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两种方式
2018-10-21黄定东
黄定东
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变革,新课改的不断深化、拓展,我们的教育事业迎来了新的时代,国家与社会对教育事业更加重视,人民群众对教育事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及人文素养,我们必须加强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而初中阶段作为人一生发展的关键期,更是应该受到更加广泛的关注。因此,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重视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开展。本文中,笔者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入手,阐述了语文阅读教学的两种方式,分析了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开展这两种教学方式的必要性,以引起更多的教育同仁重视。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两种方式
语文作为一门传统的学科,不同于数学等理科学科,它更重视对学生的思维能力与人文素养的培养,而这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进入新时代,我们所认为的人才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一门学科的专才,而是具有全方位知识储备的、拥有丰富的精神世界的全才。因此,语文这门学科,特别是阅读这一部分对于每一个学生未来的发展都十分重要,必须得到教师以及学生的重视。初中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还未完全,需要教师的不断引导,同时教师还应该不断创新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学习阅读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应该利用语文阅读教学的两种方式,既引导学生学习,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实现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提高。下面,笔者将具体阐述何为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两种方式,并分析在现阶段的初中语文阅读课堂上引入两种教学方式的必要性。
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两种方式
(一)教師主导的课堂教学
以教师主导的课堂教学是一种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方式。总的来说,这种教学方式的时间和空间是固定的,主要是在课堂与教室里进行的,因此,这种阅读教学模式的教学内容十分有限,学生学习时间也较短。但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系统的掌握阅读技巧,提高阅读能力,对于学生语文成绩的提高是有很大帮助的。
(二)教师引导的自主学习
以教师引导开展的自主学习主要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学生可以利用课堂上学到的阅读知识丰富课后的阅读,让课后的自主阅读更加高效,从而有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成绩。同时,这样的自主阅读可以极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养成很好的阅读习惯,进而帮助学生拓宽知识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但这种教学方式基本要靠学生的自觉,教师很难督促学生完成。
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两种方式的有效结合
由于传统教学观念的制约,导致现阶段许多初中语文教师并没有很好的将两种教学方式有效地结合起来,从而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长此以往下去,并不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因此,笔者认为只有将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两种方式有效结合起来,才能有助于初中学生学好阅读、爱上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下面,笔者将具体阐述如何将这两种教学方式实现有效结合。
(一)两种方式优势互补,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要想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阅读水平,教师必须做好两种语文阅读教学方式的有效结合。首先,教师应该有效结合两种教学方式,促进两种教学方式优势互补。在课堂上教师应该根据课文,为学生讲授相关阅读技巧以及作者的写作手法等阅读知识,随后教师可以布置相关类型的课外阅读,帮助学生巩固课堂上学习到的阅读知识。这样一来,既可以帮助学生系统的学习阅读知识,又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例如,在讲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的《秋天的怀念》时,教师应该在课上系统传授有关阅读知识,随后布置学生课下阅读相关题材的文章,并写出相关的读书笔记。
(二)增加深度与广度,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其次,教师还应该有效结合这两种阅读教学方式,在课堂上增加学生学习阅读知识的深度,课下布置学生阅读相关书籍,进而增加学生阅读的广度。这样一来,既可以帮助学生学会更多的阅读知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与阅读成绩,还可以丰富学生的阅读量,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两种教学方式的有效结合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增加学生阅读的深度与广度,促进学生深入思考,进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三、小结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国家和社会对于人才培养的要求越来越高。为实现对初中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语文教师必须做好阅读教学,切实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总的来讲,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发挥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作用,还应该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既要引导学生阅读,又要促进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提高,实现学生的自我发展。虽然阅读教学方式多种多样,但最为有效的还是教师主导课堂与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这两种方式。只要做好这两种教学方式的有效结合,就一定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加强学生的人文素养,为其成为更加全面发展的人奠定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磊.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及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4(33):205-206.
[2]史振泉,韩克思.如何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J].学周刊,2013(3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