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
2018-10-21张健红
张健红
本文论述了研究性学习是学习数学的一种方式和途径,教师对学生要进行研究性学习要求。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学生应具备研究性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在小学生的学习中提到的研究性学习更多是指教师不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发现和探究问题,从而获得结论。
小学数学 研究性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5-8877(2018)26-0135-01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过程中进行研究性学习呢?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总结如下几点:
1.创设情境,让学生成为参与者
数学本身具有它的抽象性,而我们的学生都是6—12岁的孩子,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其年龄小,自制力较差,如果教师只从知识本身去讲解知识,时间长了学生便会感到枯燥无味;所以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要巧设情境,把一些知识转换成学生身边发生的事情,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和视觉,激起学生的兴趣,从而使其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去。
如:讲授“圆的认识”一课时,以往为突出圆的本质特征,都是将一些具有圆形状的实物展示出来,让学生去观察他们的特点,然后再去举例说明什么是圆,这样做学生普遍感到兴趣淡薄。但如果将它设计成一个套圈游戏,小朋友如何站才使游戏公平,就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如果把它制作成两幅老爷爷骑自行车去赶集的二维动画片,一副自行车的轮子是圆形的,另一副车轮是方形的,问学生哪辆车坐着比较舒服呢?真实、活泼、有趣的情景引起了全体学生的兴趣,积极参与到老师的问题中:为什么车轮是圆的坐起来就舒服,而不是圆的就不舒服呢?使得全体学生都成为参与者。
2.创造空间,让学生成为研究者
研究性学习指向于培养个性健全发展的人,它把探究性、创造性、发现性等视为人的本性,视为完整个性的有机构成部分,体现着鲜明的时代特色。它能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个性和具体生活,为学生的充分发展创造空间。所谓创造空间,让学生敢于发言,敢于发表不同见解,敢于同老师进行辩论,让他们真正地去研究问题,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成为研究者。
如:我在上一节练习课时,曾经设计过这样一道题目,平均每人每天吃盐50克,一家4口人,他们二月份大约吃多少盐?练习时,有个学生说条件不足,不能列出算式,有的学生列出算式50×4×30,50×4×31,我先是表扬了这几位同学,认为他们动了脑筋,看出了题目中隐藏的条件。话音刚落,有几个学生又举手说:“老师,不应该表扬那几位同学,因为他们没有仔细看题目,二月份只有28天或29天,并没有30天或31天”,這时,受到表扬的学生马上站起来说是没有考虑到二月份的天数,另一位学生又站起来说:“这道题目有问题,让求二月份吃盐多少克,应该表明是哪一年的二月份呀”。然后又有一名学生站起来说:“这道题本身还有一个不科学饮食的常识,一个人一天怎么能吃那么多的盐呢,据了解每日每人吃盐不得超过6克”.等等。到这里,同学们都看着我,我勇敢地向学生们承认了错误(其实我是有意出错的),并且非常高兴的表扬了思考问题周密、严谨,这样的学习才是让学生成为真正的研究者。
3.倡导合作,让学生成为合作者
研究性学习提供了有利于人际沟通与合作的良好空间,学生在研究学习的过程中要发展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学会交流、分享研究的信息的能力。教学中,我深深体会到小组合作就是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组织形式。
如:在讲授“圆的周长”一课中,有关圆周率推导,课前让每个小组都准备了大小不等的6个圆形,教学时,要求学生想出测量周长的方法,测量法,绳绕法,滚动法等等,然后让学生在小组中利用手中的直尺量出直径,测出周长,填写表格,就这个过程仅仅让一个学生来完成是不够的,如果在小组内进行合理分工,有用测量直径,有量出周长,有记录的,有监督的,这样的速度要比学生独立完成效率要提升很多,最重要的是,通过操作使学生们认识到一个人难以解决的问题,通过合作能使问题得到圆满解决,增强了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4.联系生活,使学生成为实践者
深入生活实际,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能为学生的社会责任心和使命感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使学生善于用数学眼光来审视丰富多彩的社会现象,让学生成为实践者。
如:在学生“折扣”这一课时,我让学生们去文具商场买铅笔,同样的铅笔,有的商场打9折,有的商场买十赠一。由此,我提出今天的作业就是通过今天我们所学的知识,用20元买同样的笔,确定应该在哪个商场买比较合适?学生们感到这样的数学作业太有趣了,学习的数学知识在生活中就能用上,原来数学问题都来自于生活,让学生真正学以致用,成为学习的实践者。
5.依据能力,让学生成为选择者
既然班级学生的文化背景、出身家庭及思维方式多数都不同,每人的学习能力就更不同了,所以我们在教学时就不应该用一道题目来检测学生们学习的情况,要给学生选择权,自主合理的选择适合自己的题目。所以几乎每节课我会利用最后的5分钟,为学生设计一组题目。
如:“以下题目是按照由易到难设计的星号题,一星题最基础,二星题大家跳跳就能解决,三星题需要个别同学仔细琢磨动脑才能完成。请同学们根据学习这节课的实际水平,做出一道题目即可”。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做到尊重全体学生,又给学生提供选择,彰显个性的舞台。
以上是笔者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一些做法,这些对于研究性学习的深度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但在今后教学中会继续努力探索出一条适合小学生研究性学习之路。
参考文献
[1]杨琮.小学数学教学中探究性学习初探[J].甘肃教育,2016(24):109.