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生语言文字积累

2018-10-21郑素凤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23期
关键词:词句语言文字词语

郑素凤

一、在朗读中进行语言文字积累

朗读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感的一条重要途径,重视诵读,是传统语文教育的宝贵经验,有道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會作诗也会吟”。叶圣陶先生更是谆谆告诫:“语文课以读书为目的,老师若引导学生善于读,则功莫大焉。”其实强调的就是语言积累的问题,朗读的过程是一个把死板的、躺着的书面文字,用灵活的、感性的声音将其树立起来。在文字、语句出口时,辅之以一定的思想感情,增强它的可感性。

以读为本,将读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即以读的训练为主线,并对整个读的过程的各个阶段有明确的指向:初读要求读准、读通、读顺;细读要求理解内容;精读则要抓住重点句段,细加品味,感悟其情;熟读则要积累语言,以至背诵。朗读的形式包括范读、引读、分角色读、齐读等,根据年级、学生情况和教材特点等方面,区别各种朗读形式的各自功能和适用范围加以合理运用,并对学生加强指导。比如,在低年级时,由于学生年龄小,语文知识不足,朗读能力处于形成时期,可以多采用范读、齐读等形式让学生在整体上感知朗读的特点;到了中高年级时,学生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个人析词断句、领会情境的能力明显增强,可以逐渐对学生进行指名读、分角色读等形式的训练。

还有,在指导学生读书时,做到“读前有要求,读中有指导,读后有反馈”,并体现出个性差异,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考的习惯,善于在读书的过程中发现疑难,并在深入阅读中解决疑难,让学生从读中由感而悟,由悟入境,进行语言文字积累训练,最终达到与文章作者的心灵相通、意境相融。

二、在词句训练中进行语言文字积累

句子是文章的基础,读懂课文的前提是理解其中的词语和句子。通过词句训练,能够使学生丰富词汇,理解课文内容,从而为读写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才能更好更准确地表达出真情实感。

1.结合语言环境进行词句训练

在阅读教学中,联系词句所在的语言环境,进行一番挖掘、体味和揣摩。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中有这样两句话:“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熄灭。”“从发起冲锋到战斗结束才20分钟。”两句话中都有一个“才”,这两个“才”的意思有什么不一样呢?第一个“才”表示时间长;第二个“才”表示结束战斗时间之短。同一个“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表示的时间长短不同。巩固课上,我又指导学生用“才”的这两种不同用法各造一个句子,从而加深了学生对“才”的理解,体会到用词造句的妙处,增强了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

2.运用直观手段进行词句训练

课文中有些语句比较抽象,很难被学生理解,就运用一些直观形象的手段,或实物演示,或出示挂图、投影,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生动的形象,从而达到理解。如《赵州桥》最后一段:“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多美的语句,可在学生的心中,却很难清晰地想象出它们的样子。这时,我出示投影片,当那些千姿百态的龙的形象活灵活现地映入学生的目光中时,课文中的句子不再只是些呆板的文字,而是变成了一个个跃跃欲试的生命,抽象的句子变成了学生心中那充满生机的形象。句子理解了,同时也启迪和感染了学生的心灵。阅读中的词句训练落到了实处,理解达到了融会贯通的境界。

3.运用迁移规律,将书面语言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

学生学习理解词句并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而是要通过对词和句的学习来丰富学生自己的语言,实现知识与语言的迁移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多读多说,在理解词句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反复诵读,使学生从读中体会词句的意思与感情;反复诵读,文中词句烂熟于胸,到用时方能左右逢源。我创造机会让学生多说,通过回答问题、小声说、同桌说、班内讨论、复述等多种形式的说的训练,加强学生语言的组织能力,使语言规范、条理。课文中的词句由书面语言文字转化为信息符号储存于学生的大脑中,并进而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这样,既让学生深刻理解了词语,又使他们会灵活运用,从而提高了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

三、在复述训练中进行语言文字积累

复述是一种运用口头语言或语言把听到的、读到的材料表达出来的技能训练,复述的目的在于训练学生系统连贯地表达的能力。复述时要对材料进行思考和加工,熟悉其中的词语、句式和章法,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经过筛选,进而抓住重点。复述不但能帮助学生掌握和积累语言,同时通过内化,既规范了口头语言,又训练提高了学生理解、记忆、概括等多种能力。例如,阅读课文《小英雄雨来》,其中的一项教学要求就是复述课文,我就指导学生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运用口头语言加以逐段复述。这样一来,原本故事性内容的课文经过学生的口头再创造,使文章内容更加深入地印入了学生的脑海之中。

在提倡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今天,尤其注意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创造性的复述,引导学生大胆地想象,善于质疑,敢于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例如,在教学《田忌赛马》一课时,我就让学生抓住文中“扫兴”“垂头丧气”“转败为胜”“目瞪口呆”等相关的词语,进行复述课文的初步练习;随后进一步让学生做填写相关词语的练习,并引导他们对田忌为何会取得赛马的胜利的原因,充分发表自己不同的看法,教师加以适当的指导;最后再让学生进行比较全面的复述课文的练习。这样创造性的复述课文练习为学生提供了充分内化语言的机会,使学生在理解、积累课文的语言材料时,又充分调动其头脑中已有的语言材料,自主激活、调出、选择并重组,并在复述中得到检验,并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重视语言的积累,就等于给了学生一把学好语文的金钥匙。有了这把金钥匙,打开语文学习之门,提高语文教学效率也就指日可待了!

猜你喜欢

词句语言文字词语
关于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
找词语
芜湖市芜湖县召开语言文字工作会议
考考你:混水摸鱼、一哄而散,这些词语你能否读对?
字词句训练
字词句训练
字词句训练
字词句训练
安陆市荣膺语言文字工作“达标城市”
2015年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在京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