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学设计预习的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2018-10-21朱坪

科学导报·学术 2018年26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

朱坪

摘 要:尽管“素质教育”的口号喊了很多年,现阶段的小学生还是没有时间预习、预习缺乏方法、预习能力及质量不高。对此,教师要重视预习单的科学设计,优化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本文研究了如何科学设计预习单以便优化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科学设计;预习单;小学数学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教育方式也在不断地变化。核心素养的教育目标要求教师关注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而预习过程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奠定新课教学的基础。因此需要重视预习单的设计,科学合理地设计与运用。预习单是一种任务陈列的形式,采用图文结合的形式进行展现,对预习过程中需要完成的任务和达到的目标进行了阐述。科学设计预习单,可以有效地优化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一、预习单的重要性

对于学生而言,预习单是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以及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角度进行设计。通过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效地转变了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并通过有效教学目标的制定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重视学生的个体性,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基础有需求的进行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实现个性化学习,达到最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对于教师来说,科学设计预习单,提高了教师分析教材、制定科学教学任务的能力,并将课程标准落实到实处。在对预习任务进行定性定量时,提升了教师分层指导的技能,细化了数学知识的生成过程,促进了教师对于本节课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的把握,通过对知识点讲解策略的琢磨,提升了自身教学水平。教师需要深入分析教材的内容,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特点,整体把握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才能设计出一份科学的预习单。教师在设计预习单时不仅要分析本节课与以往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还要分析本节课在整个教材中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实现有效地系统地学习。这极大地考验了教师的研读能力。

二、科学设计预习单

1.明确预习目标

教师在设计预习单前,首先得明确小学数学设计预习单的意义、作用,明确预习目标。预习单要能引导学生复习旧知识,学习新知识,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教师要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和不同年级数学阶段性任务,了解不同年级数学预习的目标。在素质教育及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下,奠定理论基础,做好预习单设计准备。预习单不光要包括新课的重难点内容,还要能鼓励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进行研究,要关注学生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例如,在v授长度单位这一课时,教师要教会学生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首先,教师要让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通过活动,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等于100厘米。在这节课的目标导向下,教师可以这样科学设计预习单:1.在生活中有哪些长度单位,举出例子;2.你能发现长度单位之间的规律吗?3.试着动手操作,量量桌子的高度和长度。

2.优化预习内容

核心素养指出,要关注学生实践创新、学会学习、健康生活核心素养的培养。因此,在设计小学数学预习单的时候,要特别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在预习中动手实践操作、创新思考与生活应用。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预习单设计时,需要优化预习内容。鼓励学生他探究新旧知识的联系,探究生活实际应用,鼓励动手操作和生活应用,探究数学学习价值,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如在讲授图形的变换一课时,要注意让学生真正地、充分地参与活动和探究。本单元的知识是在学生已有的关于对称和旋转的知识基础上,并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进行安排的。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观察、想象、分析和推理等过程,独立探究出来。因此,教师在设计预习单的时候,要科学安排好时间,组织好学生的课堂活动,为学生创造探究的时间和空间。不要让教师的演示以及少数同学的活动和回答代替全体学生的亲自动手、亲自体验和独立思考。这样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力才能得到锻炼,空间观念才能得到发展。

3.丰富预习形式

传统的预习模式,只是让学生根据教材复习一些理论知识。在素质教育的浪潮下,教师应科学设计预习单,丰富预习单的完成形式,通过要求学生展开不同形式的预习过程,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提升预习质量。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种:一是在原有的教材理论知识的学习下,查阅各种资料,在把握新课重难点的基础上,科学设计预习单。鼓励学生查阅资料,搭建新旧知识的网络。二是调查访谈,拓展学习。鼓励学生课前贴近生活学习,在生活中调查,与家长或其他成员交流讨论,了解生活中的数学应用。三是动手操作,发展能力。设计动手操作与实践应用类的任务,促进动手实践,深刻理解数学知识。

4.预习单的设计主体

预习单的设计主体部分包括课前活动、课堂活动以及课后活动。在课前,主要关注重点在学生的认知基础上,可以通过一系列有效的復习、操作和思考等活动,帮助学生对以往的知识点进行梳理。让学生运用自己的思维对新知识进行思考,积累一定的新课学习基础。在课堂上,预习单引导学生进行资助探究与合作学习,在灵活多变的教学活动安排中,形成灵活的数学学习思维。在目标的驱动下,帮助学生循序渐进地构建新的知识系统。课后活动是让学生对所学知识点回忆梳理,通过教材上的习题进行分层练习。有继续学习能力的学生要拓展所学的知识点,查阅课外资料,对所学知识进行反思。

三、结语

综上所述,要想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就需要教师不断地更新教学方式,科学设计预习单。教师在设计预习单的时候,要明确预习目标,优化预习内容,丰富预习形式,从课前活动、课堂活动和课后活动三个方面来设计预习单的主体。科学设计预习单可以优化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切实维护学生的主体地位,减少教师对于课堂教学的控制。另外,教师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习。

参考文献:

[1]冯佳佳.科学设计作业,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J].中外交流,2017,6(8).

[2]王丹.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也谈如何优化作业设计,提高教学效率[J].小学教学研究,2017,9(8):88-90.

[3]徐燕平.浅谈怎样实现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的最优化[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6,13(9).

(作者单位:四川省宜宾市中山街小学)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
小学数学“反思型” 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小学数学课堂选择生活情境的误区及对策
数学教学中的互动教学策略探究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优化例题呈现方式夯实数学教学研究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