽强、吃苦耐劳等良好品德的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自己行为的责任感,培养学生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性与共性的关系,形成团结互助、自觉遵守纪律、关心别人的良好思想品德。

二、体育教学生活化模式现状

1.体育教学观念没有根本改变

由于缺乏改革的理论导向和具体指导,同时上级教研部门给教师的教改指标大多是口号式指示,如“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等等,因此大多数教师不知道具体操作方法,只进行了表面工作,从形式上做做样子,应付上级号召和检查,这就使体育教学改革在很大程度上流于形式。

2.学生的主体地位尚未明确

《新课程标准》以学生为本,一切教育都应来源于学生的需求,都应利于学生的发展,但是“应试教育”依然体现在体育教学中,尤其是中考体育分值达到了30分,各学校老师便会加大学生锻炼强度、增加运动量,虽说是为了帮助学生取得高分,但是学生的主体地位还是有待于明确。但是目前情况来看,在大多数课堂上,教师并没有完全贯彻实施,依然是“灌输式”教育,为了锻炼而锻炼,为了分数而锻炼,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3.教学目标没有生活化

体育教学,终究是为培养人服务的,必须把满足学生的现实生活需求为首要教学目标,构建学生可能生活作为教学的根本目标。生活化教学的根本目的是激活生活对学生具有内在价值给予学生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以人文关怀,培养学生生活能力,激起他们自我关怀的热忱,

三、体育教学生活化模式的构建对策

生活化教学包含着四层含义。一是教学与生活的有机结合,即体育教学要将生活中丰富的体育资源经过选择和吸收,创设一些有趣的、贴近生活的情景,使学生认为学习这件事并不是枯燥的技術动作;二是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和生活世界,这一点和以人为本相贴近;三是关注学生的将来可能生活和发展能力,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体育教学除了基本的强身健体功能外,更重要的是能为今后生活工作打下良好身体基础;四是关注与终身教育的衔接,体育生活化教学将生活与教学紧密结合,将生活引入教学,将教学渗透进生活,从而有利于灌输终身教育的思想。

1.重视“生活化”的新课导入

在新课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将所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地联系起来,例如,跑步是最常见的体育活动,在开始上课前需要通过跑步来进行热身,但是小学生活泼好动,很少去合理地、有秩序的进行热身运动,往往会出现岔气等现象,有的不爱运动同学则干脆推脱身体不舒服。这时,新颖的课程导入尤为关键。老师可以在操场上画一篮球场大小的长方形或圆形,分成人数相等的两队,一队为鱼,一队为捕鱼人,鱼儿不能跑出界外,以规定时间捕到鱼儿多少或捕完所有的鱼儿所用的时间判定哪方获胜,这种方式不仅达到了运动效果,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达到教育的目的。

2.采取“生活化”的学习方式。

新课程下的学生不应再是被动接受,而应采取积极、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主动地进行学习。比如在进行篮球课程时,安排两人一组选择自己喜爱的运球方法进行练习,要求学生们相互指导、模仿,交换练习,老师则巡回指导。这样彻底杜绝了体育课就是教师不断做示范动作、学生重复模仿、机械枯燥练习等严重制约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现象。这种自主、合作性的学习方式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生活习惯,学生会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到新的知识,这样的教学策略也会取得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3.建设体育学习网络中心

如今是网络信息化时代,人们的生活学习离不开网络,可以有效利用网络,将其应用于教学方法中,使网络成为体育教学的重要辅助工具,不仅能适应时代发展,还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体育教师可以提前把各种体育理论知识,体育教学视频,比赛录像和专项教学录像都都上传到网络上,学生可在体育课前一天在校园网上免费查阅和观看,节省第二天理论知识讲授时间。

4.加大教学师资力量

学生喜欢课堂、热爱学习是因为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体育教师除熟练掌握体育技术和技能外,还要旁征博引、融会贯通,将生活中的场景引用到课堂中,让同学们对产生好奇从而激发内在学习动力。比如教师可以创造生活化情景、融入同学们生活,了解学生内心所向从而制定相关课堂内容。

四、总结

构建小学体育教学生活化模式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学习、自主学习,其实践教学价值巨大,意义深刻。今后,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学校及教师应该积极建立有效的“生活化”教学模式,结合教学实际以及小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来开展教学,争取使小学的体育课堂教学实现最好的教学效率,从而使得学生受益匪浅。

猜你喜欢

生活化体育生活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漫生活?阅快乐
生活感悟
我们的“体育梦”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