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法治国”理念融入高校教育研究

2018-10-21曾迪

文存阅刊 2018年23期
关键词:高校教育依法治国法治

摘要:新形势下,运用“依法治国”理念指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意义重大。作为一名高校学生工作者,为践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通过探寻将依法治校、依法执教、提升法治素养三个方面的“依法治国”理念融入高校教育,有助于丰富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力求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创新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依法治国;高校教育;法治

2014年10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并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新形势下如何贯彻依法治国基本国策提出了全新的部署和要求。作为具有时代特征的高校党员,坚定的法治信仰不可或缺。努力使“依法治国”理念指导并融入高校教育,把推进依法治国与校园的各项制度管理融合作为提高党员党性修养的内容之一,有利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一、“依法治国”理念融入高校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首先,高校是高文化程度群体的聚集地,法治宣传效果较好。《决定》提出要“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其目的是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进而“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作为社会成员重要组成部分的大学师生,是社会成员中接受高等教育的群体,同时也是最为活跃的人群,他们可以在社会上传播法治理念。法治理念辐射的范围越大,推进依法治国在社会主义改革深水区的步伐就会越快[1]。“依法治国”理念应融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而高校作为社会先进思想的集中聚集地,重点引入“依法治国”理念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其次,大学生作为中国未来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后备力量,该群体法治实施效果可预期性强。通过高校教育把“依法治国”理念融入到建设经济基础的后备军的思想意识中,能有效快速在全社会广泛引导。尤其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校园文化的建设的中心环节,同时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关键部分。如果高校大学生培养出法治思想观念,通过年复一年的努力,社会上的法治意识将会越发加强,法治落实的可预期性更高。

最后,将“依法治国”理念融入高校教育是党和国家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的要求。《决定》中明确规定要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高校,特别是政法院校作为法治人才的主要培养基地担负着重要职责。除加强法学基础理论学习之外,将“依法治国”理念融入高校教育,融入高校师生日常行为规范,有利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进程,有利于培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后备力量。

二、“依法治国”理念融入高校教育的路径探析

高校教育不仅是对大学生专业知识的传道解惑,还包括对学生思想政治上的教育和引领。将“依法治国”理念融入高校教育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依法治校

所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即强调的是社会正常运行所应当具备的规则。同样,高校也有属于自己的一套校规校纪。

1.学校规章制度应与我国现行法律保持一致,不能有所冲突。高校的规章制度只能在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就其职权管辖范围内的事务制定相应的、更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的校内规范。

2.制定及实施校规校纪的程序要规范。高校在校规校纪的拟定、征求意见、讨论通过、公布、执行、修改以及废止等方面,都应该以合理的程序来保障制度的民主性和科学性。对于涉及师生重大利益的奖惩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应考虑引入听证制度。为了保障师生利益,学校还应该给予申诉和申请复议的途径。

3.在执行学校规章制度时应一视同仁,不区别对待。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依法治校要求在法律的框架内,通过校规校纪对校内人员进行约束,确保制度施行的连贯性、统一性、权威性。

(二)依法执教

依法执教是依法治校的必然要求,而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和法治教育的主要课程。我们可以从教育内容、培养环节、培养模式等方面将法治素养的培育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道德等方面的内容完美融合,从而使高校大学生形成以法治型为主导的现代公民教育理念和取向。法治、纪律管理是他律,思想政治教育是自律,两方面相结合,就能使师生员工的思想和行为做到自律与他律、内在约束与外在约束、软约束与硬约束相结合[2]。

(三)提升法治素养

1.培养规则意识,是提升法治素养的基础。高校里期末考试作弊、学生偷盗、伤人现象时有发生,高校对违纪学生的处罚多数还停留在教育层面。然而,国家的态度是有所变化的。以考试作弊为例,我国在2015年11月1日起正式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中明确规定,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考试作弊等行为将构成犯罪。从2016年起,国家考试作弊正式入刑。可以看出,国家就考试作弊一事不再停留于诚信教育层面,而是上升到法律。在大学里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是培养其法治意识的核心要素,是提升其法治素养的必经程序。

2.营造法治氛围,是提升法治素养的关键。“孟母三迁”的故事告诉我们环境对个人成长和培养起到重要作用。同样,将“依法治国”理念融入高校教育,法治校园的氛围营造是關键。高校应注重通过网络平台、校园文化平台、专题讲座等平台,营造法治校园氛围,引导广大师生全力提升法治素养,努力掌握现代法律的相关技能,以此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较好的主体基础和客体基础。可以通过开设法律基础课,举办法律培训班,聘请法律专家、司法人员现身说法,旁听法院审理案件,是开展法律知识竞赛,开设法律咨询中心,利用影视、网络等媒体大力宣传法律等方式在高校里营造法治氛围。

参考文献:

[1]王琪,秦亚杰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推进依法治国的路径探析》,黑河学刊,2015.08

[2]汪早容,《依法治国进程中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教资料,2007.12

作者简介:

曾迪(1989年—),女,汉族,重庆人,研究生,西南政法大学人工智能法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团委)主任。

课题项目:

该研究为西南政法大学2018年度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研项目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为:2018-XZSZ12)

猜你喜欢

高校教育依法治国法治
走实“1+6法治同行”党建之路
法治护航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
公司成长的“法治之钥”
新时代道德与法治教师法治素养的培育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法治中国是实现中国梦的推动力量
高校设计教育网络平台的服务系统设计研究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电子商务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两会布局 依法治国
镜头·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