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新闻稿件采写要领浅谈
2018-10-21王逸群
王逸群
摘要:特稿写作跟一般的新闻写作不同:一般的新闻写作目的很单纯,就是告知,但特稿给人的不仅仅是告知,它要审美,要引起你的感情波动,产生阅读上的快感和情绪上的共鸣。
关键词:三农;特稿;人物
把新闻写的像小说,在传统意义上称之为特稿,又叫纪实特稿、纪实稿,或者新闻特稿。《新闻学大辞典》對特稿是这样解释的:“特稿就是运用解释、分析、预测等方法,从历史渊源、因果关系、矛盾演变、影响作用、发展趋势等方面报道新闻的形式。”简单的说就是通过文字深入揭示事物本质,把问题说透彻的报道。
特稿写作跟一般的新闻写作不同:一般的新闻写作目的很单纯,就是告知,但特稿给人的不仅仅是告知,它要审美,要引起你的感情波动,产生阅读上的快感和情绪上的共鸣。要形成这种快感和共鸣就必须借助一个好的表达方式:用讲故事的方式吸引受众,采写三农特稿亦如此。
抓住“要害”游刃有余
采访技巧相信大家都有自己的手段。如果想将一篇三农稿件当做特稿、当做小说来写,该怎么做?我认为根本有两点:一是充裕的采访时间;二是不断捕捉到现场细节。
现在我们大部分的采访是快餐式的:拟定选题、到达现场、采访主要人物。按照本人供职单位安徽日报农村版报社的采访规律来看,除去路上的时间,我平均和一位采访对象相处的时间最多不超过3小时。3 个小时对于人物报道来说,等于刚和对方套上近乎,采访就结束了。
我们该怎么做才能有效的利用时间呢?大家都知道,特稿或者说小说性质的新闻稿件,开头和结尾是最吸引读者的。所以,我选择抓住开头和结尾这个“要害”,在与采访对象沟通时,选出最能吸引人的故事或场景作为开头或结尾,把握“质感、节奏和悬念”的根本要素,不断追问细节。
拿2014年7月25日刊登于本报二版的《张老庄“正名”记》来说,当时我在现场待了 3 个小时。采访过程中,听闻村民们放鞭炮送锦旗的故事,我眼前一亮。于是在不断追问之后,就有了该篇文章的开篇:一个鞭炮齐鸣的早晨,一群执着找回庄名的农民,从村里一路行来给派出所送锦旗的场景。
2015年7月中旬,我前往涡阳县采访农家女自建广场的线索。当时我在采访对象家里的超市坐了一个下午,没有什么特别的收获。临近结尾,我试探性地问她,你做梦有没有想过要扩建广场的事,她竟然还不犹豫地回答:有!
于是,我通过反复追问梦中细节,撰写了这片文章的开头:“麦子熟时的一天下午,张凤午睡中梦见村里有人喊她:‘我们一人给你凑个几百块,把舞场再整大点。在梦中,这个35岁的农家妇女乐醒了。第二天一早,村民来超市买东西,她说起自己做的梦,大家一听,爽快地应声:‘啥时候扩建,我们都给你出钱!”(本文刊登于2015年7月31日,安徽日报农村版头版头条《农家女建广场带村民跳舞》)
在采访中,捕捉细节同样重要。2015年8月18日,安徽日报农村版头版头条刊发的《“人还在,我们从头再来!”》一稿中,结尾处有个生动的现场:“三位村民来到村部,从被水淹过的柜子里掏出一面党旗。村子里找不到旗杆,他们就地取材从路边砍了根毛竹,削尖头把旗子穿进去,插在废墟边上。有风吹过,这面鲜艳的党旗,在湛蓝色的天空下猎猎飘扬,成为灾后桃源村头一道亮丽的风景。”
当时,采访临近结束,我在村部转悠,意外发现三位村民正在清洗擦拭党旗,于是上前询问。采访结束,当我经过受灾村地点时,这面党旗已经被矗立在废墟边上。村民用自己最朴实的行动,表达了对挽救他们生命的党员干部的尊重,从侧面给那些饱受百姓“诟病”的乡村干部“正了名”。如果不仔细观察,不上前耐心询问,这样的细节是无法捕捉到的。
小说式架构让文章更精彩
新闻稿件的常规架构模式有几种:正序、倒叙、插叙。在处理特稿中,要吸引住读者的注意力,就必须采用小说或电影的架构模式。
2013年8月6日,安徽日报农村版二版刊发了一篇题为《一堂“特殊”的游泳课》的稿件。采访前一天我就一直在思考,如何把这个教残疾儿童学游泳的故事写的更精彩。最终,我选择了采用时间与空间的穿插衔接将全文串起。
文章开头从28岁的游泳教练孙仕鹏起床出门写起,第三段通过时间顺延,跳到了6岁多的患有多发性关节挛缩症的小男孩无忌身上。中间部分,施助者和受助者在泳池会合,接着又很自然地再次分开,分别介绍了这堂游泳课对于双方的意义。全文一气呵成,酣畅淋漓。
在特稿写作中,如果想让文章变得更生动,除了使用时间空间转换的方式,我们还可以尝试在稿件中使用第一次人称写作。2014年5月6日,安徽日报农村版二版刊发稿件《“把消防当‘事业,干这活我高兴”》,讲述了一位普通乡镇农民自备消防车帮助村民灭火的故事。在文中第二部分,我尝试以主人公侯子功的口吻,采用第一人称叙述,介绍了他走上义务消防道路的原因。朴实真挚的“我”,成为文中的一抹亮色,文章刊发后也备受读者和同事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