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留守儿童教育培养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2018-10-21刘巧云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23期
关键词:监护人儿童家长

刘巧云

一、我总结了“留守儿童”的情况有六个缺乏

1.“留守儿童”在生活上缺乏照料,習惯差,身体发育不良

2.“留守儿童”思想上缺乏正确引导,易自暴自弃

由于父母常年在外,父母关爱缺乏,心理健康失衡。现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以隔代教育和寄养教育为主,遇到心理问题得不到正确地疏导,遇到不良的行为表现得不到有效制止,极大地影响了他们身心健康成长,致使不少“留守儿童”软弱无助,自卑自闭、寂寞空虚、孤僻敏感,爱发脾气,情绪异常,难于沟通、逆反心理严重。对老师、同学甚至家人产生隔阂,不同程度上形成了人格扭曲隐患。

3.“留守儿童”学习上缺乏辅导,学习成绩差,缺乏好的学习习惯,缺乏学习兴趣

由于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基本处于空白状态。即使上了寄宿学校,没有家长的严格管教,行为上没有任何的约束。学习的自觉性差,又怕苦又怕累,还总认为读书没用。父母们没读什么书,外出打工同样能赚钱的思想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上打下深深的烙印。

4.“留守儿童”心理上缺乏疏导,自我为中心

留守儿童由于长期得不到家庭的温暖和父母的关爱,无论做什么事,不管做得对与错,好与坏,无人鼓励与批评,再由于与外界的接触沟通很少,他们开始离群、自我封闭,这就造成过激的自我意识,他们养成了孤僻、冷漠、自私的性格。如我校五年级胡青友同学,人很聪明,但是性格孤癖。一次因为“哥们”要毕业了,觉得难舍难分,而在一起喝酒,最后竟以呕吐结束。被我发现后,他却说只有他一个人独自卖醉,我并没有揭穿,而是好言相劝,进行引导。并及时与家长联系,反映他在校的点滴进步,就这样使他在校的进步得到其父母的赞赏,因此,胡青友同学在上课时比以前爱发言了,对语文方面的学习比以前积极多了。实践证明,对于问题留守儿童,如果心理上得到及时疏导,他们会很快转变过来的。

5.“留守儿童”良好道德缺失,行为习惯养成差

由于缺乏家庭的关爱,加之祖辈的溺爱和代监护人的无奈,部分“留守儿童”常常表现出任性、自私、贪婪、固执倔强、我行我素、不尊敬长辈、好逸恶劳等不良品行。上进心、集体荣誉感多有缺失,道德品行、自控能力养成习惯较差,常有违规、违纪,甚至违法行为发生。根据认知发展规律及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少年儿童处于身心发展的转折期,其生理和心理成长发育均不成熟,可塑性大,自制力差,这时候的“留守儿童”一旦失去或脱离家长适当的约束与科学引导,极易受到不良诱惑与影响,很多少年儿童由于无人管理或管理不当而与社会上的不法分子混在一起,养成了不良的行为习惯,甚至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同时他们遇到突发事件时自救能力差,伤亡事故极易发生,甚至成为不法分子的侵犯对象,极易遭受伤害。留守儿童发生事故的占儿童发生事故总数的70%,而且留守时间越长的学生发生事故的比例越高。

6.“留守儿童”的安全难以得到保障

在留守儿童中,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缺乏对儿童的安全监管,加之部分监护人和代养人对留守儿童的安全教育不够、意识不强、监护不力,导致部分留守儿童的安全难以得到保障。特别是在双休、寒暑假期间,脱离了学校管理回到家中,临时监护人和代养人的管理难以到位,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甚至出现安全事故。前几年暑假,我校一名四年级男孩在河边玩耍时不慎掉入水渠中,溺水身亡。据全国妇联对12省市农村留守儿童状况调查显示,部分“留守儿童”因父母不在身边,经常受到同学、邻居地欺负。一些地方还出现了强奸留守女童的恶性案件。

总之“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已成为迫在眉睫的社会问题。

二、对“留守儿童”教育与培养的建议

1.家庭方面

目前多数农民文化程度不高,他们误以为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家长只要给钱给物当好“后勤部长”就可以了,至于读书是学校和老师及孩子自己的事情,家长是没有什么责任的,他们一般认为孩子学习成绩的好坏是由孩子个人的素质决定的。家长应该改变这些不正确的思想,树立“子不教,父之过”的教育责任观,明确教育子女是自己的应尽之责,家长自身文化水平的高低并不影响对子女的教育。即使在外地务工,也要把教育孩子的那份责任承担起来,与学校、社会形成合力,把教育孩子的工作做好。

2.学校方面

(1)实行留守学生的普查登记。

各中小学校在新学期学生报道时将父母外出情况和家庭成员情况逐一进行登记,建立“留守儿童”档案。

(2)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的作用。

建立健全教师家访和与留守儿童谈心制度。定期召开帮扶教师、留守儿童、临时监护人座谈会,引导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开设亲情电话,让留守儿童的父母知道校长、班主任等老师的电话,加强学校、家长和孩子之间的联系和交流。

(3)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在学校举办的活动中,多把机会留给留守学生,帮助他们走出自闭的心理障碍,帮助他们改正不良的行为习惯,树立正确地人生观和价值观。

(4)开展心理咨询活动。

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课,建立心理咨询辅导站。特别是班主任要及时发现孩子的心理问题,与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交流。及时排除他们心理上存在的问题。帮他们养成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心态。

(5)注重培训。

尽可能对临时监护人介绍一些教育孩子的常识,开展一些座谈会,让他们了解孩子,更好的引导和教育孩子。同时,要充分的利用春节外出务工人员返乡的“黄金季节”,召开学生家长会,做好留守儿童的社会调查。

3.社会方面

净化社会环境,加强对学校周边环境的监督管理力度,尤其是网吧、游戏厅等,这些不良社会环境对自制力比较差的儿童存在着很大的吸引力,容易误入歧途。

总之,“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综合性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解决,影响的不仅仅是孩子地成长,同时也影响到他们的父母能否在外安心地工作,更会影响到社会的安全和稳定。

猜你喜欢

监护人儿童家长
为养老如何自行选定日后监护人
选择意定监护人,为养老未雨绸缪
家长错了
留守儿童
家长请吃药Ⅱ
六一儿童
犯错误找家长
School Admission择校
School Admission择校
“六·一”——我们过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